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芳遠
(吉林省白城中心醫(yī)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老年膽囊疾病腹腔鏡切除術后不同護理措施效果的比較
路芳遠
(吉林省白城中心醫(yī)院,吉林 白城 137000)
目的比較老年膽囊疾病腹腔鏡切除術后不同護理措施的效果。方法以白城中心醫(yī)院近年來收治的80例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老年膽囊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化原則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前者采用人性化個體化舒適護理,后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并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術后護理效果(總有效率)以及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等。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為80.00%,兩組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3,P<0.05)。研究組患者的平均術后排氣時間為(15.7±1.3)h,平均術后下床時間為(19.2±0.3)h,平均住院時間為(4.5±0.9)d;對照組患者分別為(20.6±1.2)h、(25.3 ±0.2)h和(6.4±0.8)d,前者均顯著低于后者(排氣t=17.52,下床t=107.11,住院時間t=9.98,P均<0.01)。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0%,對照組為20.00%,治療組低于對照組(校正χ2=4.51,P<0.05)。結論人性化舒適護理的臨床護理效果十分顯著,能夠有效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利用。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老年膽囊疾?。恍g后護理;探析
隨著人群保健意識的不斷提高,患者對于術后護理工作越來越重視,而且醫(yī)院的護理理念也在逐漸轉變之中,“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1]。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中膽囊疾病的發(fā)生機會增大,可采用腹腔鏡切除術治療該病。此時,應為患者提供人性化個體化舒適護理,這可切實縮小醫(yī)務人員與患者的距離、減少了患者的恐懼心理,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2]。本文以白城中心醫(yī)院近年來收治的80例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老年膽囊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對其采用人性化個體化舒適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措施,比較兩種護理措施何者為優(yōu),旨在探析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膽囊疾病的臨床護理方法,促使患者早日康復。結果表明,人性化個體化舒適護理措施優(yōu)于常規(guī)措施,能夠有效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對老年膽囊疾病患者的康復有著積極的意義[3],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利用?,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白城中心醫(yī)院近年來收治的80例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老年膽囊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化原則將其分為兩組,即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患者。研究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范圍在55~80歲,平均年齡為(65.2±1.6)歲;病程范圍在0.5~4年,平均病程為(2.6±0.4)年;對照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范圍在53~83歲,平均年齡為(66.9±1.8)歲;病程范圍在1.5~5年,平均病程為(2.7±0.5)年。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平均年齡和平均病程等影響研究結果因素之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觀察組采用人性化個體化舒適護理方法:即對患者進行日常護理、心理疏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管道護理以及術后并發(fā)癥觀察等。①日常護理。即在術后對患者的病房環(huán)境進行消毒清理,并將溫度控制在22~25 ℃,保證患者舒服、舒適,并利用心電儀器時刻監(jiān)視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然后每日進行定期的體溫測量,防止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并注意對患者的口腔、呼吸道等進行清理,保持口腔的清潔,對患者進行滴注時,要時刻根據(jù)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適當調(diào)節(jié)滴注速度,防止患者出現(xiàn)不適,并對患者進行輸氧;②心理疏導。經(jīng)常與患者進行交流、聊天,樹立患者恢復的信心,打消他們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③飲食指導。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食譜,為患者選擇易消化、高維生素、低脂、高蛋白等的清淡食物,且要以流食、半流食為主,并建議患者少食多餐;④運動護理。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以及腸胃消化,提高患者的身體功能,例如監(jiān)督、陪護患者每天進行2~3次的飯后運動,可以進行呼吸運動、活動四肢運動等活動,每次30 min左右;⑤管道護理:就是對患者術后的各種管道進行妥善的護理,如由于插入鼻胃管,使患者的呼吸、吞咽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要密切觀察患者鼻胃管的情況,當管內(nèi)未見大量胃液時,可以予以拔除,而對腸胃蠕動功能較差的患者,可以持續(xù)留置24 h;對患者術后的腹腔引流管,也要時刻進行觀察,當引流管出現(xiàn)彎曲時,要及時擠壓,使其恢復正常,且當引流管內(nèi)引流液發(fā)生異常情況時,要及時通知醫(yī)師,對其進行相應治療;由于老人的身體功能較差,因此在手術后,還應插入導尿管,但要在患者麻醉清醒之前進行拔除;⑥術后并發(fā)癥觀察。在手術后密切關注患者機體的各方面變化,比如呼吸、心跳等,防止患者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等并發(fā)癥。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術后護理效果(總有效率)以及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等。
1.4 護理效果判定標準
①痊愈:患者的膽囊疾病癥狀完全消失,且無并發(fā)癥發(fā)生;②好轉:患者的膽囊疾病癥狀基本消失,有輕微并發(fā)癥出現(xiàn);③無效:沒有達到痊愈及好準的標準[4]。
1.5 統(tǒng)計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中,痊愈26例,好轉1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患者中,痊愈10例,好轉2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0.00%。χ2檢驗表明,兩組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3,P<0.05),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
2.2 兩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平均術后排氣時間為(15.7±1.3)h,平均術后下床時間為(19.2±0.3)h,平均住院時間為(4.5±0.9)d;對照組患者的平均術后排氣時間為(20.6±1.2)h,平均術后下床時間為(25.3 ±0.2)h,平均住院時間為(6.4±0.8)d。假設檢驗表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之間的差異均具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排氣t=17.52,下床t=107.11,住院時間t=9.98,P均<0.01),說明研究組患者平均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中,僅有2例出現(xiàn)了呼吸道感染并發(fā)癥,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0%;對照組患者中,呼吸道感染4例,心律失常3例,膽管出血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00%。χ2檢驗表明,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校正χ2=4.51,P<0.05),治療組低于對照組。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以一種特制導管插進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2~5 L,達到一定壓力后再在您的腹部開4個0.5~1.5 cm的小洞,解剖膽囊三角區(qū)結構,離斷并夾閉膽囊管、膽囊動脈,然后切除包括結石在內(nèi)的整個膽囊。如果膽囊體積過大,可將膽囊移至腹壁穿刺口,切開膽囊,吸引器吸出膽汁,或夾出結石,膽囊塌陷后即能將其取出體外。然后于腹腔鏡操作下,很仔細小心地取下膽囊。手術需時30~90 min,簡單而安全。該技術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在①創(chuàng)口小。腹部微小切口,0.5~1 cm,基本不留瘢痕。②疼痛輕?;颊咛弁锤行?,手術采取靜脈麻醉,患者在睡眠的狀態(tài)下完成手術。③恢復快,大大減少了對臟器的損傷和對臟器功能的干擾,使術后恢復時間縮短。④住院時間短:一般情況下手術后6~8 h可下床,12~24 h肛門排氣即可進食,3~5 d出院,7 d后基本恢復,費用相對降低。⑤出血少。術中幾乎不出血。微創(chuàng)手術視野比較清楚,血管處理會更精細,加上采用超聲刀等先進止血器械,有助于減少出血量。
本文觀察結果表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為80.00%,兩組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3,P<0.05)。研究組患者的平均術后排氣時間為(15.7±1.3)h,平均術后下床時間為(19.2±0.3)h,平均住院時間為(4.5±0.9)d;對照組患者分別為(20.6±1.2)h、(25.3±0.2)h和(6.4±0.8)d,前者均顯著低于后者(排氣t=17.52,下床t=107.11,住院時間t=9.98,P均<0.01)。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0%,對照組為20.00%,治療組低于對照組(校正χ2=4.51,P<0.05)??梢姡诵曰孢m護理方式加強了“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最大化的滿足了患者的情感、心理、生理需求[2],而且特別注意護理的細節(jié),豐富了護理內(nèi)容,使醫(yī)務護理人員與患者的距離大大縮短,增強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親切感,減少了患者的恐懼心理,使護理理念和護理質(zhì)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對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縮短患者術后的恢復時間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5]。
[1] 王允琴.腹腔鏡膽囊切除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 4(3):106.
[2] 唐翠明,練敏,黃永紅.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9):1765-1766.
[3] 陳月華.62例老年病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3(17):96-97.
[4] 符秋蓉,黃朝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護理[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5,11(4):336-337.
[5] 王艷,劉燕,張鎮(zhèn)芳,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轉開腹的護理[J].武警醫(yī)學,2007,18(3):237-238.
R473.6
B
1671-8194(2014)24-03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