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90后逐步成為高校學生中的主要群體,他們個性獨立,思想和選擇自主性強,個性張揚,充滿激情,對于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蔑視形式,不屑口號,力圖打造屬于自己的烏托邦。如何對這些國家未來的資源進行培養(yǎng)便落在每一位高校輔導員的身上,為此我們需要與時俱進,以科學、發(fā)展的眼光針對新形勢、新情況,為這些可愛的“90后”制定一套合身的培養(yǎng)方案。
關鍵詞:90后心理方向;獨立思考;綜合素質;文化建設
作者簡介:
趙娜(1982.06-),女,漢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學工商學院教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學生管理等方向的研究;
劉培琰(1994.11-),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大學工商學院2012級經濟2班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0--01
從2009級學生開始,正統(tǒng)的“90后”陸陸續(xù)續(xù)地走進了大學校園,社會大環(huán)境給這些個性獨立,思想與選擇自主性強的青年你們以“90后”為名。這些在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年們,思想相對更加早熟,但心智的提升并未能達到相同的速度,以至于做出了一些讓人們無法接受的事情,他們個性張揚,充滿激情,對于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蔑視形式,不屑口號,力圖打造屬于自己的烏托邦。
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所以如何對這些國家未來的資源進行培養(yǎng)便落在每一位高校輔導員的身上,為此我們需要與時俱進,以科學、發(fā)展的眼光針對新形勢、新情況,為這些可愛的“90后”制定一套合身的培養(yǎng)方案。
一、與時俱進,掌握學生心理,指明社會方向
“90后”大學生生活水平的提高滿足了他們的物質需求,大部分成長道路較為平坦,這就導致了其心理普遍較脆弱,耐挫力差,來到大學后獨立的生活條件使得他們遇到挫折時無從應對,更甚是無法接受失敗。但他們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們的思想更為早熟,對每件事他們都有自己的見解。他們在討論問題時的觀點深刻、邏輯嚴密,善于表達,甚至有強迫自己用成年人的思維思考問題的傾向,排斥非同齡人觀念極強,這便使得年齡有代溝的輔導員無法切身的去感受。
高校輔導員要轉變工作觀念,實現從“管理”到“導向”的轉變,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要實現由“管理”向“服務”轉變的理念,在服務中實施教育,在服務中進行管理。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想學生之所想,解學生之所惑,啟學生之所能,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學習和成長。
二、解放思想,創(chuàng)造思考空間,讓思想獨立行走
獨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培養(yǎng)學生眾多方面的能力,獨立思考是一個核心。而對于能否獨立思考切身問題,處理現實問題,則是能否準確合理閱讀社會的關鍵,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獨立思考的興趣。
針對不同學生,定期對同學提出一些關于自身學習生涯、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問題,將抽象的問題變?yōu)榫唧w的發(fā)展方向,根據問題特點,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的興趣,引到學生學會學習。
2、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個重要”,指導思想中應保護學生學習中提出的問題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題,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發(fā)現問題。
3、有針對性提出問題
輔導員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啟迪學生的心扉,開拓學生的思維,是他們處于思維的最佳狀態(tài)。
三、以點帶面,利用羊群效應,提升整體素質
在學生組織管理工作中反映出明顯的羊群效應,以高年級學生帶動低年級同學,整體氛圍的把握需要從“領頭羊”入手,同樣的問題也適用于班級管理工作,工作的期初可以培養(yǎng)一些思想政治覺悟較高,個人意志堅定,思想積極進取的學生干部,以學生干部帶動每一位同學。
在學生干部培養(yǎng)過程中需要指導老師把握好整體發(fā)展趨勢,給予學生干部相對寬松的鍛煉空間,在培養(yǎng)初期輔導員嘗試輔助學生干部指導相應的工作,隨后要嘗試給予學生干部自主思考處理學生工作的空間,使其在處理學生工作期間鍛煉自身綜合素質。
在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同時勢必會出現學生干部與學生孤立化現象的產生,在此過程需指清學生干部“服務同學,貼近同學,為同學解決切實困難”的工作理念,讓學生干部融入學生群體,以優(yōu)異的表現感染學生群體,帶動整體性的發(fā)展。
四、科學發(fā)展,加強文化素質,完善文化建設
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對于推動教育思想和觀念的改革,推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對于高等學校培養(yǎng)適應21世紀需要的高質量、高素質的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無疑,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切入點,切中了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時弊,符合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實際,而且也順應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潮流。由此我們認識到,要使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向縱深發(fā)展,就必須實現“三提高”: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提高全體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提高大學的文化品位與格調。實現“三提高”應是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工作更高的境界,也將把文化素質教育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而針對新時代的社會人才培養(yǎng)輔導員應認真貫徹指示精神,以科學發(fā)展的角度為大學生制定合身的培養(yǎng)方案,謙虛、嚴謹的開展本職工作。輔導員工作是一項講究管理技巧和藝術的工作,時代的發(fā)展給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輔導員只有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新方法,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姚茉莉.淺談90后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征及其教育對策[J]. 內江科技. 2011 (11).
[2] 王傳芳.論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建設與增強輔導員工作實效 [J]. 科技信息. 2011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