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學龍 楊琴 劉炳等
[摘要] 目的 探討蒸餾水、-80℃冰箱保存混合血漿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在SA7000測定的可行性,從而確保標本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 方法 蒸餾水、-80℃冰箱保存混合血漿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物,連續(xù)測定3個月。 結果 蒸餾水和-80℃冰箱保存混合血漿在SA7000毛細管法測定血漿黏度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 結論 蒸餾水可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低值質控物,性質穩(wěn)定,-80℃保存的混合血漿可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物,性質穩(wěn)定。
[關鍵詞] 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物;質量控制;SA7000
[中圖分類號] R44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2-105-03
目前國內大多數(shù)醫(yī)院檢驗科進行血液流變學測試已經(jīng)使用商品的非牛頓液體作為全血黏度的室內質控物,衛(wèi)生部臨檢中心也開展針對全血黏度測定的室間質評,但血漿黏度測定的室內質量控制在大部分醫(yī)院檢驗科是空白,也無商品血漿黏度質控物出售。我們應用蒸餾水和收集患者混合血漿作為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測定的室內質控物,初步建立賽科希德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測試的室內質量控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一次性收集日常工作中多余的肝素抗凝血漿150mL,排除脂血、黃疸標本,選用3000r/min,離心10min。將分離血漿充分混勻后,每支1mL分裝在離心管內,再保存在-80℃三洋MDF-C8V(N)臥式超低溫冰箱。
1.2 儀器
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北京賽科希德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1.3 方法
測定前取一支混合血漿在37℃充分融解,同時用蒸餾水作為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測試低值質控物,共同一起檢測。蒸餾水、患者混合血漿分別用毛細管模式重復測定20次,記錄蒸餾水、患者混合血漿在毛細管模式測定的黏度結果,并用金山WPS表格軟件計算其平均值()、標準差(s)、變異系數(shù)CV(%),以此建立Levey-Jennings控制圖,以后每天測定樣品前,先用蒸餾水、患者混合血漿在毛細管模式測定的黏度結果,點入質控圖,并采用Westgard多規(guī)則質控方法進行判斷。每月評價一次,計算、s和CV(%)。如失控,則查找原因并對儀器進行清潔維護處理,根據(jù)情況用賽可希德提供的標準牛頓液對儀器進行標定。
2 結果
2.1 儀器的批內精度
3 討論
目前血液流變學檢驗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特別是在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腫瘤等疾病中起到重要的輔助診斷作用[1-6],同時血液流變學檢測對亞健康狀態(tài)有提示意義[3]。為臨床提供準確可靠的血液流變學實驗室數(shù)據(jù)是實驗室的重要職責,而做好血液流變學室內質量控制是保證血液流變學結果準確性重要環(huán)節(jié)[7]。
賽科希德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是一款雙60孔可互換樣品盤全自動血流變測試儀,功能具備了錐板式全血測試和毛細管模式血漿測試兩種模式。對于牛頓流體(如血漿),其黏度不隨切變率的變化而變化,在一定溫度下,黏度是常數(shù)[8],為了保障血漿黏度檢測質量,李迎旭等[9]采用羥乙基淀粉溶液作為血漿黏度測定的質控物,孫麗萍等[10]采用聚乙二醇600作為血漿黏度測定的質控物,這充分說明血漿黏度測定的室內質量控制已經(jīng)引起大家關注。目前血流變檢測中已經(jīng)有了商品的全血測定用的非牛頓質控物,但商品血漿黏度質控物仍是空缺。賽科希德SA7000毛細管模式是與全血黏度測定分開的一個獨立模式,對其進行室內質量控制尤為重要,我們依據(jù)蒸餾水和血漿都是牛頓液體[11]的特性,將其作為毛細管模式血漿測試質控物,從而探討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穩(wěn)定性。根據(jù)水的物理學特性,水在37℃時的黏度是0.69[12],與我們測定蒸餾水用毛細管法測定的黏度一致,可有效的起到監(jiān)測毛細管黏度計穩(wěn)定性能的作用,從而起到低值質控的作用。
從我們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知,-80℃超低溫冰箱保存混合血漿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中值質控物無論從批內精密度還是日間質控情況來看,其變異系數(shù)小于3%,均能滿足室內質控要求,同時我們無需購買聚乙二醇600或羥乙基淀粉等相關試劑配制血漿黏度質控物,可以將日常工作中多余的血漿標本變廢為寶,混合血漿在-80℃超低溫冰箱保存性質穩(wěn)定,經(jīng)濟適用,能滿足血液流變血漿黏度質控要求。所以我們認為-80℃超低溫冰箱保存混合血漿可作為血漿黏度的良好中值質控物,能可靠地監(jiān)測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分析的精密度。
[參考文獻]
[1] 席玉冰.血液流變學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8)1405-1406.
[2] 胡志愿,郭璐娣,劉俊峰,等.血液流變學檢驗在診治腦中風中的應用[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9,15(2):73-74.
[3] 廖福龍,陳然,孫京異,等.血液流變學實驗室技術的國際指南與血液流變學研究新進展[J].首都醫(yī)藥,2010,6:9-11.
[4] 史亞楠,葛軍,張柯,等.血液流變學檢測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2013,6(4):109.
[5] 蔣蓓.血液流變指標檢測對腫瘤診斷的意義[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2,23(11):1854-1855.
[6] 宋敏,李澤佳,劉彥宏,等.血液流變學在椎動脈型頸椎病診療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頸腰痛雜志,2013,34(2):164-167.
[7] 吳靜一.做好血液流變學檢驗質量控制的探討[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314):275.
[8] 鮑修增,王嵐,李孔寧,等.利用毛細管測量血液粘度的研究[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04,21(2):102-103.
[9] 李迎旭,桂駿,張曄,等.血漿粘度測定質控液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1999,9(1):53-54.
[10] 孫麗萍,張惠鳳.一種血漿粘度質控物的應用[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7,17(4):652-679.
[11] 王栢生.臨床血液流變學[M].鄭州:河南醫(yī)學大學出版社,1999:18.
[12] 向建敏.物理化學實驗[M].武漢: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25-36.
(收稿日期:2013-11-19)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蒸餾水、-80℃冰箱保存混合血漿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在SA7000測定的可行性,從而確保標本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 方法 蒸餾水、-80℃冰箱保存混合血漿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物,連續(xù)測定3個月。 結果 蒸餾水和-80℃冰箱保存混合血漿在SA7000毛細管法測定血漿黏度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 結論 蒸餾水可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低值質控物,性質穩(wěn)定,-80℃保存的混合血漿可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物,性質穩(wěn)定。
[關鍵詞] 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物;質量控制;SA7000
[中圖分類號] R44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2-105-03
目前國內大多數(shù)醫(yī)院檢驗科進行血液流變學測試已經(jīng)使用商品的非牛頓液體作為全血黏度的室內質控物,衛(wèi)生部臨檢中心也開展針對全血黏度測定的室間質評,但血漿黏度測定的室內質量控制在大部分醫(yī)院檢驗科是空白,也無商品血漿黏度質控物出售。我們應用蒸餾水和收集患者混合血漿作為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測定的室內質控物,初步建立賽科希德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測試的室內質量控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一次性收集日常工作中多余的肝素抗凝血漿150mL,排除脂血、黃疸標本,選用3000r/min,離心10min。將分離血漿充分混勻后,每支1mL分裝在離心管內,再保存在-80℃三洋MDF-C8V(N)臥式超低溫冰箱。
1.2 儀器
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北京賽科希德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1.3 方法
測定前取一支混合血漿在37℃充分融解,同時用蒸餾水作為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測試低值質控物,共同一起檢測。蒸餾水、患者混合血漿分別用毛細管模式重復測定20次,記錄蒸餾水、患者混合血漿在毛細管模式測定的黏度結果,并用金山WPS表格軟件計算其平均值()、標準差(s)、變異系數(shù)CV(%),以此建立Levey-Jennings控制圖,以后每天測定樣品前,先用蒸餾水、患者混合血漿在毛細管模式測定的黏度結果,點入質控圖,并采用Westgard多規(guī)則質控方法進行判斷。每月評價一次,計算、s和CV(%)。如失控,則查找原因并對儀器進行清潔維護處理,根據(jù)情況用賽可希德提供的標準牛頓液對儀器進行標定。
2 結果
2.1 儀器的批內精度
3 討論
目前血液流變學檢驗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特別是在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腫瘤等疾病中起到重要的輔助診斷作用[1-6],同時血液流變學檢測對亞健康狀態(tài)有提示意義[3]。為臨床提供準確可靠的血液流變學實驗室數(shù)據(jù)是實驗室的重要職責,而做好血液流變學室內質量控制是保證血液流變學結果準確性重要環(huán)節(jié)[7]。
賽科希德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是一款雙60孔可互換樣品盤全自動血流變測試儀,功能具備了錐板式全血測試和毛細管模式血漿測試兩種模式。對于牛頓流體(如血漿),其黏度不隨切變率的變化而變化,在一定溫度下,黏度是常數(shù)[8],為了保障血漿黏度檢測質量,李迎旭等[9]采用羥乙基淀粉溶液作為血漿黏度測定的質控物,孫麗萍等[10]采用聚乙二醇600作為血漿黏度測定的質控物,這充分說明血漿黏度測定的室內質量控制已經(jīng)引起大家關注。目前血流變檢測中已經(jīng)有了商品的全血測定用的非牛頓質控物,但商品血漿黏度質控物仍是空缺。賽科希德SA7000毛細管模式是與全血黏度測定分開的一個獨立模式,對其進行室內質量控制尤為重要,我們依據(jù)蒸餾水和血漿都是牛頓液體[11]的特性,將其作為毛細管模式血漿測試質控物,從而探討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穩(wěn)定性。根據(jù)水的物理學特性,水在37℃時的黏度是0.69[12],與我們測定蒸餾水用毛細管法測定的黏度一致,可有效的起到監(jiān)測毛細管黏度計穩(wěn)定性能的作用,從而起到低值質控的作用。
從我們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知,-80℃超低溫冰箱保存混合血漿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中值質控物無論從批內精密度還是日間質控情況來看,其變異系數(shù)小于3%,均能滿足室內質控要求,同時我們無需購買聚乙二醇600或羥乙基淀粉等相關試劑配制血漿黏度質控物,可以將日常工作中多余的血漿標本變廢為寶,混合血漿在-80℃超低溫冰箱保存性質穩(wěn)定,經(jīng)濟適用,能滿足血液流變血漿黏度質控要求。所以我們認為-80℃超低溫冰箱保存混合血漿可作為血漿黏度的良好中值質控物,能可靠地監(jiān)測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分析的精密度。
[參考文獻]
[1] 席玉冰.血液流變學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8)1405-1406.
[2] 胡志愿,郭璐娣,劉俊峰,等.血液流變學檢驗在診治腦中風中的應用[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9,15(2):73-74.
[3] 廖福龍,陳然,孫京異,等.血液流變學實驗室技術的國際指南與血液流變學研究新進展[J].首都醫(yī)藥,2010,6:9-11.
[4] 史亞楠,葛軍,張柯,等.血液流變學檢測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2013,6(4):109.
[5] 蔣蓓.血液流變指標檢測對腫瘤診斷的意義[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2,23(11):1854-1855.
[6] 宋敏,李澤佳,劉彥宏,等.血液流變學在椎動脈型頸椎病診療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頸腰痛雜志,2013,34(2):164-167.
[7] 吳靜一.做好血液流變學檢驗質量控制的探討[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314):275.
[8] 鮑修增,王嵐,李孔寧,等.利用毛細管測量血液粘度的研究[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04,21(2):102-103.
[9] 李迎旭,桂駿,張曄,等.血漿粘度測定質控液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1999,9(1):53-54.
[10] 孫麗萍,張惠鳳.一種血漿粘度質控物的應用[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7,17(4):652-679.
[11] 王栢生.臨床血液流變學[M].鄭州:河南醫(yī)學大學出版社,1999:18.
[12] 向建敏.物理化學實驗[M].武漢: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25-36.
(收稿日期:2013-11-19)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蒸餾水、-80℃冰箱保存混合血漿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在SA7000測定的可行性,從而確保標本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 方法 蒸餾水、-80℃冰箱保存混合血漿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物,連續(xù)測定3個月。 結果 蒸餾水和-80℃冰箱保存混合血漿在SA7000毛細管法測定血漿黏度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 結論 蒸餾水可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低值質控物,性質穩(wěn)定,-80℃保存的混合血漿可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物,性質穩(wěn)定。
[關鍵詞] 毛細管;血漿黏度;質控物;質量控制;SA7000
[中圖分類號] R44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2-105-03
目前國內大多數(shù)醫(yī)院檢驗科進行血液流變學測試已經(jīng)使用商品的非牛頓液體作為全血黏度的室內質控物,衛(wèi)生部臨檢中心也開展針對全血黏度測定的室間質評,但血漿黏度測定的室內質量控制在大部分醫(yī)院檢驗科是空白,也無商品血漿黏度質控物出售。我們應用蒸餾水和收集患者混合血漿作為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測定的室內質控物,初步建立賽科希德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測試的室內質量控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一次性收集日常工作中多余的肝素抗凝血漿150mL,排除脂血、黃疸標本,選用3000r/min,離心10min。將分離血漿充分混勻后,每支1mL分裝在離心管內,再保存在-80℃三洋MDF-C8V(N)臥式超低溫冰箱。
1.2 儀器
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北京賽科希德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1.3 方法
測定前取一支混合血漿在37℃充分融解,同時用蒸餾水作為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測試低值質控物,共同一起檢測。蒸餾水、患者混合血漿分別用毛細管模式重復測定20次,記錄蒸餾水、患者混合血漿在毛細管模式測定的黏度結果,并用金山WPS表格軟件計算其平均值()、標準差(s)、變異系數(shù)CV(%),以此建立Levey-Jennings控制圖,以后每天測定樣品前,先用蒸餾水、患者混合血漿在毛細管模式測定的黏度結果,點入質控圖,并采用Westgard多規(guī)則質控方法進行判斷。每月評價一次,計算、s和CV(%)。如失控,則查找原因并對儀器進行清潔維護處理,根據(jù)情況用賽可希德提供的標準牛頓液對儀器進行標定。
2 結果
2.1 儀器的批內精度
3 討論
目前血液流變學檢驗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特別是在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腫瘤等疾病中起到重要的輔助診斷作用[1-6],同時血液流變學檢測對亞健康狀態(tài)有提示意義[3]。為臨床提供準確可靠的血液流變學實驗室數(shù)據(jù)是實驗室的重要職責,而做好血液流變學室內質量控制是保證血液流變學結果準確性重要環(huán)節(jié)[7]。
賽科希德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是一款雙60孔可互換樣品盤全自動血流變測試儀,功能具備了錐板式全血測試和毛細管模式血漿測試兩種模式。對于牛頓流體(如血漿),其黏度不隨切變率的變化而變化,在一定溫度下,黏度是常數(shù)[8],為了保障血漿黏度檢測質量,李迎旭等[9]采用羥乙基淀粉溶液作為血漿黏度測定的質控物,孫麗萍等[10]采用聚乙二醇600作為血漿黏度測定的質控物,這充分說明血漿黏度測定的室內質量控制已經(jīng)引起大家關注。目前血流變檢測中已經(jīng)有了商品的全血測定用的非牛頓質控物,但商品血漿黏度質控物仍是空缺。賽科希德SA7000毛細管模式是與全血黏度測定分開的一個獨立模式,對其進行室內質量控制尤為重要,我們依據(jù)蒸餾水和血漿都是牛頓液體[11]的特性,將其作為毛細管模式血漿測試質控物,從而探討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穩(wěn)定性。根據(jù)水的物理學特性,水在37℃時的黏度是0.69[12],與我們測定蒸餾水用毛細管法測定的黏度一致,可有效的起到監(jiān)測毛細管黏度計穩(wěn)定性能的作用,從而起到低值質控的作用。
從我們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知,-80℃超低溫冰箱保存混合血漿作為SA7000毛細管血漿黏度中值質控物無論從批內精密度還是日間質控情況來看,其變異系數(shù)小于3%,均能滿足室內質控要求,同時我們無需購買聚乙二醇600或羥乙基淀粉等相關試劑配制血漿黏度質控物,可以將日常工作中多余的血漿標本變廢為寶,混合血漿在-80℃超低溫冰箱保存性質穩(wěn)定,經(jīng)濟適用,能滿足血液流變血漿黏度質控要求。所以我們認為-80℃超低溫冰箱保存混合血漿可作為血漿黏度的良好中值質控物,能可靠地監(jiān)測SA7000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毛細管模式血漿黏度分析的精密度。
[參考文獻]
[1] 席玉冰.血液流變學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8)1405-1406.
[2] 胡志愿,郭璐娣,劉俊峰,等.血液流變學檢驗在診治腦中風中的應用[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9,15(2):73-74.
[3] 廖福龍,陳然,孫京異,等.血液流變學實驗室技術的國際指南與血液流變學研究新進展[J].首都醫(yī)藥,2010,6:9-11.
[4] 史亞楠,葛軍,張柯,等.血液流變學檢測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2013,6(4):109.
[5] 蔣蓓.血液流變指標檢測對腫瘤診斷的意義[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2,23(11):1854-1855.
[6] 宋敏,李澤佳,劉彥宏,等.血液流變學在椎動脈型頸椎病診療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頸腰痛雜志,2013,34(2):164-167.
[7] 吳靜一.做好血液流變學檢驗質量控制的探討[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314):275.
[8] 鮑修增,王嵐,李孔寧,等.利用毛細管測量血液粘度的研究[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04,21(2):102-103.
[9] 李迎旭,桂駿,張曄,等.血漿粘度測定質控液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1999,9(1):53-54.
[10] 孫麗萍,張惠鳳.一種血漿粘度質控物的應用[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7,17(4):652-679.
[11] 王栢生.臨床血液流變學[M].鄭州:河南醫(yī)學大學出版社,1999:18.
[12] 向建敏.物理化學實驗[M].武漢: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25-36.
(收稿日期:2013-1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