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課堂教學的形式也多樣起來。但總的來說,課堂教學的精彩性顯得尤為突出,課堂上時常是一幅忙碌的景象,學生動手操作多了,發(fā)揮交流多了,表現(xiàn)展示多了。
關鍵詞:案例展示;教學流程;課后反思;精彩內容;課堂實效
教師,在追求課堂教學精彩的背后,能否達到教學的實效性呢?以一堂課為例,來談談我的感想。
我在上高二歷史選修人物史中《圣雄甘地》這一框的內容時,教學流程是這樣的:課題——《圣雄甘地》。
自主學習:(5分鐘)學生看書自學,要求正文、導語及導語提出的關于本課的主要問題、重要概念、歷史縱橫、插圖、資料回放都要關注。
學生板演:(5分鐘)分別找三個學生上黑板填寫表格。
師生糾錯:(15分鐘)老師和同學一起檢查三位同學填的內容是否正確,并就相關內容指導討論。在抓住本課的主要問題——“非暴力不合作”含義的基礎上,針對學生感興趣的歷史事件,教師進行大致講解。
課堂練習:(7分鐘)最后發(fā)給學生一份自編練習,有填空、有選擇,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完。
學生展示:(8分鐘)學生給出自己的答案,教師點評并對有爭議的問題予以解答。
本課到此結束。
課后反思:這節(jié)課從教師層面看,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掌控了學生的學習狀況,上課很輕松。從學生層面看,學生的主體性實現(xiàn)得較好,發(fā)揮和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課堂很精彩,學生很積極,從形式上符合當代課改的主流方向。
一堂課下來,我繼續(xù)反思,發(fā)現(xiàn)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獲得學習能力和情感教育。這節(jié)課,有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學生的合作學習,也讓學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但我發(fā)現(xiàn),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在自主學習這個環(huán)節(jié),很多學生在沒有教師的引導下,不知道如何去在文本中找出關鍵詞;師生糾錯環(huán)節(jié)中,也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合作探究的初衷,學生作而不合,很多學生顯得非常茫然,跟不上教學步驟;學生展示也基本是幾個老面孔的展示。整個課堂活躍,只是部分學生表現(xiàn)活躍,很多學生并沒有真正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我認為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沒有使整體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沒有關注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內在的情感并沒有被真正的調動,有形式化的傾向。另外,我嘗試了幾次這種形式的課堂教學,課堂上,就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有厭煩情緒,興趣是最好老師,失去了學習興趣,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如何得到保障?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增長能力的場所,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翁,我們反對“滿堂灌”,但精彩的課堂不能一味追求生成而影響到預設目標的實現(xiàn)。什么樣的課堂最精彩呢?不是形式而是內容,內容精彩的課堂才是真正精彩的課堂。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我認為還是應該體現(xiàn)在課堂的實效性上,課堂要精彩更要實效。
(作者單位 浙江省嘉興市嘉高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