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淇
中學化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微觀世界,還能讓學生更加系統(tǒng)和全面的了解自然科學的魅力。尤其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中,隨著化工產業(yè)在社會生活中應用越來越深入,化學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化學作為理科生高考的必考科目,提高成績一直是很多學?;瘜W教學的主要目的?;旧?,一切教學方法,都是圍繞如何提高學生成績開展。其結果就是,教師一味的主導課堂,力求在有限時間內將最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導致課堂越來越呆板,學生積極性也不高。新課改的出現(xiàn),為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造了新的契機。新課改理念更加強調以人為本、貼近生活實際、關注差異等許多方面,這也使得新課改可以更好的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顯然,這種高效絕不僅僅是學生獲得了更高的成績,還應包括學生學習態(tài)度、能力、綜合素質等多方面的提升。本文擬將新課改的理念運用到新時期高中化學教學之中,并結合教學實際,探索如何利用新課改構建高效課堂。
一、充分利用調動學生主動性,促進學生探究能力提升
高效課堂的建立,離不開學生有主動性的去學習。如果學生自己都不愿意學習,那么即使老師講的再好,學生自己沒有主動意識去學,那么高效課堂建設也無從談起。因此,調動學生主動性,讓學生有更高的興趣、更強的意識,自己能主動的去參與課堂中的各種活動。為此,新課改也提出,要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和探究能力。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積極的在課堂中逐步放手、積極引導,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讓學生改變固有的學習方式,成為適應新時代發(fā)展需要的課堂上的主人。而要想真正激發(fā)起學生的主動性,還需要教師從多個方面完善教學過程。比如,在每節(jié)課的末尾,教師都可以用師生角色轉換的方法,即學生們輪流在課堂結束前十分鐘,登臺講課。講課的內容可以是對這堂課的評價,也可以講如果自己講這節(jié)課,會怎么講。這樣以來,每個學生都會為了能夠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而積極的去準備,進一步鍛煉了自己搜集文獻、整理資料、探究,以及語言表達等相關方面的能力。另外,比如小組合作學習、情景教和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都可以應用于其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以人為本的差異化引導學生發(fā)展
眾所周知,不同的學生由于知識結構不同,對于化學的認識也不同,愛好興趣也都各不相同。而在以往我們的教學中,我們很多老師都沒有注意到這種差異;或者說已經注意到了這種差異,但是總是抱有一種“有教無類”的思想,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讓所有學生達到共同進步的。但實際上,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很多教師都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學方式。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正視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不搞一刀切。俗語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比如,通過調查,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中上和中下兩個層次,對中上生的教學主要通過出示自學程序,讓學生看書自學,小組討論,質疑問難和補充一些具有綜合性和孕伏性的練習題,以幫助他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新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中下學生主要由教師直接教學,幫助他復習基礎知識,在新舊知識之間搭建橋梁。
三、充分挖掘化學學科內涵,促進理論與實踐相連接
一些學生不愿意學習化學,主要是因為感覺化學好像就是一堆“符號”,不知道化學在生活中有多么大的用處。實際上,化學本身就是源于生活的一門學科,也只有在運用到生活中,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才能讓化學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因此,加強化學理論講授與生活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架構起一道橋梁,讓學生知道化學知識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比如,在學習《鹵族元素》一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給講解一下碘化鉀、碘化鈉、碘酸鹽等含碘化合物,不僅是實驗室中的重要試劑,而且在食品和醫(yī)療上,也是重要的養(yǎng)分和藥劑。比如碘是人體內的一種必需微量元素,是甲狀腺激素的重要組成成分。再比如,學習《烴的衍生物》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同學們將,醋就是乙酸的俗稱。醋可以作為預防痢疾的良藥。痢疾病菌一遇上醋就一命嗚呼,所以在夏季痢疾流行的季節(jié),多吃點醋,可以增加腸胃內殺滅痢疾病菌的作用等。通過這些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就可以使學生看到化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新課改的核心是學生主體,高效課堂的理解是“學生是最主要的教學資源”,這一點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而要想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收獲,還需要廣大教師更深入的挖掘新課改的理念,以其在未來使新課改更好的融入到高中化學教學之中,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春,鄭勝文,謝岑.高中化學課堂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和模式構建[J].化學教學,2006(4).
[2]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探索[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