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衛(wèi)華
摘 要:探究性教學方式已經(jīng)被廣大中學師生所認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注重在探究過程中對學生的觀察、分析、實驗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恰如其分地用好科學研究方法,克服常見的偏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探究性教學;師生互動;實驗教學;科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方式的變革,倡導探究式學習,注重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探究科學規(guī)律、體驗科學研究的方法??茖W探究既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又是學生的重要學習內容。
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教師誤解或曲解了探究性教學的內涵,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甚至怨聲載道,說搞探究性教學是折騰人。下面我就初中物理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師生間如何有效互動、三維目標如何有效落實、課堂效率如何全面提升等問題進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粗淺的意見,以期成為引玉之磚。
一、加強師生互動,共創(chuàng)和諧活躍課堂
教學實踐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初中學生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但分析判斷能力還不成熟,自主性還不強,因此還需要給予正確的、及時的指導。
例如,在“平面鏡”這一節(jié)中,如果完全放開讓學生自主探究,即創(chuàng)設情境后,由學生觀察、討論、猜想平面鏡的成像特點,然后自行設計方案、小組實驗,檢驗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終得出成像特點。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甚至對教師的意圖不完全明白,效果自然不理想。這里面既有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的原因,也與教師“只放不收”有很大關系。如果教師、學生中任何一方不能積極、能動、自主、創(chuàng)造性地履行自身的角色,便失去了主體的特性,那么探究教學的目標也就不可能實現(xiàn)。
二、探究活動應允許學生出錯,探究活動重在過程
由于實驗條件、知識水準、操作技能等原因,學生的實驗結果和結論或許還存在問題。只有客觀公正,才能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學生在“曲折”的探究活動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三維教學目標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
例如,在探究“影響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時,由于分組自主探究,學生的活動興致很高,大部分小組都歸納出了決定摩擦力的大小因素以及摩擦力的大小跟這些因素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系。但是,幾乎所有的實驗小組都沒有很好地注意該實驗的關鍵點——二力平衡:要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且拉力方向要水平拉動向前時,拉力F才等于摩擦力f;再就是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某一個因素間的關系時,要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即在實驗中控制其他量不變。
三、努力搞好實驗教學,將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客觀真實展現(xiàn)出來
探究性實驗作為物理教學一種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它把要研究的物理現(xiàn)象清楚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能引起學生的觀察、思考,便于學生認識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實驗形式,也是教師施展教學藝術的獨特方法。要想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探究實驗的作用,在探究實驗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提高實驗教學的可見度
教師要努力改進實驗裝置和實驗方法,克服空間上的限制,有條件的學校最好的辦法是使用數(shù)字展臺。提高實驗的可見度在演示實驗方面尤為重要。
2.增大實驗教學的可信度
探究實驗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是實驗教學的關鍵。只有增大探究實驗的可信度,才能確保實驗的成功。為此,教師要搞好相關知識的復習,并要克服知識遷移的負效應。
3.增加實驗教學的趣味性
初中學生的年齡層次決定著增加實驗的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使之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激發(fā)出極大的學習動力,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探究實驗的教學中,學生是實驗的主體,探究實驗的教學效果還取決于實驗本身以及教師的指導作用。只有充分注意以上幾個問題,并在實踐中進行合理有效的應用,才能按照《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探究活動中必須用好適當?shù)目茖W研究方法
在現(xiàn)行初中物理教材中,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比較多,概括起來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化法、類比法、理想模型法、理想實驗法等。其中,用得最多、最實用的方法就是控制變量法。科學合理地用好這些研究方法,既可以事半功倍,還可以少走彎路,有利于科學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
例如,由于電壓和電阻兩者都可能影響電流的大小,用實驗研究它們的關系時,應該先保持電壓不變,探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然后保持電阻不變,探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最后總結得出歐姆定律。另外,在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也應該用到“控制變量法”。
再如,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在桌面上豎立一塊玻璃板,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特點,關鍵的問題是設法確定像的位置。實驗時具體的做法是在平面鏡后面像的位置放置一支與該蠟燭長短、粗細一樣的蠟燭,看二者是否完全重合??傊?,具體選擇哪種教學方法或哪幾種教學方法的組合,關鍵看想要達到什么目的。
科學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物理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實驗探究固然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動都要進行實驗。新課程強調科學探究的教學,提出與直接將知識“填寫”給學生的做法相對的自主探究的思想和精神,從這個意義上,教學中常用的“講授式”“討論式”“指導式”等教學方法,都可以設計成科學探究的教學。例如,R1、R2兩定值電阻串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R與R1、R2間有什么關系?可以在猜想假設分析后,通過利用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電壓規(guī)律以及歐姆定律進行推理,得出結論。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