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美娟
葉瀾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在課堂中,經(jīng)常會有意外發(fā)生,可多數(shù)教師卻不歡迎意外,它也許會打亂我們的教學節(jié)奏,也許會讓我們無從回答,但聰明的教師會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意外,巧妙地將之納入我們的教學中。
對于教學過程中的意外,我們應該如何做呢?我覺得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一、適時引導,“意外”變得精彩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中不知不覺地做出相應的變動。”當學生的理解不在老師的教學之內,我們要做的是正視,并及時捕捉,巧妙引導,讓意外成為教學的亮點,給我們的課堂造就別樣精彩。
案例1:我兼職手工課
教疊小貓時,孩子們都在練習怎么疊。突然,一聲“老師,看我的小貓”,只見林××把貓做成了一個頭飾,班上頓時傳來一陣笑聲。吵鬧的教室令我火冒三丈,但看到孩子們羨慕的眼神,林××也一臉的自豪,我不忍打斷。壓住火氣,待吵鬧聲停下來,我拿起了林××的頭飾,說:“你真有創(chuàng)意,老師為你鼓掌”,于是我?guī)ь^為他鼓掌。別的孩子見狀也紛紛將手中作品改制,一個個可愛的帽子,五彩的錢包紛紛出爐了,孩子們在快樂中既復習了舊知,又將新的疊紙巧妙運用。此時我真慶幸自己沒有粗魯?shù)卮驌艉⒆?,否則我哪能發(fā)現(xiàn)這些奇妙的作品。
課堂上一個小小的意外,因為正確的引導,將課堂變?yōu)閷W生展現(xiàn)想象、放飛思維的舞臺,也將我的課堂變?yōu)槌錆M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的課堂。
二、無聲無息,“意外”成就精彩
在課堂中,教師不僅是一個傳授知識的傳道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作為教師,認清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將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這樣課堂才會充滿生命的活力。
案例2:《荷花》片段
師:請觀看錄像,在觀看時,你們可以指指點點,可以說出來?。úシ藕苫▓D片)
師:從你們看荷花時那種驚喜可以看出你們肯定有很多發(fā)現(xiàn)和感受,誰來說一說?
生:我看到荷葉挨挨擠擠的。
生:我發(fā)現(xiàn)有的荷花飽脹得要破裂了。
突然,一個孩子站出來:“老師,我想到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薄安诲e!”我贊了一句,準備轉入下文,這時又舉起了幾只小手,“我也想到了詩……”我疑慮了,這樣下去,教學任務豈不完成不了?然而,語文教學應該“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學生如此強烈的參與意識怎能視而不見?給時間讓他們自由言說吧。于是學生們爭先恐后發(fā)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各抒己見,一石激起千層浪。
學生在欣賞了大量的圖片后,涌出說詩的沖動,而教師又無聲無息地將課堂“意外”化解,生成了如此多的精美詩句,這是一種原生態(tài)的生成。它讓平常的課堂變得跌宕起伏,使之多了一些真實的美麗,多了一些有效的精彩,真正實現(xiàn)了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
三、就勢下坡,課堂精彩紛呈
面對課上的“節(jié)外生枝”,教師勇于面對,趁熱打鐵,換來的將是精彩的現(xiàn)場生成。有時候,甚至教師都需要去主動尋找那些可能會令自己尷尬的挑戰(zhàn)。
案例3:《家》片段
課件:白云在藍天上飄蕩,小鳥在樹林里自由地飛翔……學生看了連連贊嘆:真美!我順勢讓小組議一議:為什么說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學生們爭先恐后,敘述自己的理由。這時黃××站起來說:“老師,我認為課文寫得不對。樹林就是小鳥的家,那鳥媽媽的家在哪里?小河是魚兒的家,那池塘里的魚呢?”
我頓時愣住了,這不搗亂嗎?但仔細一想,有道理啊!于是我靈機一動:“是啊,你提的意見很對。課文中只說樹林是小鳥的家,那鳥媽媽的家呢?(下轉第45頁)(上接第41頁)小朋友,你們說,該怎樣說才對?”
生:改成“小鳥、大鳥的家”。
生:改成“鳥兒”就行了。
師:對,改成“鳥兒”就包括了所有的鳥。你們真會讀書,敢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敢跟課本較真。你們真是好學勇敢的孩子。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書本內容質疑,這是難能可貴的。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是說我這樣的處理很完美,但是孩子的突然“發(fā)難”,讓我的課真而有生命力。
沒有“意外”的課堂是不存在的,而有了“意外”未能處理好的課堂也是讓人可惜的。我們得時刻準備著,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珍惜課堂的意外,讓小意外演變成大精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