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霞
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南京衛(wèi)生分院,江蘇 南京210038
“浸入式”教學法是指運用“目的語”學習“目的語”,即把目的語作為學習的內容,同時把目的語作為學習的工具,將學生“浸泡”在目的語環(huán)境中,讓學生切身去體會,以提高學生學習第二語言的能力。
浸入式分為“完全浸入式”和“半浸入式”,“完全浸入式”是指80%-100%使用目的語,幾乎完全排除母語的干擾,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很好地營造目的語環(huán)境,避免母語的干擾,但卻存在一定弊端,應用起來比較困難。所以,這種方式實施的時候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要區(qū)別對待;“半浸入式”是指50%使用目的語,即目的語與母語交叉使用,比較符合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目前在高校中應用的較為普遍。
英語學習與學科內容學習應同步進行,不要刻意地讓學生去學習英語,而要在學習學科內容時,潛移默化地去學習英語,以在獲得學科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另外,教師應該對課本中的內容在不偏離主題的前提下進行擴展,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有關英語語言國家的風土人情、社會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的視頻,還可以播放一些帶有民族特色的音樂,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的氛圍,還可以將學生“浸泡”在目的語環(huán)境中,使學生對目的語的語言背景形成一定的了解,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教師由主導者轉變?yōu)橐龑д?。所以,在高校英語課堂中,應該打破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與學生互動不僅能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師與學生的親密接觸中,教師才能真正了解學生,學生才能克服恐懼心理,大膽提問。在互動過程中,要以鼓勵為主,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高校的英語課堂中,教師不要一味地把知識灌輸到學生頭腦中,要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英語氛圍,使學生在目的語環(huán)境中慢慢習得語言,這樣才不會使學生感覺到學習枯燥,而會自然而然地去接受,去學習,學習效果將會大大提高。
目前,英語課程主要有綜合課、口語課和聽力課等。但綜合課一直占主要地位,聽力課、口語課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特別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在聽力口語方面的培養(yǎng)較少。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有著其固定的模式,首先講解詞匯,其次講解課文及課文中的語法,最后進行課后練習。其中以生詞、語法為重點,課文內容只是作為輔助來講,并沒有進行深層次的講解?,F在的高校英語課堂一般都使用多媒體,而多媒體所展示的內容都是教師的講義,涉及到的課外知識相對較少,這樣就導致學生學習欲望不高,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跟著教師被動地學習。同時課堂大部分時間用來講解知識,學生聽力口語能力鍛煉的機會少,最終導致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不強。
“半浸入式”教學方式對英語教師而言一般都能夠做到,但是“完全浸入式”教學方式對教師而言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教師幾乎全是用英語講課,這不僅要求教師擁有過硬的英語知識能力,還要有運用英語進行授課的能力。而目前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存在兩點問題:一是師資數量不夠,二是師資質量不過關。所以,要應用“浸入式”教學,就應壯大高校英語教師隊伍,提高師資質量。教師自身應不斷汲取知識充實自己,增強口語方面的學習,強化與同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對于高校低年級學生而言,英語知識還不夠扎實,詞匯量相對較少,教師應該著重教授學生基礎知識,并進行反復訓練;應以精講為主,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盡快完成教學任務,其他時間可以對相關內容進行擴展,充實學生的知識庫,開發(fā)學生潛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一些有關笑話類的書目和一些短小精悍而又詼諧幽默的文章,待學生看完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闡述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教師也可以在假期為學生推薦一些代表性強的英語著作,讓學生用英文寫一篇讀后感,這樣學生在假期時既可以放松,又可以學到英語知識,還可以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在高校,英語過級考試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可以選取一些有關過級考試需要用的文章,幫助學生分析不懂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通過等級考試,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以上的方式、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掌握英語的能力。只有學生擁有了這些能力,“浸入式”教學才能順利進行。
對于“浸入式”教學方式而言,合適的語言環(huán)境至關重要。目前,英語教學的主要方法是“講授法”,即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盡量地去理解、接受。對于“討論法”等注重口語、聽力的教學方法使用得并不多,這樣使學生長期處在一種“無聲英語”的語境中,很難從真正意義上理解所學的英語知識,會使英語學習變得盲目。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一定的英語情境,讓學生在英語情境中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在自然環(huán)境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所以,只有以合適的語言環(huán)境為依托,“浸入式”教學才能順利開展。
[1]劉亞玲.“浸入式”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證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9,(10):73-75.
[2]王云莉.高校英語浸入式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施[J].大眾商務,2010,(10):157.
[3]趙麗梅.論浸入式教學模式對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教學的啟示[J].考試周刊,2012,(84):89-90.
[4]雷敏.“浸入式”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3):176-177.
[5]劉長艾.淺析大學英語“浸入式”教學的可行性[J].華章,2011,(27):225.
[6]陸細霞,趙麗梅.論浸入式教學模式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局限性[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9):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