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第九屆全國小學語文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觀摩活動在美麗的鷺島—廈門舉行,有幸親臨賽場觀摩真是讓我激動萬分。本次活動共有32節(jié)展示課,分成兩個會場同時進行,所以我只能遺憾地品味到“一半的芳香”。短短的三天時間,讓我經(jīng)歷了一次難忘的智慧之旅。
一、“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課前精彩互動
課堂伊始是學生懷揣夢想上路之時,師生都彼此投入了期待和關注。在這次活動中,老師們設計的課前十分鐘互動形式多樣:師生談話、游戲、猜一猜、讀小詩、介紹自己、介紹家鄉(xiāng)……教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傾注著對學生們的關注、愛護和幫助。
關鍵詞一:幽默
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各式各樣的課前交流中,不難發(fā)現(xiàn),老師們的交流總脫離不了詼諧幽默。老師們在與學生交流中能帶點兒風趣幽默,就能給學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幽默風趣的語言可以讓學生在大笑中放松心情,調(diào)整心態(tài),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課堂。
關鍵詞二:智慧
寥寥幾句看似隨意的聊天,卻可能由于教師的巧妙定位,一下子縮短了因為師生不熟悉而產(chǎn)生的心理距離和隔閡,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這就像一部小說、一場電影的開頭,能不能一下子抓住觀眾的心,那就要看教師的智慧了。
有的教師個人魅力十足,一說話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去,舉手投足之間透著自信、從容和滿腹詩書。如某資深教師執(zhí)教的是朱自清的《匆匆》一課。老師在課前談話環(huán)節(jié)設計了讓學生聽背一首現(xiàn)代詩《人生》,頗具哲理又淺顯易懂。他的課題導入很有個人特點:“這首小詩的名字叫《人生》,那人生的名字叫什么?”(學生靜默,若有所思)老師接著說,“人生的名字,叫遙遠;遙遠的名字,叫等待;等待的名字,叫歲月;歲月的名字—叫《匆匆》!”很巧妙地引到課題。全場掌聲雷動,學生若有所得。
還有的老師在課前互動時,經(jīng)過簡單的交流后,讓學生在事先準備好的圓卡紙上工整地寫下自己的名字并貼在胸前,老師便親切地呼他們的名字,很快地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整節(jié)課洋溢著快樂與和諧。
課前交流也是一堂精彩課中不容忽視的細節(jié)。如果我們的每節(jié)課都能“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讓學生在新課伊始即入情入境,那么我們的課堂將充滿生命的活力。
二、“言語皆出吾口,意皆出吾心”——以自然審視朗讀
更有著名教授在評課中說到:“自然是最高的教學之美?!?/p>
關鍵詞一:朗讀
前段時間偶然讀到于永正老師寫的一篇文章《朗讀教學思考錄》,結合《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學習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朗讀,表現(xiàn)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diào)?!庇诶蠋熣f“應試教育”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教師也是“應試教育”的受害者,沒有系統(tǒng)地學過朗讀,不會教朗讀,不重視朗讀。這樣一來,唱讀、頓讀、矯情做作地讀便流傳至今。
《朗讀學》一書中講到: 朗讀要注意停頓。題目讀完了要停頓,句號要停頓,自然段之間要停頓。但又不是絕對的,還得根據(jù)語境、文中的感情做調(diào)整,有時逗號要當做句號讀,有時句號、嘆號要當逗號讀。其次重音被稱為朗讀的“王牌”。至于哪些詞語要讀重音,則要看在這一句話中,作者要強調(diào)的是什么,最想告訴人們的是什么。
來自海南的老師執(zhí)教的《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雖然只有77個字,5句話,教學卻很有難度。可老師從“朗誦優(yōu)秀詩文,注重通過語調(diào)、韻律和節(jié)奏等體會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出發(fā),以讀為主,指導學生熟讀成誦,在讀中領悟?qū)W習古文的方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老師用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引導學生在古箏的伴奏下或低聲吟誦,或高聲朗誦,或沉醉文本,盡顯出古文的魅力,讓所有在場聽課老師們折服。
關鍵詞二:情感
個別老師講課,給聽課者留下不自然的感覺,這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沒能將講解課文的語調(diào)與朗讀課文的語調(diào)加以區(qū)別。著名教授也說,講解課文就是正常講話,不必拿腔拿調(diào)。講解課文的語調(diào)就是我們?nèi)粘Vv話的語調(diào),自然放在第一位。二是沒有將感情控制在適當?shù)膮^(qū)域內(nèi),穿破了感情飽滿的底線,而進入了感情夸大的區(qū)域,聽起來不免感到刺耳、矯情、做作。
三、“標新立異二月花”——夯實寫字教學
本次活動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實施以來的首次全國范圍的閱讀課堂展示活動。課標中指出:“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边@次課堂教學觀摩中,我們看到了16節(jié)課幾乎課課練字,節(jié)節(jié)體現(xiàn),同時做到有指導、有示范、有練習、有展示。教師利用課堂上寶貴的時間,讓學生動筆書寫生字,“標新立異”與“落到實處”牽手同行,凸顯了語文教學的“本色”。
陜西的老師上《獻你一束花》一課時,教學“喪”字,她邊寫邊告訴學生:一個字有兩豎的時候,要錯開寫,互相禮讓才和諧。內(nèi)蒙古的老師在執(zhí)教《普羅米修斯》中,教學“罰”字,她將這個字變成了一個故事情節(jié),十分形象:用網(wǎng)抓到的人按照上級的命令用刀處置他。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山東青島的老師指導學生寫“趣”字。先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寫“趣”字要注意,走字底的捺要變長,“取”的捺要變成點,整個字的結構就像下樓梯。形象生動的講解不僅讓學生寫好了一個字,還教給了學生觀察字形、寫好帶走字底的字的方法。更精彩的是老師的課堂練習設計獨特,假借小鳥之口給”小樹”寫信,這封信的巧妙之處是把本課習得的生字鑲嵌在里面,讓學生填寫。教師將識字、寫字教學寓閱讀教學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情境中扎實進行了識字寫字實踐。
教學的道路還很長很長,這次難忘的智慧之旅讓我深深覺得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至少應做到:多讀書、多思考、多磨練。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