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字是一種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蘊含了大量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訊息。羊是中國的六畜之一。自古以來人們與羊就有著特殊的感情。在漢字當中必然能夠有很多與羊有關(guān)的字。許慎在《說文解字》羊部字中系統(tǒng)分析了羊部字的構(gòu)形和意義,此次,通過對 《說文解字》中“羊”部字的剖析,試圖揭示蘊含在“羊”部字所記錄詞匯中的部分華夏文字文化信息。
關(guān)鍵詞:說文解字;羊部;構(gòu)形;意義;文化
中圖分類號:H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 008 -02
引言
羊是中華大地上普遍養(yǎng)殖的六畜之一,又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十二生肖之一??梢娧虿粌H在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中也占據(jù)相當重要的地位。在人們的心目中羊是善良、溫順、和諧、吉祥的象征,羊與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規(guī)范化字典,從分析字形入手,按照“分別部居、據(jù)形系聯(lián)”的原則,將 9353 個漢字分類歸為540個部首。許慎這種編排字典的方式對后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詳細闡述了“六書”這個漢字構(gòu)造原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法,轉(zhuǎn)注、假借是用字法。
《說文解字》中的“羊”部字共有羊、羋、羔、羜、羍、、羝、羒、牂、羭、羖、牂、羭、羖、羯、羠、羳、羥、摯、贏、、美、羌、羣、羑、羴、羼等二十八個字。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羊部:羊,祥也,象頭角足尾之形??鬃釉唬骸芭Q蛑忠孕闻e也?!狈惭蛑畬俳詮难颉!盵1](P208)。從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羊字是一個象形文字,羊字的性狀正像是一只山羊的兩角。象征著吉祥。在《說文解字.示部》中是這樣解釋的:祥,福也。可見羊在人們的心中是吉祥、福氣的象征。本人對羊部進行了全面的考察,下面將對羊部進行構(gòu)形類別、意義分類和文化內(nèi)涵的分析。
一、表示羊的不同的成長階段
1.羔,會意字?!案?,羊子也?!奔磩偝錾难驗椤案帷?。《詩·召南》羔羊之皮?!秱鳌沸≡桓帷!吨芏Y·春官·大宗伯》卿執(zhí)羔?!对]》羔,小羊,取其羣而不失其類。
2.羜,形聲字?!皬难?,寧省”是專指五月生的羊羔?!稜栄拧め屝蟆罚骸拔闯裳颍q?!惫弊ⅲ骸八缀粑逶赂釣榱q。六月生的羊羔也有一個特別的稱呼。
3.羍,形聲字,從羊大聲?!傲e,小羊也”。羍指的是形體不大的羊?!秱鳌愤_,生也?!夺屛摹粪嵲疲貉蜃右病?/p>
二、表示羊的聲音
羋,會意字?!傲d,羊鳴也?!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曰:羋,羊鳴也。各本中筆直。今依五經(jīng)文字、篆韻諩正。氣出不徑直也。從羊。象氣上出。與牟同意。凡言某與某同意者皆謂其製字之意同也。緜婢切。十六部。羋字是個擬聲詞,是羊叫時羋羋的叫聲。
三、表示羊的性別
1.羝,形聲字。從羊氏聲?!棒疲笛蛞病??!稄V雅》吳羊牡三歲曰羝?!都本推]》牂羊之牡也?!兑住ご髩选肤蒲蛴|藩?!夺屛摹妨l羊也?!对姟ご笱拧啡◆埔暂R。牡是雄性的鳥或獸,亦指植物的雄株。所以羝是公羊的意思。
2.羠,形聲字。騬羊也。從羊夷聲。徐姉切?!队衿逢蛞?。羯,形聲字。從羊,曷聲?!都本推]》又西方有野羊,大角,牡者曰羱,牝者曰羠?!棒桑蛄l犗也。”指閹割過的公羊,后泛指羊“羠、羯”都是公羊的意思。
3.羖,黑色公羊?!墩f文·羊部》:“羖,夏羊牡曰羖?!敝祢E聲通訓定聲:“夏羊,黑羊?!?/p>
4.羒,形聲字。牂羊也。從羊分聲。符分切?!傲i,牂羊也?!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曰:羒,牡羊也。各本作牂羊。誤。今依初學記正。釋嘼。羊牡羒。郭曰。謂吳羊白羝。廣韻。羒、白羝羊也。國語。土之怪羵羊。羵者、雌雄未成。從羊。分聲。符分切。十三部。羒指的是白色的公羊。
5.牂,形聲字。牡羊也。從羊爿聲,則郎切?!稜栄拧め屝蟆纺盗i牝牂?!对姟ば⊙拧窢櫻驂炇住S质⒁?。《詩·陳風》東門之楊,其葉牂牂。牂指的是母羊?!盃?,牡也”牂也是母羊的意思,二者是不同品種的母羊。
四、表示羊不同的名稱
1.羥,形聲字。羊名,從羊巠聲??谇o切。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羊名也。從羊。巠聲??谇o切。十一部。按初學記引說文楷閒反。葢本音隱??脊び涱v字、故書或作牼。劉音牼苦顏反。皆雙聲合韻也。左傳。邾子牼卒。穀梁作瞯。羥是羊的一種名稱。
2.摯,形聲字。從羊,執(zhí)聲。也是對于羊的不同的稱謂形式。
五、表示與牧羊有關(guān)的地名
羌,會意字。從人從羊。許慎《說文解字》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南方蠻閩從蟲,北方狄從犬,東方貉從豸,西方羌從羊:此六種也。西南僰人、僬僥,從人;蓋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唯東夷從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拔魅帜裂蛉艘病敝傅氖枪糯鞑棵褡逯坏那甲澹撁褡逡阅裂驗橹?。
羑,《說文》:“羑,進善也。文王拘羑里,在湯陰?!倍斡癫米ⅲ骸把蛏埔?,故從羊?!薄队衿ぱ虿俊罚骸傲h,導也,進也,善也。今作誘?!笔枪诺孛诮裰袊幽鲜幙h北。
六、表示羊身體部位的顏色
1.羳,形聲字。從羊,番聲?!墩f文·羊部》:“羳,黃腹羊?!薄稜栄拧め屝蟆妨€羊黃腹。這里的羳指的是羊的腹部是黃色的羊。
2.羖,形聲字。從羊,殳聲?!墩f文·羊部》:“夏羊牡曰羖?!敝祢E聲通訓定聲:“夏羊,黑羊。”這里的羳指的是黑色公羊。
七、表示美、善之意
1.美,會意字。從羊從大?!墩f文·羊部》:“美,甘也?!边@里美的本義是味道美,形容的是羊肉的味道。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美的詞義不斷的擴大?,F(xiàn)在,美不僅可以形容味道美,而且還可以形容人長得沒,衣服美等等。《詩·正風·碩人》:“美目盼兮。”美引申指容貌之美。泛指好,善?!独献印さ诙隆罚骸疤煜陆灾浦疄樯疲箰阂?。”由事物美好引申為使人滿意,感覺舒適。作動詞表示夸贊人或事物的美好。
2.羑,形聲字,從羊久聲?!墩f文·羊部》:“羑,進善也?!币鉃橄蚝玫姆较蛘T導?!队衿ぱ虿俊罚骸傲h,導也,進也,善也?!焙笞鳌罢T”。羑又作姓氏?!稄V韻·有韻》:“羑,姓也。”又作古地名,羑里。古書中又寫作“牖里?!薄稇?zhàn)國策·趙策》:“文王聞之,謂然而嘆,故拘之于牖里之庫百日?!?/p>
八、表示羊的習性
從羣、羴、羼這幾個字可以看出羊好群居的生活習性。
1.羣,形聲字。從羊君聲?!墩f文·羊部》:“羣,輩也?!毙煦C等注:“羊性好羣,故從羊?!奔囱虻南矚g成群結(jié)隊?!对姟ば⊙拧o羊》:“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羣。”后來,羣逐漸演變?yōu)榱吭~??追f達疏:“羊三百頭為羣?!?/p>
2.羴,會意字。從三羊。羊的膻氣。《說文·羴部》:“羴,羊臭也?!倍斡癫米ⅲ骸俺粽?,氣之通于鼻者也。羊多則氣羴,故從三羊?!?/p>
3.羼,會意字。從羴在尸下。指的是羊與羊只見相互聚集?!墩f文·羴部》:“羼,羊相廁也。”指的是羊與羊只見相互聚集。段玉裁注:“《釋名》曰:‘廁,襍也。相廁者,襍廁而居?!?/p>
九、許慎《說文解字·羊部》字反映的中國文化
(一)羊是吉祥、溫順、和諧的象征。
靈物,《說文·羊部》:“羊,祥也。”《說文解字·示部》“祥,福也。從示羊聲,一曰善?!蓖鯂S 《觀堂集林》也說:“祥,古文作羊?!睆墓盼摹把颉薄ⅰ跋椤蓖ㄓ每梢钥闯?,在古人的心目中,“羊”顯然是吉祥的象征??追f達疏:“羊者順之畜。故為羊也?!蓖瑫r,我們還能看出人們認為羊是一種溫順的動物。象征著和平、團結(jié)。所以在古代盛行的祭祀儀式上,羊就是祭祀神靈的主要貢品。
(二)羊是團結(jié)的象征。
從羣、羴、羼這幾個字可以看出羊好群居的生活習性。
羣,形聲字。從羊君聲?!墩f文·羊部》:“羣,輩也?!毙煦C等注:“羊性好羣,故從羊?!绷?,會意字。從三羊。羊的膻氣?!墩f文·羴部》:“羴,羊臭也?!保瑫庾?。從羴在尸下。指的是羊與羊只見相互聚集。《說文解字·羴部》:“羼,羊相廁也?!敝傅氖茄蚺c羊之間相互聚集。從《說文解字·羊部》中的這三個字中我們可以看出羊喜歡一種喜歡群居的動物。所以在人們的心中,羊是團結(jié)的象征。也許正是這樣的原因。在祭祀活動中人們把羊作為一種祭祀品,祈求和平、順利、吉祥、平安、逢兇化吉、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
(三)羊與飲食和審美。
“馬、牛、羊、豬、狗、雞”被稱為“六畜”。其中羊作為六畜之一可見羊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jù)了相當重要的地位。羊渾身都是寶,人們不僅可以吃羊肉,羊的皮毛還能幫人們御寒。從《說文解字·羊部》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羊在人們?nèi)粘I畹牡匚弧?/p>
羔,《說文》:“羔,羊子也?!毙鞛⒐{:“疑羔之本義為羊炙,故從火。小羊味美,為炙尤宜,因之羊子謂之羔。小羊的味道鮮美,因為是羊之子,而被稱為羔。
美,《說文》:“美,甘也?!倍斡癫米ⅲ骸案收呶逦吨唬逦吨澜詾楦??!笨梢娒赖谋疽饩褪俏兜烂赖囊馑?,而且與羊有關(guān)。
羑,《說文》:“羑,進善也。文王拘羑里,在湯陰?!倍斡癫米ⅲ骸把蛏埔?,故從羊?!薄队衿ぱ虿俊罚骸傲h,導也,進也,善也。今作誘?!?/p>
從上面的研究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只要與羊有關(guān)的字,大多數(shù)都是褒義詞,可見羊在人們的心目中占據(jù)的重要地位。
總而言之,許慎《說文解字·羊部》字中蘊含了中華民族豐富的社會文化信息。通過考察分析,本人淺顯的總結(jié)了羊部字的構(gòu)形類別、意義分類與文化內(nèi)涵,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羊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占據(jù)著多么重要的位置,羊是溫順、吉祥、和諧、團結(jié)的象征。羊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2](清)王筠. 說文句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清)郝懿行,王念孫,錢鐸,王先讓. 爾雅廣雅方言釋名清疏四種合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清)朱駿. 說文通訓定聲[M]北京:中華書局,1984.
[5](清)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作者簡介:曹鳳麗(1991—),女,漢族,山東安丘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專業(yè),研究方向:壯侗語漢語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