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說文解字》與《助語辭》虛詞對比研究*

        2014-04-07 22:01:36彭再新
        關鍵詞:盧氏許慎說文解字

        彭再新

        (南華大學文法學院,湖南衡陽421001)

        《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字典,《助語辭》是我國第一部虛詞詞典。許慎的《說文解字》雖然以解釋實詞本義為主,但也解釋了80多個虛詞,而且把虛詞稱之為“詞”。從《說文解字》到《助語辭》問世以前,虛詞研究進展不大,而《助語辭》的出現(xiàn),開創(chuàng)了匯釋虛詞的先河,被稱為:“從訓詁學、詞章學里分離出來,獨立進行虛字規(guī)律探索的第一本書?!保?]

        學者研究《說文》的論著有很多,據班吉慶先生分類,內容大致如下:研究其總體,如陸宗達《說文解字通論》、蔣善國《說文解字講稿》等;研究六書,如俞敏《六書獻疑》、楊柳橋《六書撥疑》等;研究詞義,如宋永培的《〈說文〉詞義系統(tǒng)研究提要》、《論〈說文〉意義體系的內容與規(guī)律》、《〈說文解字〉與文獻詞義學》,許威漢的《論〈說文〉研究對詞匯研究的啟示》等;研究聲韻,如管燮初《從〈說文〉中的諧聲字看上古漢語聲類》等;研究部首,如鄒曉麗《基礎漢字形義釋源——〈說文解字〉部首今讀本義》等;研究歷史、文化,如臧克和《〈說文解字〉文化說解》等;研究古文字,如裘錫圭《〈說文〉與出土古文字》、祝敏申專著《〈說文解字〉與中國古文字學》等;研究注疏,如馬景侖《段注訓詁研究》、朱星《評〈說文通訓定聲〉》等;研究方法論,如宋永培《〈說文〉漢字體系研究法》、許嘉璐《〈說文解字〉釋義方式研究》等;研究作者,如張震澤《許慎年譜》、董希謙《論許慎的治學精神》等;涉及普及推廣,如張舜徽《說文解字導讀》和湯可敬的《說文解字今釋》等。而其中研究詞義的論著至今只有一篇論文涉及虛詞[2]111,研究《助語辭》的專著有清人魏維新和陳雷的《助語辭補意》、《助語辭補》,王鳴昌《助語辭補義附錄》,今人王克仲的《助語辭集注》,劉燕文的《語助校助》,論文17篇。據《盧以緯語助研究綜述》分類[3],論著研究內容多為考證作者年代及版本、研究釋詞特點、流傳與影響、價值與影響。其中有兩篇文章是比較《助語辭》與《虛字說》,但是對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和第一部虛詞詞典《助語辭》中的虛詞聯(lián)系進行研究的論著至今還沒有。

        在實詞與虛詞的含義和分類標準問題上,分為意義派和功能派。意義派是從意義范疇給虛詞和實詞下定義的學說,討論的主要問題是虛詞是否有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如“無義理可解”說、意義“空靈”、“空虛”說、“不能表示概念”說和“語法意義”、“語法成分”說等[4]?!肮δ芘伞备鶕~在句中的作用這一標準劃分:句子中的某個詞,能獨立充當句子成分,是實詞;不能獨立充當句子成分,只起輔助作用完成與否結構和語句意義的,是虛詞。“功能派”把副詞劃分為半虛半實,代詞劃分為虛詞。本文采用“功能派”的這一劃分方法。

        一、《說文解字》與《助語辭》虛詞訓釋的相同點

        (一)固定術語

        《說文解字》與《助語辭》訓釋虛詞都有自己的固定術語。

        《說文》雖不是一本語法學著作,但許慎在對虛詞進行解說時創(chuàng)制并使用了12個術語。如:“詞”、“俱詞”、“異詞”、“語已詞”等,在這些詞中,“詞”使用最頻繁,相當于現(xiàn)在的虛詞。“俱詞”、“異詞”、“語已詞”等術語是許慎首創(chuàng)的,用以具體標明該虛詞的性質和功用。如:“皆,俱詞也”,“各,異詞也”,“矣,語已詞也”,“者,別事詞也”,“乃,曳詞之難也”,“兮,語所稽也”。

        宋代出現(xiàn)了“虛字”、“實字”的概念,但是盧以緯并沒有采用“實字”、“虛字”的術語,而是用“非語助”、“語助”分別指稱“實詞”與“虛詞”。如:

        粵,發(fā)語之辭。文語之始發(fā),句端或有此字為語助。(《助語辭》)

        庸、顧、殆,“庸”訓常,訓用,“顧”訓回視,然非語助。(《助語辭》)

        除了使用“語助”指稱虛詞外,盧氏還使用20個術語表示用法相同或相近的虛詞,如“嘆辭”“疑辭”“語辭”“xx之辭”“xx之聲”等。如:

        或,有帶疑辭者;有帶未定之意者;有不指名其人、指明其事,但以“或”字代之者;有未有此事,預度其事物設若如此者;有言其事之多端,連稱幾“或”字以指陳之者。(《助語辭》)

        乃,有緩意;有不輕易遽然意;或為繼事之辭;或有如俗語“卻又”之“卻”字意。(《助語辭》)

        兮,有在句中者,有在句末者,皆詠歌之助聲。(《助語辭》)

        (二)訓釋方法

        《說文》與《助語辭》使用了一些相同的訓釋方法,主要有:

        1.聲氣描寫法

        聲氣描寫法是古人研究虛詞的一種傳統(tǒng)做法,主要用來訓釋語氣詞。語氣詞是是漢語特有的,用以描繪說話時的各種不同語氣。呂叔湘先生曾經指出:“語氣詞大多數(shù)是標音的性質。”[5]許慎注意到了這一性質,在解釋字義時,有意識地對一些語氣詞的“聲氣”做出了描述,他通過描繪語助詞在發(fā)音時氣體運動的具體狀態(tài),以達到解說虛詞的目的?!墩f文解字》有8個虛詞用了此方法,如:

        虧,于也,象氣之舒。(《說文解字·虧部》)

        白,此亦自字也,省字者,語詞之氣,從鼻出,與口相助也。(《說文解字·白部》)

        “虧”發(fā)音時語氣很舒緩,所以用“氣之舒”來訓釋;“白”字則是描述了發(fā)音時氣流從鼻子中出來的這一狀況。其他還有爾、兮、乎、曰、乃、曶。

        《助語辭》中也運用了聲氣描寫法,如:

        惡,《孟子》:“惡! 是何言也!”釋“惡”字為驚嘆聲,微帶些嗔意。比《尚書》“禹曰:‘於!’”嘆聲甚別。彼“於”字,旨悠婉;此“惡”字,旨直而切。(《助語辭》)

        盧氏認為,“惡”表示驚嘆聲,像是受到了驚嚇時發(fā)出的語氣詞,帶有一些責怪的意味。“惡”與“於”雖同是嘆詞,但“於”字的語氣較為溫婉。

        《助語辭》共收錄了126個虛詞,其中單音節(jié)詞用了此種方法有21個:乎、歟、邪、之、諸、而、亦、哉、也、矣、焉、夫、且、噫、吁、惡、顧、已、爾、耳、兮。復音節(jié)詞和詞組用了此種方法有25個:何則、何者、何也、是何也、是何、何哉、何如、如之何、而已、也已、而已矣、焉哉、已矣乎、噫嘻、況夫、況於、嗚呼、甚矣、甚哉、蓋夫、嗟夫、矣哉、也哉、乎哉、者哉。

        2.比較法

        二書都運用對比的方式,分析詞語的訓釋特點。

        《說文》運用的比較法,第一是比較兩個虛詞的釋義,分析它們詞義上的細微差異,有2例:

        吾,我、稱也。(《說文解字·口部》)

        姎,女人自稱,我也。(《說文解字·女部》)

        “吾”“姎”都是第一人稱代詞,詞義所表示的范圍卻不同,“吾”沒有限制條件,“姎”則只能用于女性自稱。

        第二是比較不同虛詞在句子結構中的位置與作用,有3例:矣,語已詞也;只,語已詞也;哉,言之間。矣、只,是語已詞,已,止也,只能出現(xiàn)在句尾?!霸铡痹趦删湓捴虚g表示感嘆語氣,出現(xiàn)在兩句話中間,所以用“言之間”以釋義。

        《助語辭》中66組虛詞中有24組虛詞是訓釋兩個或兩個以上虛詞的,這樣以類相連的編排方法,把意義、用法相同相近的詞放在一起,能最大限度的求同存異。如:

        嗚呼、吁,“嗚呼”,嗟嘆之辭,其意重而切?!坝酢?,亦咨嗟之辭,其意稍輕。(《助語辭》)

        “嗚呼”和“吁”字都是表示嗟嘆的語氣,盧以緯把這兩個字放在同一詞條中是能更好地比較二者的差別,“嗚呼”,其意重而切,“吁”,其意稍輕。

        舉、皆、倶、各、均、咸、并,此七字都是總舉之辭。然“舉”字、“皆”字、“倶”字、“咸”字,固相通用。而“各”字又于總舉之中帶“分明”意;“均”字于并舉之中帶“相準”意?!安ⅰ弊蛛m訓“皆”,而又有“及”字意,有“兼”字意。亦有用“舉皆”者,是舉其大概而言,皆如此也。他可類推。(《助語辭》)

        盧氏先總述其同,說明“舉”字、“皆”字、“倶”字、“咸”字可以通用,接著逐一辨別其異,“各”、“均”、“并”這三個“詞”,利用排列對照的方法在同中求異,這三個詞,除了“總舉”這個共性外,還分別有其他的意義。

        二、《說文解字》與《助語辭》虛詞訓釋的不同點

        (一)收詞

        《說文解字》中收錄了9 353個字,都是單音節(jié)詞,虛詞有83個。《說文》是字典,對字的釋義以本義為主,一些來源于假借的虛詞,在《說文》中只能以實詞義出現(xiàn),如,“焉:鳥,黃色,出于江淮?!薄爸?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币虼耍墩f文》收錄的詞大多是實詞,同時兼顧小部分虛詞。

        《助語辭》收錄了126個詞,共分成66組,不僅收錄了單音節(jié)詞,也收錄了復音節(jié)詞。收錄的詞都是虛詞。

        (二)體例

        《說文解字》“據形系聯(lián)”的編排原則,使得一些部首相同的虛詞得以聚集在一起?!墩f文》中的虛詞散見于各部首中,但相對集中在“白”、“曰”、“乃”、“兮”、“于”這幾個部首中。如《曰部》:

        曰,詞也。從口乙聲。亦象口氣出也。凡曰之屬皆從曰。

        曷,何也。從曰匃聲。

        曶,出氣詞也。從曰,象氣出形。《春秋傳》曰:“鄭太子曶?!?/p>

        其次,《說文》先釋本義,然后分析字形和注音。虛詞大多是由實詞虛化或假借而來,這樣的編排,使得已虛化了的實詞,在許慎的書中仍訓釋為本義。

        《助語辭》共收錄了126個虛詞,其中單音節(jié)詞60個,復音節(jié)詞和詞組66個?!吨Z辭》通過分組解釋虛詞,連類而及的編排方式系統(tǒng)的解釋虛詞,把具有相同語法意義和作用的虛詞放在同一個詞目下進行比較。如:

        然則、然而、不然,此皆是承上文?!叭粍t”者,其事理如此,轉引下文正是如此如此。“然而”者,其事理如此,句又轉別有說?!安蝗弧闭撸辞耙?,言若不如此。或用“若然,則”、“不然,則”,皆可意詳。又有單著一“然”字引過下文者。

        盧氏把這三個詞編排在一起,分析異同。此外還把“若然,則”,“不然,則”列舉出來,便于比較釋義,加強對詞語內在的邏輯性的理解。

        此外,采取連類而及的方式,以一個詞為中心,將縱向上的部分組以“類”相系聯(lián),把有相同或相似搭配關系和意義關系的詞條羅列在一起,分組解釋虛詞。如:

        故,有所因而然?!短垂费浴昂尉印保熬印币喙室??;蛴性诰淠┱?,其意亦謂因由焉為此。

        是故,發(fā)語更端辭,亦是其說有所因而發(fā),謂“因此故”。

        故曰,乃是在先曾有此語,今舉而說之,俗語“所以說道”。

        上面是與“故”相關的一組詞,按照在句中的不同作用,不同位置分為三個詞目。將與“故”相關的三個詞目前后銜接,安排在一起,詞條間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增強了全書的系統(tǒng)性。

        (三)訓釋方法

        1.側重點不同

        《說文》側重于訓解本義,有很多已經虛化或假借為虛詞的字在《說文》中以本義出現(xiàn)。如:

        而,頰毛也。象毛之形。

        云,山川氣也,從云從雨,象云回轉形。

        《助語辭》的訓釋主要側重于虛詞的語法意義。如:

        雖然,承上文意,固是如此,又別發(fā)一段議論。

        “雖然”這個虛詞就很好地闡述了盧氏對虛詞構句的理解,他認為“雖然”在語句中是起承上啟下作用的,承接上文,又別發(fā)一段議論。

        2.方法不同

        (1)《助語辭》獨有的訓釋方法

        A.虛實聯(lián)系法

        虛實聯(lián)系法是《助語辭》中所獨有的訓釋方法。漢語中有一部分虛詞是由實詞虛化而來的,實詞向虛詞的轉化,是詞的詞匯意義向語法意義的轉化。運用虛實聯(lián)系法使所釋的詞形象生動,通俗易懂,便于讀者更好的理解與把握詞義。如:

        要之、要知,此“要”字如“要領”之要。文勢至此,因上文遂再舉起話頭,將切要處提出來說?;蜃鳌耙?,猶言“切要處,不可不知”。

        已,本訓止,亦有語終而止為語助之辭。

        在這一段訓釋中,可以看到,盧氏認為“要”是由名詞“要領”虛化而來的。由“要”所組成的復音虛詞還帶有“要領”義的痕跡。已的本義是“止”,這樣就通過虛化前的實詞義解釋了虛詞,形象生動。

        B.俗語釋詞法

        《助語辭》的66個詞目中,有20個詞目直接提到了“俗語”這個概念,有兩個詞目間接提到了。分別是:乎、歟、邪;其、于;者;之、諸;故曰;亦;以;乃;然;逮夫;甚矣、甚哉;嘗謂;未嘗;借曰;諉曰;何則;惡;毋;惟;已。

        俗語是與書面語相對立的口語,書面語又稱之為文言文,比較的晦澀,運用日常生活中較常使用到得口語,訓釋虛詞,就是俗語釋詞法。如:

        以,有訓“用”處,“為政以德”之類,有訓“為”處,“視其所以”之類。亦有如俗語“將去”之意、“把來”之意。

        用俗語“將去”“把來”釋“以”,這樣就通俗易懂。

        C.語境法

        盧以緯在解釋虛詞時,經常把虛詞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分析,運用了語境法。漢語缺少詞形變化,要想了解詞的詞性、用法、意義,往往需要明白上下文的語義,借助語境的幫助。

        哉,句絕而有嗟嘆之意。又有如《尚書》:“禹曰:‘俞哉!’”、《左氏傳》:“公曰‘偌哉!’”卻是口以為然心不以為然之意。在句中,如“賢哉!回也。”“君子哉,若人?!敝笔菄@其人果賢君子。更有“矣哉”、“也哉”、“乎哉”、“者哉”之類,文各有旨,宜隨所指味之。

        盧以緯指出了“哉”字句末的嗟嘆是口以為然心不以為然,句中的感嘆是心服口服的感嘆,分別置之《尚書》《論語》的具體語境,這樣和具有說服力。盧氏還明確指出了“文各有旨,宜隨所指而味之”,要求在分析虛詞時要聯(lián)系具體的語境。

        (2)二書皆有,但側重點不同

        A.聲氣描寫法

        《說文》中的聲氣描寫法是對語氣詞的“聲”與“氣”做簡單描述,從字形角度解說虛字發(fā)音時氣體從口中運動出來的具體狀態(tài)[2]119。如:

        乃,曳詞之難也,象氣之出難。(《說文解字·乃部》)

        只,語已詞也,從口,象氣下引之行。(《說文解字·只部》)

        乎,語之也,從兮,象氣上越揚之形也。(《說文解字·乎部》)

        這里的“出難”、“下引”、“上揚”指的是由于發(fā)音時氣流在各個發(fā)音器官的受阻狀況以及氣流沖擊力的強弱。由于“這種呼吸作用,時高時下,有緩有急,可強可弱,于是隨聲氣緩急強弱之不同,也就可以在語句組織上起不同的作用,有不同的詞性”[2]119。《說文》以分析字形為主,在分析字形中兼顧分析字音,形音相互雜糅是《說文》聲氣描寫法的一個特色。

        《助語辭》的聲氣描寫多是辨析語法意義上相同或相近的虛詞聲氣間的細微差別,并用精煉的字眼予以概括。如:

        況夫、況于,此更將別人物、別事理來與前所說相形比?!皼r夫”則句更端,“況于”則就句轉?!胺颉弊忠庥茡P,“于”字意切近,作語仍有分別。(《助語辭》)

        盧氏認為“況夫、況于”有相同的語法意義,都是別人物,別事理,與前文所說的事物相比較。它們都在句中起轉折的作用,但是“夫”字意悠揚,“于”字意切近,這兩個詞在語氣上有著細微差別。

        B.比較法

        《說文》只辨析了一些虛詞在用法上、語氣上的細微差別,而《助語辭》運用比較法更為細致,具體表現(xiàn)為:

        第一,把同字形實詞與虛詞放在一起比較,有一部分虛詞是由實詞虛化而來的,實詞義有可能仍然保留著。對于“云”字的兩種用法,盧氏用了“不為語助”、“非語助也”進行區(qū)分。

        云,訓“言”、“說”,訓“為”。卻有一篇之終著一“云”字結之為語助者,如漢書“蓋麟云”,于文中為語盡意絕撇脫處?!冻鰩煴怼贰安恢啤?,卻是不知所言?!岸Y云”“樂云”,是禮之說,樂之說。此等“云”字不為語助。(《助語辭》)

        在這一詞條中,云字既是實詞,又能充當虛詞,“不為語助”和“非語助也”就是對“云”字的比較。

        第二,把語義相同或相近的虛詞放在一起比較,如:

        之、諸,“之”,指也?!按蟪芍睢保复说顬榇蟪傻钜?。“圣人之言”,指此言為圣人言也。凡“之”字多有“底”字意“諸”、“之”二字,釋文同義,卻又云:“有諸?”曰:“有之?!眲t“諸”字乃審問而未的然之意。如“聞斯行諸?”、“盍去諸?”《助語辭》

        “之”、“諸”二字,意義相近,但盧氏比較中得出“諸”字尚帶有“審問而未的然之意”。

        第三,把字形相近的虛詞放在一起比較。

        惟、唯、維,三字皆辭意之專?!拔睆男?,心之專也?!拔ā睆目?,口語之專也?!熬S”從糸,縈繫之專也。書文中此三字通用,有如俗語“只”字之意?!吨Z辭》

        3.語法觀

        在《助語辭》的成書年代,我國還沒有出現(xiàn)系統(tǒng)的語法著作,《說文》和《助語辭》在釋詞方面涉及一些語法問題,主要包括句法和詞法兩個方面。

        (1)詞法

        詞法是涉及詞類、詞的構成和詞形變化的研究方法。筆者所研究的詞法僅指《說文》與《助語辭》所收錄虛詞的虛實觀?!墩f文》雖用“詞”表明虛詞,但尚有沒用“詞”標明的,如“朕,我也”;還有的必須從其他的訓釋里才能看出,如“何,儋也”,“誰,何也。”表明許慎還沒有明確的虛詞觀。

        盧以緯已有明確的虛詞觀,在書中用“不為語助”、“非語助”來指稱實詞,用“為語助者”來標注虛詞。虛詞是一個很大的門類,能劃分為語氣詞、嘆詞等六類,在盧以緯的時代,由于時代的局限,還沒有形成這樣的劃分,盧氏對大多數(shù)的虛詞,根據不同的意義和用法,劃分類別,進行下位切分,他采用的方法是用相同的術語指稱用法相同或相近的虛詞,這一術語的形式是“xx之辭”“xx聲”。在《助語辭》中,主要有以下幾種:疑而未定之辭、自問之辭、發(fā)語之辭、嗟嘆之辭、繼事之辭、禁止之辭、非然之辭、詠歌之助聲、句末助聲、句絕之余聲。如:

        乃,有緩意;有不輕易遽然意;有為繼事之辭。

        或,有帶疑辭者;有帶未定之意。

        “乃”字為繼事之辭,“或”為疑辭。此外,訓“蓋”、“夫”、“大抵”為“發(fā)語之辭”;“也”、“矣”、“焉”、“乎”、“歟”、“邪”、“哉”等句末語氣詞,盧氏以為它們是“句意結絕處”或“句絕之余聲”;訓“嗚呼”、“吁”為“嗟嘆之辭”、“咨嗟之辭”。

        (2)語法

        語法主要從虛字的構句作用這個角度來進行闡述。虛字的構句作用,就是指虛詞在句子結構中起到什么樣的語法作用。漢語缺少詞形變化,句子的語氣是由句末的虛詞體現(xiàn)的,因而,研究語氣詞就必須把語氣詞放進語句中,這樣就牽涉到句子的結構問題。在《說文》和《助語辭》對虛詞的訓釋中,都涉及到了虛詞的構句作用,但兩者又有所差別。

        《說文》對虛詞釋義時,就有意識地講解了虛詞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例如“只,語已詞也。”“哉,言之間也?!薄百猓Z所稽也。”在一句之末用“只”表示一句話的完結,因而是“語已詞”,在兩句話中間用“哉”,表示感嘆語氣,用“言之間”來注釋,在句中或句尾用“兮”在,表示語氣的停頓,則為“語所稽”。用這樣的方法解釋虛詞,就不再只是解釋詞的本義,而是把詞放在句子中去考查,使我們看到虛詞在句子結構中的位置及功能。

        但是《說文》中有關虛詞構句的解說,只涉及語氣詞,《助語辭》對虛詞構句的解說則不止停留在語氣詞的層面,也涉及到了虛字與實字的搭配問題,結構助詞的構句作用。

        實字與虛字的搭配問題,在“所”、“然”、“雖”這些詞條中有所涉及,下面就以“然”詞條為例,分析實字與虛字的搭配問題。

        然,訓“如是”。曰“然”、“以為然”、“然之”,皆是許其是如此。若云“儼然”、“睟然”、“盻盻然”、“嘐嘐然”,卻是形容之語助,實有“恁地”之意?!吨Z辭》

        盧氏先從實詞虛化的角度概括了“然”字的意義,然后列舉了有相同意義的“然”、“以為然”、“然之”,最后講到了實詞與虛詞的搭配問題,“然”能與形容詞“儼、睟、盻盻、嘐嘐”搭配。

        三、二書不足之處

        (一)術語混亂,界定不嚴

        傳統(tǒng)的虛詞研究存在術語混亂,界定不嚴的問題,虛詞的稱法就有很多種,如:詞、辭、助語、語助、語之助、言之助、語之余聲、發(fā)聲詞等?!墩f文》把一部分虛詞用“詞”字標注出來,在標注的過程中,許慎創(chuàng)造了一些下位概念,如“俱詞、愿詞、詮詞”等,卻沒有解釋這些概念的具體意義。其次,《說文》中用“詞”來訓釋的字,并不都是虛詞,如“魯,鈍詞也?!濒?,根據訓釋是鈍的意思,鈍是形容詞,把“魯”歸為虛詞是不準確的。許慎對虛詞的辨識還不是十分清晰。

        《助語辭》用“語助”與“非語助”表示實詞與虛詞,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一些下位概念“疑而未定之辭、發(fā)語之辭、嗟嘆之辭、句絕之余聲”等,對這些概念亦無明確的解釋。

        (二)解釋含混不清

        我國古代虛詞方面的研究,往往是從文字學的角度出發(fā)的,對虛詞的訓釋,往往解說為“無實意”“無意義”。但怎樣算有實義,怎樣是沒實義,又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墩f文》對詞的定義是“意內而言外也”,按照許慎對“詞”的理解,“詞”應該包括意義和語音兩個方面,應該是實詞才對。但許慎又用“詞”來作訓釋虛詞的術語,這就表明許慎對詞的訓釋也含混不清。

        盧氏對某些詞的虛實之分混淆不清,如:

        甚矣、甚哉,“甚”字猶吳人俗語“曷”字。凡此二字在句首者,欲揚言下文事物太煞之意,故先以此發(fā)語。

        在這一條訓釋中,盧氏的解釋是不準確的,《語助校注》[6]已經分析“甚矣”、“甚哉”中的“甚”應為形容詞,吳語“曷”是語氣詞,表感嘆,相當于“呵”。盧氏用“曷”訓釋“甚”,說明盧氏對“甚”的意義不了解。

        (三)不是真正從語法意義角度進行的研究

        郭錫良先生說:“傳統(tǒng)的虛詞研究是作為訓詁學的附庸產生的,元代盧以緯的《語助辭》(1324)是第一部研究虛詞的專書,清代劉淇的《助字辨略》(1711)、王引之的《經傳釋詞》(1798)是我國古代虛詞研究成就最高的虛詞詞典。但是它們始終是用訓詁的方法來研究虛詞的,不能算是真正的語法學著作?!保?]現(xiàn)代意義的語法學對虛詞的進行系統(tǒng)科學的分類,許慎和盧以緯雖做過虛詞分類的工作,但他們的分類含混不清,沒有具體的界定標準?,F(xiàn)代意義的語法學從意義來說,語法上的意義應該是關系意義,而不是個別意義;重視詞的分布特點、組合關系、句法功能。但二書的虛詞研究嚴格講不是從這兩個立場的出發(fā)的。

        結 語

        《說文解字》與《助語辭》都對虛詞進行了研究,在術語、體例、收詞、訓釋方法等方面有異同,顯示出《助語辭》對《說文解字》虛詞成果的繼承和發(fā)揚。它們對虛詞的解釋研究雖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在虛字研究史上的成就是不能抹殺的。

        [1]胡奇光.中國小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班吉慶.試論說文對古漢語虛詞的認識[J].揚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3):111-116.

        [3]王增斌.盧以緯語助研究綜述[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6(1):146-148.

        [4]何金松.虛詞歷時詞典[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14.

        [5]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408.

        [6]劉燕文.語助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7]郭錫良.漢語史論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猜你喜歡
        盧氏許慎說文解字
        開封盧氏雞特種養(yǎng)殖助力脫貧致富
        納蘭容若與盧氏: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民周刊(2018年21期)2018-12-24 09:51:50
        王妃沒盧氏墀嘉姆贊對吐蕃禪宗的歷史貢獻探討
        許慎文化園簡介
        許慎德
        中華詩詞(2016年10期)2017-02-22 17:00:39
        《說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說文解字》視域下的先民生活
        體驗知識的形成、產生和發(fā)展
        《說文解字》羊部字研究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19:27:11
        對外漢語教學角度的許慎文化研究
        劍南文學(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28
        7777奇米四色成人眼影|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免费| 欧美又大又硬又粗bbbbb|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亚洲美女影院| 丰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专区|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福利视频| 天堂av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苍井空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av|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大片|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 日本高清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青青青爽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最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成人伊视频在线观看| 纯爱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播放| 日本少妇按摩高潮玩弄|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首页| 不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免费网站| 香色肉欲色综合| 一区二区日本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av在线观看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AⅤ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页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少妇|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 最新四色米奇影视777在线看| 色偷偷亚洲av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