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夢伊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現代英語課堂教學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特別是“樂學”的自主學習狀態(tài)。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學習興趣;聽力水平;表達能力;寫作指導
以多媒體和國際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最大特點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認知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語言的交流和實踐,增強課堂教學的密度,提高教學效果。《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要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活動中有如下體會: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旦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投影、錄像、多媒體等多種計算機手段,呈現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具有豐富的感染力,將學生的認知過程、情感歷程和意志表現有機融于一體。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先將與本課新授部分內容相關的歌曲等以動畫加音效的形式引入課堂,使學生們自然地接受英語,進而萌發(fā)進一步學習英語詞匯或句子的興趣。由于動畫片學生愛看愛學,極易在課間自然模仿畫中人物語氣進行對話,從而在玩耍中鍛煉語言能力。當然,英語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遠不在此,教師可以在接下來的檢查復習、新授及鞏固練習部分也將語言知識點以可愛的動畫或幻燈片的形式提供給學生。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自主地學。
二、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聽是獲取語言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主要途徑。研究表明,由聽覺引起的注意力能達到64%。英語教學中聽力訓練是基礎,使用現代媒體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聽說環(huán)境,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單獨的聽音也許會使學生感到乏味,正如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師要喚起學生的興趣,可以借助錄像、電視、電影及計算機媒體創(chuàng)造更加豐富逼真的語言交際情境。例如,播放英語原聲電影。原聲片語言密集程度高,交際環(huán)境真實自然,語言從形式到內容被賦予極其豐富的內涵,能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學生在語言音樂文化生活等藝術交融的氛圍中接觸語言,大大超過了單聽錄音的效果,學生的思想熱情被喚起,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進而產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需要。
三、創(chuàng)設仿真語境,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英語對中國學生來說有相當難度,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缺乏語言實踐的機會,而實際教學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學習,忽視它的具體應用。因而,不少學生能從原型例子和教材練習中獲得固定、孤立的知識點,但將這些知識遷移到實際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較差,當他們遇到與之不同場合下的現實問題時就束手無策。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就要給學生提供能進行語言實踐活動的自然情境和教學情境。傳統(tǒng)的教學無法營造一種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但多媒體能在課堂上模擬現實生活的真實情境,使學生置身于語言環(huán)境中,產生一種需要運用英語的激情,我們不僅縮短了教學和現實的距離,給學生提供使用英語交際的機會,而且滿足了他們好奇、好動的心理,學生觸景生情,激發(fā)起表達的欲望。這樣,學生不但學習了新知識,還復習了原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知識整合、靈活運用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四、多途徑擴大信息量,加強英語寫作指導
寫作是學生普遍感到頭痛的事。從初一的入門階段,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看圖說話、寫話練習。就是把自己的見聞、感受、想象記下來,幫助學生實現從圖畫到文字的轉換。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后,可以運用英語通網站,進入“編寫作文”欄目,可以是神話故事,也可以是冒險故事等。在你輸入提示詞后,便會有一篇故事呈現在你面前。因為這故事是根據你的提示詞而編的,所以學生讀起來更有味道,就如同是他們的親筆所作。在幾次的編寫故事后,相信學生也能編出類似的故事。在看似游戲的操作中,學生自然地學會故事編寫和閱讀,同時也開發(fā)了他們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
通過日常教學活動,信息技術為我的英語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tǒng),能把英語學習的情境設計得生動活潑、富有創(chuàng)意,能將學生置身于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領悟語言,操練語言,運用語言,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更大發(fā)揮。
參考文獻:
宋桂月.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07.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