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誠(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籃排足教研室 湖北 武漢 430200)
團體訓練(也叫團體輔導),是指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認識他人、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的適應的助人過程。通過在排球普修課的教學中對學生施加團體訓練因素的影響來探索發(fā)現(xiàn)體育課中更好的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途徑和方法,為高校體育教學、學生心理健康培養(yǎng)等工作提供一定參考。
抽取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2012級專項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開設排球普修課的兩個班級為實驗班和對照班,每班各36人,其中有效樣本72人。
考慮到團體訓練干預的便利性,試驗班和對照班教學模式均采用分組合作教學。兩班組教學內容均為為排球普修課學期教學內容。
對照班學習學時數(shù)共計36學時,其中理論學時為4學時,實踐學時為32學時。教師制定學習的目標和合作學習方案并根據(jù)學生性格、體制和體格分成3個小組來學習,依據(jù)小組完成教學目標的情況來給予評定。
實驗班學習學時數(shù)共計36學時,學習過程在分組合作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團體訓練干預下進行,將排球教學活動作為團體訓練的主題目標活動,學生隨機分成3個小組,團體訓練活動共計36學時,其中室內4學時,室外32學時。
通過對試驗班前訓練前后所得數(shù)據(jù)T檢驗可以看出試驗前后學生的樂群性、有恒性、持強性、憂慮性和自律性五方面人格因素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學生通過訓練能夠更加樂于與人交往相處、與人相處積極性和熱情都有所提升,在交往中更加自信也能夠更加客觀的評價自己能力。同時根據(jù)公式計算出雙重人格因素來補充描述其人格狀況,本研究選取心理健康因素(Y1)與新環(huán)境中有成長能力的人格因素(Y4),其中分值越大表示其心理健康狀況越好,適應新環(huán)境能力越強,從事訓練成功可能性就越大,其計算公式為。Y1=C+ F+(11-O)+(11-Q4);Y4=B+G+Q3+(11-F)。
通過表1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因素訓練前后數(shù)值有所上升但未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趨于穩(wěn)定和成熟,新環(huán)境中有成長能力個人因素試驗前后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表明試驗前后學生新環(huán)境中適應能力增強,訓練對其綜合人格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表1 16PF雙重人格因素團體訓練前后比較(X±SD)
對照班在經過分組合作學習過程后,其樂群性和憂慮性較學習前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學生在經過分組合作學習后更加熱情、樂觀與人交往,情緒更加穩(wěn)定也更加有自信,合作意識有較大提升,其他人格因素也略有變化但較學習前未有顯著性差異。
教學前試驗班與對照班人格因素得分對比表明兩者得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試驗班經過一學期的訓練與對照班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對其各人格因素得分對照見表4,整體來看,實驗班和對照班在人格因素得分上均優(yōu)于課前,表明體育合作教學對發(fā)展高校學生人格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試驗班訓練后較對照班學習后在聰慧性、有恒性、持強性、自律性和憂慮性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試驗班明顯好于對照班,表明團體訓練明顯促進了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其獨立積極、好勝不服輸、堅持自己觀點品質;養(yǎng)成了做事認真負責、保持情緒穩(wěn)定的特點;表明教學中施加團體訓練對學生人格培養(yǎng)有更好的效果。
(1)在高校排球普修課中實施團體訓練,不僅能夠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此教學形式可行,可以在其他教學中予以試行。
(2)分組合作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均對促進學生人格發(fā)展有積極促進作用。
(3)分組合作教學基礎上施加團體訓練因素效果更為理想,團體訓練因素施加對人格因素中聰慧性、有恒性、持強性、自律性和憂慮性方面提升效果明顯。
[1]陳仲庚.人格心理學[M].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
[2]樊富珉.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6.
[3]索紅杰.體育專業(yè)的大學生心理壓力管理)團體訓練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四川體育科學,2004,(1).
[4]齊文生,徐丹.團體訓練對藝術類與理工類大學新生人格影響的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