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鳳榮
【摘要】背誦自古有之,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然而對于學生如何去背課文,不少教師卻很少去指導,更不肯花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來指導學生去背誦課文。因此背誦這一基本功訓練近年來逐漸被淡漠起來,變成了一個走形式。正因為這樣,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背誦對于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背誦;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的語文素質不容樂觀。很多學生反映:講,空洞無物;寫,粗制濫造。原因之一,是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忽略了背誦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離不開背誦成段、成篇的好文章。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出自唐朝詩人杜甫的詩句,告知我們讀書要讀懂、讀透,這樣下起筆來才能得心應手,有如神助一般。這說明在古往今來的學習中背誦都受到重視,而背誦也是中小學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提高語言教學和學習效果的重要措施,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綜合素質,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對小學生的背誦篇幅有明確要求。近些年來,在中小學語言教學中背誦的作用被忽視,這樣造成了學生語文學習基礎不牢,也不會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也應反省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方法和側重點,將背誦這一方法用好、用實。落實好學生的背誦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多數(shù)時候喜歡跟著興趣走,面對長篇大段如果只是單純的背誦必然感到乏味,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因此,背其文、解其意才能讓學生快速理解文章。同時在背誦中適當?shù)拈_展競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效果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在品味賞析重點句段的過程中確定喜歡的內容,并明白什么樣的段落值得背誦。如在《安塞腰鼓》的背誦中,我給學生設定時間,并開展小組比賽。
二、注重方式方法
教學工作中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給予相應的指導,設定不同的目標。如在教學《在大海中永生》一課時,我要求能背上來兩節(jié)的算完成任務,背三節(jié)的獎勵一顆“五角星”,背四節(jié)的獎勵兩顆“五角星”,能背全文的樹立為全班的學習標兵,做到表揚先進,鼓勵后進。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完成任務,得到成功的滿足感,讓大家產生學習興趣,再根據(jù)效果加大背誦量,使對個別學生的單獨要求變成普遍要求。
三、總結背誦經驗
在背誦學習活動中,有些學生善于總結方法,能夠又快又好的完成。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發(fā)掘好的方法,幫助更多的同學掌握快速背誦的技巧。有位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背會了《海上日出》全文,我理解到他是將海上日出的特點分成幾幅連續(xù)的圖畫來幫助記憶的,這種方法簡單、實用,全班同學深受啟發(fā)。也可以引導學生從板書中按從前到后的順序想象課文內容,學生邊想邊背,很快就可以背完課文。很多寫景記事類的課文可以采取這樣的方法背誦,有些內容含蓄、意義深刻的課文則要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后再背誦,會更簡單些。
四、彈性選擇
新教材在背誦訓練時,摒棄了原來的硬性指標,變成了“背誦你喜歡的課文或段落”。這是對學生自我體驗的尊重,也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有些課文內容學生一下不能理解,要靠以后生活經驗的不斷積累才會有所感悟,背誦就是要學生先把課文記下來,藏在腦海里,靠多讀來感悟。學生在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后,聽老師有感情的朗讀,朗讀時速度要慢,留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朗讀要有感情,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在頭腦中將文字變成畫面,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比如在背誦《海上日出》第二自然段時,學生一邊觀看日出錄像一邊背誦,我發(fā)現(xiàn)效果很好,直觀性和趣味性調動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能讓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在歡笑聲中即使基礎較差的學生也很快地背誦下來了。
五、堅持“背誦”和“寫”相結合
要堅持“背誦”和“寫”相結合。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边@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次性把所有的東西都能記住,把一些重要的事用筆記下來是很有必要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記憶表象具有模糊、片斷、不穩(wěn)定性的特點。背誦主要是一種記憶活動,包括識記、保持、再現(xiàn)和表達四個環(huán)節(jié)。要提高背誦效率,必須掌握記憶的特點,在這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上下功夫。有時一篇詩文當時馬上能背誦下來,但再過一段時間便會很容易遺忘,要想記住就要再背誦。這說明背誦的效果不好,印象不夠深刻。對背誦了的詩文再用筆寫下來,這樣更有助于提高背誦的效果,不能忽視寫對于背誦的重要作用。“寫”可以刺激大腦的記憶,我們應當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時要讀出聲音,邊讀邊寫,背誦后再默寫,把視、聽、讀、寫結合起來,加強對詩文的背誦效果。同時要加強背誦后的復習功課,做到“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六、老師引背
學生在背誦過程中,老師也應積極的參與,與學生一起讀,并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也可以和學生開展讀和背的比賽,看誰讀得好,背得快。老師大聲背誦,學生隨著老師小聲地試背。背誦時應放慢速度,留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對于容易出錯的地方加強引導。如果有學生沒跟上,應要求在課后多下功夫,如動手寫一寫。試背過程能讓學生集中精力多想、多讀,在熟讀的情況下達到背誦的目的,使背誦變的容易。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應重視背誦對于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也應加強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的工作,同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特點以及教學中的相關要求,調動學生的背誦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注意調整和完善引導學生的方式方法,讓學生的背誦變得更主動,更容易。
(編輯:陳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