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義
摘 要:在小學階段,尤其低年級,識字教學是很枯燥乏味的,老師教起來乏味,學生學起來吃力。可識字又是小學階段的主要任務,我們必須完成。在實施素質教育,減負增效的過程中,筆者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探索,采取“精講精練”的做法,有效地激活了識字教學,使學生樂于識字,較好地完成了識字教學任務。識字教學,只要老師們能結合自身實際,想出更多科學、合理的辦法來,定能克服困難、完成任務。
關鍵詞:低年級段;語文教學;識字教學;課堂教學;精講巧練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208-01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小學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大部分識字任務都應在低年級完成。但課時有限,課后又要減輕課業(yè)負擔。為了實現(xiàn)小學教育向素質全面實施、深化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整體改革、實現(xiàn)減輕負擔、生動活潑、全面發(fā)展的總目標,怎樣才能把枯燥無味的識字教學激活而讓學生樂學呢?這無疑是低年級段語文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下面我就“精講巧練”這四個字,談談我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及點滴體會。
一、精講
“精講”,不等于少講。講的少,不一定就講得精;講的多,也不一定就講得不精。精講,應該體現(xiàn)為抓住教材的精要,講出教材的精華,講得精彩。在教學中,我注意結合低年級學生思維的特點,主要從三方面著手:
1、擇要而談,精講字音、字形
音、形、義是漢字的三要素。課本中的生字很多,教師如果一個個都詳加講解,就會顯得枯燥無味。然而低年級學生注意的穩(wěn)定性較差,容易分散。所以,我采取擇要精講的方法。對于新出現(xiàn)的知識點和識字方面的內容,我盡量講得詳,講得細。當學生掌握了一定拼音、漢字的基礎知識之后,則大膽放手,讓他們自己嘗試著去獲得取新知。例如分析音節(jié)、分析字形結構等,我都盡量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分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既能溫舊知新,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當然,我這樣安排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有的放矢地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
2、加強朗讀,精解字義
心理學研究表明,直觀教學、多種感官的參與有助于兒童記憶的形成。因此,我在釋義時盡量采用直觀手段。例如教學“手、足、風、云”等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時,我借助實物并結合幻燈投示圖片,使字、圖及詞義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又如教學“飛、走、關、蹬”等動作詞,我主要采用幻燈演示學生表演等,使學生獲得第一手的感性認識,從而使識字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一些意義較抽象的詞,我讓學生在多讀多練中明了詞義。例如教學“愛”一詞,我先讓學生反復朗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五星紅旗”,“我愛爸爸媽媽”等句子,然后讓他們分別用“愛”說一句話。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逐步體驗“愛”的意思和用法。
3、培養(yǎng)語感,指導運用
葉圣陶說過:“語感就是對于本國語言的敏銳感覺。”語感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具有特別的意義。這種敏銳的感覺來自大量的閱讀訓練,針對兒童模仿力和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抓住仿讀和背誦兩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訓練。仿讀,既要求學生模仿老師的語調、表情、音韻等來朗讀,提高語感;背誦,通過語言材料的內化,豐富學生自身的語言積累,在此基礎上適當點撥,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髙。從而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
二、巧練
練,在識字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練習,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又可以加深對字的音、形、義的印象。
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我不主張“題海戰(zhàn)術”,我覺得練習應該服務于識字教學,練習應該恰到好處。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關鍵在于一個“巧”字。
1、巧選內容
首先,要認真鉆研課標、教材、教參,并明確教學要求,設計出來的題目難易應適當,符合課標要求。其次,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程度有的放矢地選擇練習,做到循序漸進。最后,對相對的練習必須精心設計,使設計出來的練習具有較強的層次性。
2、巧用形式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焙玫膬热葸€要有好的形式,兩者相結合,可相得益彰。例如,在辨識形近字中,可以用“搶卡片”的形式來活躍氣氛。為了增加課堂密度,我常使用,“開火車讀”、“填表格”、“對口令”來訓練詞字,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眾多的練習形式中,游戲是生動活潑最具魅力的。尤其在低年級,它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拆筆順是一項非??菰锏木毩暎槍@種情況,我有意識地安排了體育游戲:組字接力,即讓學生用粉筆當接力棒,每人寫一筆組成一個字,游戲過程中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拆筆順的知識,而效果遠比老師講解好??傊擅畹男问接兄趦热莸陌l(fā)揮,它體現(xiàn)“巧”練的特色,也能激活我們的課堂教學。
3、“巧”得扎實
練得巧妙,不是一味地追求新異的形式,把課堂搞得花里胡哨,應注意“巧”得扎實?!扒伞钡迷鷮嵅拍苡兄谀芰Φ呐囵B(yǎng)。我在教學中除了注意學法指導、認真落實聽、說、讀、寫的訓練外,還特別重視學生自我反饋的能力。如聽寫、默寫完畢,就讓學生對照課本,進行自查、自改,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我檢查、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修正的自我調控能力。另外,還要注意練的分量要適當。過多,易陷于“題海”,過少,則恐流于紙上談兵。
以上是我在語文教學中的粗淺體會,“教有法而無定法”,我想,只要我們繼續(xù)努力探索,一定還會發(fā)現(xiàn)更多更好的途徑,促使識字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落花生說課稿[OL].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道客巴巴.
[2] 中小學教學常規(guī)六認真[OL].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道客巴巴.
[3] 指導學生理解詞語的八種方法[OL].互聯(lián)網(wǎng)-豆丁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