李欣欣
摘 要 寫作作為一種高度綜合化的精神活動,是主體內在精神和獨特個性的自由顯現,是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的文字外化。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個性特征。本文針對當前中學作文教學中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中學作文教學;問題;對策研究
寫作是一種高度綜合化的精神活動,是主體內在精神和獨特個性的自由顯現,是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的文字外化。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和個性特征。教學生會寫文章是作文教學的根本目的,這雖是一句話,實際包含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其原因就在于作文是一種綜合性強,而且極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練習。學生的作文是以培養(yǎng)語文表達能力為目的的、有計劃、有步驟、有要求的寫作訓練。
一、中學作文教學的現狀反思
1.學生作文現狀的分析
(1)思維不活,思路狹窄,思想幼稚的困境。中學生由于學業(yè)負擔重,自由活動和社會實踐時間偏少,作文的材料貧乏,寫作難有新意。再者,多年的應試作文,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學生被迫按應試模式寫作,以致頭腦僵化、思維阻塞、文思枯竭,創(chuàng)造性精神被消磨,創(chuàng)造性思維被扼殺,并逐步形成盲目從眾的思維惰性,題材雷同,矯揉造作。長期以來,思想幼稚蒼白,思想的觸角只是停留在生活的表象,而未深入復雜的深層去透視其間深蘊的生活真諦和本質;以致題材單一,主題過于輕淺甜膩或過度拔高,難以突破困境。
(2)語言貧乏表達能力低下的障礙。學生的作文語言貧乏,常存在“心里有話說不出”的語言障礙。具體表現在:
說不出:心有千言萬語,卻不知該如何表達。
說不準:縱然心中“豪情滿懷”,落筆時所有的語言都顯得那么無力。
說不好:通篇荒唐語,沒人能理解,難以感動別人。
2.作文教學現狀的分析
(1)作文教學無標無序且作文題重復。目前我們的作文教學不僅無標無序,且作文題重復又重復,千人一腔,給學生的語言表達、情感體驗和人格養(yǎng)成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教師沒有一個寫作教學的系統計劃,學生沒有一個寫作提高的漸進過程。具體表現為:(1)走馬觀花。即寫作訓練跟著閱讀教學亦步亦趨,學什么課文,寫什么作文。如寫景狀物散文,學了課文之后便讓學生以景物為描寫對象,或即景生情,或托物言志。若作為單項訓練未嘗不可,但如果是為了配合閱讀教學而置學生的寫作現狀而不顧,則勞而無功。這樣的訓練使學生寫什么丟什么,走馬觀花,過目即忘。(2)沒有過渡。在作文訓練之初教師便把全套本領、所有要求全方位下放,在學生根本未曾達到應有水平時卻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強化作文教學,以期學生一步登天,寫出十全十美的作文來。
(2)作文講評時只重視指出問題,忽視改進的方法。作文評改是協作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定要注意評改質量。我們在評改學生作文時,大多數老師都很注重收集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和缺點。通過學生作文發(fā)現他們在寫作方面的閃光點和存在的不足,是一種負責的態(tài)度,但這只是作文教學的一種最基本的要求,發(fā)現優(yōu)點和不足的目的是要學生發(fā)揮優(yōu)勢、改進作文,具體如何發(fā)揮優(yōu)勢和改進作文以及怎樣實現發(fā)揮優(yōu)勢和改進作文,那才是更重要的。遺憾的是作文評改和作文評講課的內容往往只停留在“表揚與批評”的層面,缺乏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幫助學生發(fā)揚他們作文中的優(yōu)點和改進其存在的不足。通過悉心的作文講評,讓學生真正懂得怎樣發(fā)揮自己寫作的優(yōu)點,如何克服寫作中的缺點。
二、擺脫中學作文教學困境的對策研究
1.克服消極心理定勢,讓學生主動觀察生活
(1)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積累寫作材料。我們要引導學生積極投入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細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把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生活中去,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平時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不妨記下來;看到一部好書,一部好的電影,有什么感想,寫出來;寫得多了,就積累了材料。養(yǎng)成好的習慣,便不會把寫作當難事,相反,會當成樂事。
作文來源于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多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變化。
(2)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正確的觀察方法。①采用定向觀察法,提高有意注意水平。這種方法要求學生在觀察之前,明確觀察目的,選好觀察點,并搜集有關的資料,寫好觀察提綱。觀察時要集中注意力:可以不同角度觀察,如,分解觀察,把人或物分成若干方面,一方面一方面觀察;比較觀察,采用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方法:把兩個事物加以比較,以求準確地把握觀察對象的特征;也還可以采用連續(xù)觀察的方法,用不同時間去觀察同—人或物。②寫情感周記,積累寫作素材。這也是一種觀察,要求學生將一周中對自己思想有觸動的人或事記錄下來,寫出經過自己感情浸泡的生活片斷,寫出自己的主觀感情。這樣學生積累了大量生動的寫作素材。
2.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調動學生表達欲望
(1)加強作文指導的趣味性,消除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只有樹起學生的強者信念,才能讓他們找回自信心,產生我不是弱者,我能把作文寫得更好的欲望。因此,在我們的作文教學要讓學生首先認識自己,引導他們把自己的內心情感與外界事物巧妙融合,方能逐漸養(yǎng)成其寫作熱情。
(2)精心設計作文題目,把作文題出在學生身邊。命題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作文的興趣。命題要激發(fā)學生作文的興趣,就必須把準當代學生思想的脈搏,把觸角伸進學生的心靈中去,捕捉他們生活的熱點和興奮點,看他們每天是怎么想的,想些什么,喜歡什么,厭煩什么。把題命在他們心里,寫他們想說、想寫的東西。因此,作文命題要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讓學生有話可說。
總之,“文有法而貴無定法。”文章怎樣寫,沒有固定的法則,可貴之處在于不效法別人的老路,有自己創(chuàng)新的思路方法。作文教學也一樣,只要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減輕教與學的負擔,不論什么樣的形式都是可取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