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文化基礎的支持,傳統(tǒng)英語教學方法沒有把文學背景知識與英語語言的特定環(huán)境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英語課文、單詞、語法與英語國家文化基礎知識和相關文學背景資料的結合,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英語教學;語言環(huán)境;情境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0-0-01
一、文學背景資料與英語語言教學的融合
英語教學過程,把文學背景資料和英語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探索和發(fā)現,于是,教師如何設計英語問題,其中如何選擇英語問題的學科特點,就成為英語與文學背景知識融合的教學活動的關鍵。而問題又產生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夠科學準確藝術化地創(chuàng)設情景就是組織課堂教學的核心。近年來,關于課文的文學背景知識與英語教學實踐的有效結合,主要包括文學知識和英語閱讀課件的開發(fā)利用,這在極大程度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英語教學情境資源。由于把英語的特點和多媒體技術進行了科學有效的整合,使同學們很快融入教師通過多媒體提供的教學環(huán)境中,然后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進一步理解教學中的關鍵問題,最終掌握這門課程的全部內容。
二、傳授文化環(huán)境知識與詞匯教學相結合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是一個民族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要使學生準確地理解把握英語詞匯的含義和用法,需要對英語國家文化和相關文學背景資料進行深入了解。 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的不同,英語中幾乎沒有與漢語完全對等的詞,即使有一些英文詞匯概念意義和中文一致,所表達的文化心理與文化內涵也有很大差異。因此教師在對這些詞匯教學時應該注意結合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充分理解這類詞匯在英漢意義上的區(qū)別,避免日后實際應用時出錯,傳授文化背景知識與英語教學相結合,英語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英文句子或文章段落的翻譯。翻譯是兩種語言的相互轉化,也是不同文化之間的翻譯,文化知識在翻譯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傳授文化背景知識與課文講解相結合。講解課文時,教師應充分挖掘文章蘊涵的英語國家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傳授文化背景知識與本國文化對比相結合。教學中,如果遇到涉及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文化對比的方法,逐步強化對英語國家背景文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異同,進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英語語言教學的影響。通過對比讓學生掌握、理解、學習不同國家的語言文化知識。
三、利用新媒體結合文化背景知識優(yōu)化課堂教學
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未來人才競爭者提高自身素質,為英語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應用空間,極大地推動了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使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從目的、內容到形式和方法都有了更加快捷便利的應用條件,廣大教師要強化自身素質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積極探索把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結合的途徑。教育戰(zhàn)線的廣大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思想的束縛,對傳統(tǒng)教學過程的利弊重新認識,積極開拓全新的英語教學思維活動,使英語課堂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同學們創(chuàng)設更多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不至于因為與英語語境的現實完全隔離,在被迫應試的情況下苦學英語,從而致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日益衰減。多媒體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各種情境,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fā)動機和興趣。實踐表明,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到英語語言環(huán)境輔助教學中,存在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獲取語言技能和學習經驗的能力,有利于幫助學生開闊思維空間,提高思維能力和強化理解記憶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興趣,培養(yǎng)學生在愉快過程中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
四、重視文學背景資料和英語教學的關系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國際文化、經濟交流的日漸頻繁,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強化文化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要。學習英語首先必須了解英語的文化環(huán)境和相關背景知識、語言習慣,這就要求教學中必須高度重視文化語境的相關背景知識,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熟悉語言形成習慣,結合與課文有關的文學背景知識進行教學,探索將文化環(huán)境與語言教學融合的創(chuàng)新方法,因為如果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說出的英語盡管沒有語法錯誤,外國人還是聽不明白。過去幾十年里外語教學一直比較側重語言基礎知識的教學,強化單詞記憶,強化語法講解,甚至一直在強調能力培養(yǎng),但在拋開英語語言形成的文化環(huán)境的情況下,只能增強機械記憶,應該從語言形成的過程和文化環(huán)境中,尋找促進語言藝術發(fā)展的民族文學背景知識。傳統(tǒng)教學只強調說出的話和句子在語法上講得通,而往往忽視運用得體,語言地道。這就是造成許多英語學習者抱怨英語知識掌握得很好,考試成績也行,但一開口說英語還是容易出錯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說來,英語教學有兩個最基本的目的:其一是講授基本的詞匯和語法結構知識,能夠進行簡單的閱讀英文文學作品和報刊書籍,嘗試運用英語寫作文,其二是要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聽說能力。而這兩種目的教學如果僅僅局限于圍繞課本內容的知識傳授,不去從文化語境和相關文學背景資料中尋找“理由”,就無法把促使學生良好記憶的形象素材中找到讓他們加強記憶的真正理由,幫助英語學習者去除他們的語言障礙也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有意識地把我們的母語和英語之間的文化區(qū)別和聯系結合起來講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外語教學的內容通??煞譃槲幕尘爸R和語言運用能力。從而導致語言運用的不得體和失誤。一般說來,文學背景資料要逐漸通過教師有意尋找才能獲得,學習者應該更注重文化基礎知識和相關文學背景資料的促進作用。在英語教學中,重視文化知識和相關文學背景資料的獲得只是途徑和過程,需要我們對此進行努力探索,并在實踐中找到更多與英語課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化基礎知識和文學背景資料,探索兩種文化的相似和差異之處,進一步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方法。
五、結束語: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文化基礎的支持,與課文相關的文學作品的背景知識代表文化環(huán)境中某種語言習慣的形成過程,傳統(tǒng)英語教學方法沒有把文學背景知識與英語語言的特定環(huán)境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往往是靠主觀意識和課本內容武斷地告訴學生就是這樣,必須記住,但不能從文化角度解釋為什么會是這樣。這是英語教學的語言環(huán)境障礙,教師應該借助對課文、單詞、語句產生的文學背景資料方面的探索,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愉快地記憶,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
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