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愉快教學”,是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各種愉快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使師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方法。應試教育多以灌輸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而愉快教學是尊重人的情感教學,它充分發(fā)揮人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適應了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近年來,筆者對如何進行愉快教學這一課題做了初步探索,感慨頗深。
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興趣是一種積極的意識傾向,是求知欲產(chǎn)生的先導。它能使學生情緒高漲,產(chǎn)生學習動力?;瘜W是初三年級才開設的學科,因而如何在第一節(jié)課就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喜歡化學并熱愛化學是很重要的。如:在初中化學緒言課第一課時的教學可這樣設計:課一開始,并不急于叫學生馬上看課文,而是先設置一種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大家看過魔術表演嗎?”“現(xiàn)在,我來表演幾個小魔術,請大家欣賞?!痹趯W生驚奇的目光下,我做了個趣味實驗:這里有個酒精燈,沒有火柴、打火機等,能否使它燃燒?在學生的好奇中我表演了魔棒點燈。此時,全班沸騰起來了。接著我又做了個實驗“燒不壞的手帕”。在熊熊的烈火中,手帕安然無恙。這時學生的求知欲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了,氣氛變得濃厚而熱烈,成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興趣。學生們既驚訝又覺得不可思議,個個以期待的目光望著我,希望立即得到答案。但我沒有正面回答:“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嗎?這魔術的答案就在這本書里?!边@樣,使學生對化學產(chǎn)生美的感受,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正確的學習動機。
二、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愉快教學的前提和保證
學生是有思想、有自尊的主體,有著自己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教學過程中,我對學生充滿尊重、關心和期待,以一顆愛心去包容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多時候,我們往往以成績和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這不僅傷害了學生,同時也加深了師生之間的鴻溝,學生不愿意和老師進行心靈的交流,使得教學難以進行。在上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我總是告訴學生們,對于化學他們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只要認真,每一個人都可以取得好成績。我將會在這一年里同大家一起努力,我不希望有人掉隊!慢慢地,我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越來越好,這種情感到了一定程度就產(chǎn)生了遷移,真正做到了“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
三、挖掘教材,增加趣味
有趣味的東西往往能引起人極大的興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把一些枯燥無味、難于記憶的知識盡可能形象化、趣味化,采用了編選歌訣、利用諧音、聯(lián)想記憶、形象比喻等方法,幫助同學們加深記憶,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此,我將我所采用的方法及點滴經(jīng)驗敘述如下。
1.歌訣記憶法
歌訣記憶法就是針對需要記憶的化學知識利用音韻編成歌訣,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讀起來瑯瑯上口,利記易誦。如從細口瓶中向試管中傾倒液體的操作歌訣:“掌向標簽三指握,兩口相對視線落?!薄叭肝铡笔侵赋衷嚬軙r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緊試管;“視線落”是指傾倒液體時要觀察試管內(nèi)的液體量,以防傾倒過多。元素符號、化合價、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編成歌訣來進行記憶。常見元素的化合價的識記,可以編成如下口訣:
一價鉀鈉氯氫銀;二價氧鈣鋇鎂鋅;
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二四碳;
二四六硫三五氮;銅汞二價最常見。
歌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確實可以用來幫助記憶,使學生輕松愉快地鞏固學習成果。
2.諧音記憶法
諧音記憶法就是把需要記憶的化學內(nèi)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諧音結合起來進行記憶。如:地殼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
“氧、硅、鋁”,可諧北方音為“養(yǎng)閨女”,黑色金屬“鐵、鉻、錳”可諧音為:“鐵哥們”,磁鐵能夠吸引的金屬為“鐵、鈷、鎳”可諧音為:磁鐵能夠吸引“鐵姑娘”。
3.會意記憶法
會意記憶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進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處理,然后去巧記。如:氫氣或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操作是:實驗開始時,先通氣后加熱,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后停止通氣,因此,可會意記作:“氣體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
4.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就是針對一類化學知識或規(guī)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可選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詞縮略成提綱挈領的骨架進行記
憶。如:實驗室制氧氣的七個實驗步驟記為;“檢、裝、夾、點、收、移、熄。”“檢”指檢查裝置是否漏氣;“裝”指往試管里裝藥品;“夾”指把試管夾在鐵架臺上;“點”指點燃酒精燈;“收”指收集氣體;“移”指把導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滅酒精燈。再如,過濾操作中的注意點濃縮為:“一貼、二低、三靠”,向試管中添加塊狀固體操作中的注意點濃縮為:“一橫、二放、三慢豎”等。
四、利用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化學離不開實驗。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只重視理論的學習,不重視實驗的學習,在實驗課中,照書做,照書抄結論,有的學生甚至不動手做。久而久之,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制約了他們自由思考和探索的空間。如:為了說明“鬼火”即“磷火”現(xiàn)象,我又補做了如下實驗:取一根長約1m直徑5cm管子,兩端稍彎曲,然后將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滴入管內(nèi),不斷旋轉,讓其溶液均勻分布并粘附在內(nèi)壁,一人握住管的一端,關閉室內(nèi)燈光后,一人用電吹風不斷地從管的一端吹熱風,白磷達到著火點自燃,這時磷光閃閃,猶如“鬼火”幽靈。再由教師進一步解釋說明,向?qū)W生滲透“無神論”思想。又如,在氫氧化鈉一節(jié)中,關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是無色液體與無色液體間的反應。如按課本直接寫方程式既難理解又不利于記憶,因而我補充了噴泉的實驗。當紅色噴泉形成時,教室沸騰起來了。這時通過對噴泉成因的分析。把抽象知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有水到渠成的功效。當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但萬變不離其宗。在教學中,緊緊圍繞興趣做文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對化學學習有一種全新的體驗和認識。
愉快教學有利于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和身心發(fā)展。實踐使我認識到:只要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積極創(chuàng)設“愉快教學”的環(huán)境,就能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快樂地學習,真正實現(xiàn)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的轉化。
(作者單位 福建省永春夾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