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榮
[摘要]在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一個班集體內的學生,因性格特點、生活習慣和愛好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群體。一個和諧的班集體有利于不同群體的學生共同成長進步,并獲得充分發(fā)展。本文從不同群體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著眼,試述如何構建誠信友愛、安定有序、共同奮進、充滿生氣活力的和諧班集體。
[關鍵詞]和諧班集體 不同群體 構建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大眾化、招生就業(yè)市場化、辦學主體多元化等各種變革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新問題。尤其是獨立學院的學生有“學習自覺性不強、缺乏自信心、集體觀念淡薄、自我意識較強”① 等特點,這就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在具體的學生管理工作當中,重點抓好三個群體(學生干部、學生黨員 、后進學生)的管理,對營造班級和諧良好的風氣,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班級管理中“不同群體”主要力量的形成
“不同群體”主要是指以班干部、學生黨員、后進生為主要力量的學生隊伍。隨著大學生活的深入,整個班級成員就會分化出不同的群體類型。如班干部型群體、學習型群體、游戲型群體、興趣型群體等。
第一,在班級管理中處于最前線,也就是處于第一線的是班干部群體。一般情況下,班干部在班級學生群體當中就表現(xiàn)出與其他同學不一樣的優(yōu)點,比如自制力強、學習成績優(yōu)秀,能主動與老師交流、有責任心等。更易受到班級學生的關注和認可,從而順理成章地成為全班的形象代表或帶頭人。
第二,在班級管理中處于第二線的是學生黨員群體。這一群體當中的學生包括班干部和思想積極上進、學習刻苦努力的同學。他們在刻苦學習的同時還把入黨作為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這部分同學往往聯(lián)系密切,形成了共同的精神追求,具有較強的凝聚力。
第三,在班級管理中處于第三線的是后進生群體。后進生群體的形成原因比較復雜。這部分同學自身呈現(xiàn)出許多共同的習性,比如懶惰、喜歡玩網(wǎng)絡游戲、逃課。這些共同的生活學習習性,很容易就把他們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小群體,而后就更為大膽的持續(xù)著他們這些不良習性。盡管老師們?yōu)橹隽撕芏嗯?,但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在整個班集體同學們眼中就自然而然的被貼上了“后進”的標簽。
二、“不同群體”在班級管理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不同群體”在班級中代表著不同類型的學生,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而“不同群體”中的每一個群體對班級管理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學生干部群體是形成班級良好班風的根本
班干部是聯(lián)系教師與學生的橋梁,班干部整體性的好壞往往能夠決定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在班集體里,可以成為班干部的學生越多,班集體的發(fā)展水平就越高。因此,班干部隊伍是優(yōu)秀班集體良好班風形成的根本。他們不僅是班集體的中堅和支柱,也是班集體管理的組織者。在班級各項工作中發(fā)揮著模范帶頭作用。
(二) 學生黨員群體是保持良好學風的保證
學生黨員隊伍既包括了部分班干部,又有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也有思想表現(xiàn)積極能夠吃苦耐勞的同學。因此,他們在班級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中發(fā)揚了模范帶頭作用,從而使整個班集體保持了良好的學風。這不僅要靠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還要靠學生黨員的結對幫扶作用。
(三)后進生群體是影響班集體和諧發(fā)展的關鍵
班集體的和諧,主要是指班級協(xié)調、均衡、有序的發(fā)展。后進生在班級中只占了極少數(shù),但是他們對班級和諧發(fā)展具有負面影響。如果對后進生不加強管理,就會影響更多的同學。這種影響程度嚴重時,會有個別表現(xiàn)稍好的學生也會淪落為后進生,這樣對班級管理的難度將會加大。如果能夠對后進生采取積極有效成功的轉化措施,同樣也會從正面影響個別后進生,在班上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更加有利于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促進班集體的和諧發(fā)展。
三、努力抓好“不同群體”的管理,構建和諧班集體
“和諧班集體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健康的集體輿論和舒暢的心理氣氛中通過多樣的人際交往,豐富多彩的、自覺的主動活動,促進每個學生個性獲得健全、充分、全面的發(fā)展而創(chuàng)設的一個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進取的班集體?!雹?/p>
(一)嚴格打造學生干部群體,形成公開、公正、民主的育人環(huán)境
優(yōu)秀的班干部群體是形成良好班風的核心力量。如何管理好這支隊伍是班級管理的關鍵。對班干部的管理一定要嚴格,既要“打”又要“造”,“打”是反省,“造”是引導??梢韵取按颉焙蟆霸臁?,也可以先 “造”后“打”。一般來說,對于剛剛走上崗位的班級主要干部要以“造”為主,引導他們處理好班級事務中的各種問題,既顧全大局又不能丟小節(jié),就是要細心。當他們在崗位上工作比較熟練產生驕傲情緒,又因此遇到阻力不知所措的時候,就要開始“打”。要求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尋找差距彌補不足,就是要穩(wěn)健。當然,有時候也可以先“打”后“造”。個別班干部個性很強,一開始就會鋒芒畢露。這時候一定要“打”消這種不良作風。然后再“造”,使他們認清不足,取長補短。讓他們形成做事不拖泥帶水、穩(wěn)健高效的工作作風。
“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會這樣那樣地影響全體學生。如果教師很有威信的話,那么,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痕跡?!雹?也就是說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時刻影響著學生。班干部和輔導員老師,在大學生活中接觸的最早也最頻繁,他們自覺和不自覺的都會受到輔導員老師的引導和影響。在此基礎上通過班干部的帶動,整個班級就會形成與輔導員老師所預期的班風。而良好班風的形成則會促成一個公開、公正、民主的育人環(huán)境。
(二)努力培養(yǎng)學生黨員,營造積極、健康、上進的學習風氣
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班級同學中占了多數(shù),其中包括了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和學習成績好,思想素質高的同學。
他們既是學生又是黨員。作為學生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搞好學習,作為黨員在他們搞好自身學習的同時,還要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有責任協(xié)助輔導員管理好班級。盡最大努力使每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操守,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海倫·凱勒說過:“當一個人感到有一種力量推動他去翱翔時,他是絕不會去爬行的?!雹?通過學生黨員群體的帶動和管理,一個班集體一旦具有良好的學習風氣,將會促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進而營造一種積極、健康、上進的學習風氣。
(三)適當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形成友善、互助、平等的親和氛圍
后進生的轉化,一直以來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難點,對于學生管理工作者來說一定要具備耐心、細致等品質。有時候學生管理工作者做了很多后進生的工作,但是并不見得會有預期的效果。因此,對后進生的轉化一定要講究方法,力求做到“適當”?!斑m當”是指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具體問題具體對待。而不是歧視和放棄。如果把一個不喜歡學習的后進生經(jīng)常往課堂里趕,這樣不但會適得其反,使他們形成逆反心理,而且還會影響其他同學聽課學習,甚至影響教師講課的情緒。對后進生的轉化要按照后進生本人的愛好、性格等區(qū)別對待。因為后進生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他們總會有優(yōu)點。要多加鼓勵和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進行分階段、有層次的轉化。一般情況下,后進生的轉化有很多方法,比如:與后進生交朋友,消除自卑心理、持之以恒反復教育、與家長聯(lián)系共同教育等。但不管采取哪種方法都要用心去做;用真心去做;用誠意去做。只有這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形成一種親和的氛圍,從而有助于后進生的轉化。
后進生群體在班級中人數(shù)最少但管理難度最大,不但需要管理者要有針對性,而且要結合學生干部群體和學生黨員群體互幫互助。因為,后進生群體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只重視發(fā)展生干部群體和學生黨員群體的優(yōu),輕視后進生群體的差,而是要優(yōu)差互補以優(yōu)帶差,有序協(xié)調發(fā)展。恩格斯說:“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⑤ 因此,只有“不同群體”的積極性全被調動起來,才能有助于促使整個班級呈現(xiàn)和諧發(fā)展的態(tài)勢。為學生全面發(fā)展順利成才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的環(huán)境。
“在教育過程中,必須促使德、智、體、美和諧發(fā)展?!雹?班級管理者要采取靈活有效的方法,團結全班同學一起健康成長、發(fā)展。在學生管理的實踐中,讓我體會很深的是: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輔導員,要贏得學校、社會、家長的理解和信任,必須要腳踏實地的做好一名教師應該做的工作。
[注釋]
①彭波張靜:《高等獨立學院學生特點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學術縱橫》,2008年第5期。
②王景文:《構建和諧班集體的思考與探索》,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8月。
③王景文:《構建和諧班集體的思考與探索》,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8月。
④轉引自,陳少寅:《孫子兵法的和諧藝術在學生黨員管理中的應用》,《浙江萬里學院學報》,第23卷,第3期。
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84頁。
⑥潘懋遠:《教育基本規(guī)律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運用》,《江蘇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珞珈學院 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