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智玲
(靖江市實驗學校,江蘇 靖江 214500 )
仿寫從有機仿說開始。有話可說,才能有話可寫。三年級語文上冊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典范文。因而,在閱讀這些課文的過程中,也會有各種不同的情感體驗。這些體驗,正是學生進行作文的良好素材。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對文中的好詞佳句進行整合,把心中的所思所想說出來,為今后的習作積累素材,讓學生做到心中有話,下筆無憂。
《掌聲》講述了一個小女孩“英子”的故事。身體有殘疾的小英憂郁、自卑。一次一位不知內情的新老師要求她上來講故事,同學們不約而同響起的兩次掌聲徹底改變了英子,讓她變得樂觀、自信。故事語言真摯,情節(jié)感人,學習的過程當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學得特別認真,也許在英子的身上,他們找到自己的影子。學生的心有所動時,最是動口的寶貴時。于是,我先讓學生回憶課文寫事的思路,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后的內心變化過程,再讓學生試著展開說說自己生活中得到別人掌聲鼓勵的事例。因為有著課文引路,學生暢所欲言,訴說自己的親身經歷,將前后不同的內心活動,表達得很有條理。思維一打開,這時,學生會無話可寫嗎?雖然,學生是走著別人的路,但留下的是自己的足跡。
習作的題目是習作的“眼睛”。而學生在為自己的習作作品定題目時往往空而泛,沒有突出習作內容的中心,還會出現與習作的內容不相符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我有機地選擇類似的課文,讓學生在原來認識課文的基礎上為自己想寫的類似內容進行有機仿“題”。這樣,學生所定出的題目準備性更高,更顯得特別有趣。
如:我以“家鄉(xiāng)的景物”為主題的習作指導中,先讓學生在家鄉(xiāng)里選取一處地方進行景物描寫,再以地方名為拓展定題目。這時我為學生提供的課文是《美麗的南沙群島》。文章對景物特點的描寫很突出,具有很高的仿寫價值。學生一看到這篇課文的名字,紛紛舉起手來,七嘴八舌地說開了:“《美麗的靖江》、《綠樹成蔭的馬洲公園》、《熱鬧的鄉(xiāng)村田野》”……
學生在有機仿“題”的同時,也抓住了景物的特點,更明確了自己寫什么,不會出現無從下筆現象。當然,模仿有時會讓學生走進寫作的“套路”中。這時要善于引導,記得把他們從“套路”中帶出來,再另辟通途。
句子就是習作的基本元素,是真情實感的基本載體。在指導學生把句子寫具體生動時,教師要嘗試在閱讀課堂上進行有機地仿“句”練習。在三年級課文中,有不少精彩的句子,如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感嘆句等。如果積累并仿寫這些句型,能幫助學生規(guī)范語言,提高語言文字駕馭能力。
如:在教學《荷花》第二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品讀,了解作者描寫的是“蓓蕾初綻”、“傲然盛放”、“含苞欲放”這三種不同狀態(tài)下的荷花。然后再出示幾張春景的圖片,有牽牛花、桃花、小草、柳樹……讓學生進行有機仿“句”的練習。學生感覺很有趣,接著把話說開了,有學生這樣說:“清晨,牽?;ㄔ谄G葉中綻開了笑臉。有的大大的口兒,像個小喇叭,在吹奏著贊美春天的樂曲;有的花瓣微微打開,筒兒長長,像個漂亮的小酒杯,盛滿春的瓊漿玉液;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本畹木渥幼屚瑢W們贊不絕口。
仿句這種練筆看似原始低級,卻是學生習得語言的起始點,是構建“萬丈高樓”的地基。在課堂上多進行這樣的練習,學生就能知道哪些句子可以變一變,用在自己的習作中去。我在批改習作的時候,對于學生仿寫又留真的句子會在旁邊標出一個笑臉,表示欣賞與肯定。
日積月累,學生逐漸形成習慣,很樂于以課文中的句型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習作中段落的構建是習作的骨架搭建過程。學生在習作時通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所寫的段落雜而亂,沒有條理。對于這種情況,我會有機地選取有價值的課文段落指導學生去進行仿“段”。在仿的過程,學生能掌握基本的構段方法,感受到條理清楚的好處。
如:課文《東方之珠》2~5自然段,每一段都是用了總分的構段法。在課堂,我讓學生仿照這種構段方式,以“一到下課,學校里就熱鬧起來……”作為總起句來寫一寫熱鬧的校園。有了老師的分析,再結合課文,學生躍躍欲試。有同學這樣寫著:一到下課,校園里就熱鬧起來了。走廊里,同學們有的跳繩,有的踢毽子,還有的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你瞧,那個同學正在興致勃勃地跳繩,雙手甩著繩子,兩腿并攏向上跳,只見繩子像彩環(huán)一樣在空中飛舞,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庭院里,同學們正在觀察白玉蘭的葉片呢。雖然也是深秋,但白玉蘭的葉子還是那么的碧綠。同學們一臉的欣喜,仔細地端詳,不時還熱烈地交談著。操場上,一大群同學正在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雞媽媽”正張開雙臂保護著小雞,“小雞”們則藏在“雞媽媽”的后面左躲右閃,而“老鷹”瞪大眼睛左追右趕,累得氣喘吁吁……歡笑聲、吶喊聲久久回蕩在校園的上空。
在習作中,構段的方式大致是總分式,并列式或因果式等。這些構段的方式在三年級的語文教材里也有很多好的例子。如《掌聲》的第一自然段,就使用了因果段式,而《北大荒的秋天》就是并列式構段的一個典型例子。對于段落的選取和練習的設計,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機地整合,讓學生易于仿寫,又高于仿寫,最后走向會寫。
有機仿寫是以真情實感為基礎,老師對教材進行有機地整合與分析,選取出合適學生進行仿寫的內容。在有機仿寫中能提高習作興趣,能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掌握習作的方,從而把怕寫變成愿寫,從抄寫變成真寫。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有機仿寫。因為,仿寫是開啟習作之門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