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教訓。本文選取了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觀察得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實況記錄,并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目的是利用這里的研究成果去指導學生健康地開展合作學習。
【關鍵詞】合作學習;分工;角色
中學化學的學習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合作學習是廣大教師和學生最樂于采用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現(xiàn)行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最普遍的一種新型授課方式。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擔任什么樣的角色,對合作學習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合作,必定有分工,分工加“表演”就是角色。研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角色,第一手資料就是對課堂教學實際情況的觀察和記錄。對這些資料做一些分析和研究,從中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一些對合作學習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
案例1 實驗課上的合作
1.觀察
高一化學實驗室,被觀察的小組有三位學生:劉、宋、孫,實驗內容是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開始了,劉同學首先按照課本的實驗圖組裝實驗裝置。宋同學在旁邊協(xié)助并順便忙著準備所需的試劑:乙酸、乙醇、濃硫酸、碳酸鈉溶液,閱讀課本,明確添加的順序。裝置組裝好后宋同學迅速的添加試劑。而此時孫同學一直沒有參與,邊看著書,邊在草稿紙上畫著什么,出于好奇,我特意上去看了下:原來孫同學在草稿紙上記著實驗觀察的幾個方面。實驗開始了,在孫同學的指揮下,三個同學認真的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由孫同學做好實驗記錄。而此時周圍還有幾個小組正在忙著組裝實驗裝置呢。而后,三位同學結合自己的研究進行討論,分析本實驗的注意事項。
2.分析和思考
這是一次學生分組實驗課,實驗課上的合作學習小組一般在2-3人,合作內容可以劃分為兩類——操作和記錄,我所觀察到的這個小組的合作應該是一個“優(yōu)”,總體感覺整個合作過程和諧、流暢,就像是外科醫(yī)生的一臺手術一樣,主刀醫(yī)師、輔助醫(yī)師、護士,分工明確,銜接恰當,“表演”出色。組裝實驗裝置和添加實驗試劑的學生,動作干練,訓練有素;做記錄的同學,從畫制表格到記錄完數(shù)字,一絲不茍,字跡工整。所有這些,充分體現(xiàn)出這組學生個人的科學素養(yǎng)都是一流的。從合作的角度來看,真可謂配合默契,在劉同學組裝實驗裝置的時候,其他兩位同學不是在那里袖手旁觀,而是不時地遞這遞那,用心看著,孫同學則是在畫制表格,做著記錄的準備工作;在宋添加試劑時,劉在協(xié)助。這樣的分工和合作,這三位同學看來不是第一次,是不是預先安排好的,上一次在做實驗時大概也是這樣的。
3.啟示
(1)個人都強,團隊能強。本案例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三位同學都具有比較好的個人素質,操作也好,記錄也好,不但準確,而且快速,所以合作順利流暢,這都是建立在各自能獨立地完成所分配的工作這個基礎之上的。
(2)個人都強,團隊不一定強。可以設想,如果劉、宋僅實驗觀察比較仔細,而動手操作比較笨拙,孫的動手能力強,但觀察能力弱,記錄時又是不畫表格,亂寫數(shù)字,潦潦草草的人,這樣的分工能這樣快速地完成這項工作嗎?每個人都有強項弱項,按照各自特長來分工合作,才能體現(xiàn)出團隊強。
(3)配合默契,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總而言之,按特長分工,個人能力強,又配合默契,即合理的分工,優(yōu)異的表演,每一個成員都是一流的角色。
案例2 小組討論問題
1.觀察
這是一堂復習課,老師布置合作研究的內容是:用已學的知識來制備乙酸乙酯,這個合作研究的小組有四個學生——張、王、章、李,張、王坐在前排,章、李坐在后排,合作開始,張、王轉過身來,同章、李圍坐,張說:“大家說說看,如何制備乙酸乙酯?畫出合成路線圖來看看吧?!彼膫€人開始在紙上畫合成路線圖,有的很簡單,直接是乙醇和乙酸的反應。有的稍微復雜點,先用乙烯分別合成乙醇、乙酸。但李、章的缺這少那的,不完整,有少反應條件的,有少反應物的。張同學看看大家畫得差不多了,就說:“好了,我們來整理一下吧,大家思考一下各種合成路線的原理?!倍蟠蠹移咦彀松嗟刈h論起來了,有的說這個合成路線有問題,有的說那個合成路線的原理,王同學耐心地記錄著。章同學發(fā)言很少,僅說了一句話:“反應的基本原理就是乙醇與乙酸的反應,書上就是這么寫的?!遍_始全班交流,張同學霍地站起來,口齒伶俐地說出了三種制備方法,獲得了老師的贊許。
2.分析和思考
(1)畫合成路線圖時,有的同學畫出的直接法:乙醇與乙酸的反應,有的同學畫出的是乙烯制備的方法(其中乙酸有三種制備方法),有的同學畫出的是由葡萄糖出發(fā)的制備方法,然后合起來,做一個整理,也是一種合作學習。
(2)注意到分工,張同學在這四個同學當中是個小頭目,組織、指揮、發(fā)言,一上來就沒有什么推讓的意思,而其他小組,好像有的沒有頭目。本案例中的頭目是的一個合格組織者,具有一定的領導才能。
3.啟示
(1)合作學習,把各人的主意累加起來,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或把各人所做的工作累加起來,就完成了一項任務的全部。從角色角度來考慮,我們期望每個團隊在合作每項任務的過程中都有幾個好主意或有幾個高手出現(xiàn),這樣的團隊就不是簡單的累加了,當然,不可能都是高手,小角色也是角色。
(2)每個團隊都要有一個頭。領頭人必須具備①號召和指揮的能力、②組織和整合能力、③對外聯(lián)絡的能力、④決策能力等等。
(3)這種分組討論的合作,整合工作相當重要,要把各人提出的方案進行篩選、整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所以小組內需要一個專家式的領導人。
總之,我們所觀察到合作學習所完成的任務都是比較好的,除了上述啟示是我們從中獲得的教益以外,使我們更加堅信:當許多人聚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工作的時候,多出了一份力量,這就是相互團結的力量,每一位成員接受了分工以后,都想表演一番,都想成為一名好角色,都有為團隊出力的愿望;而且相互之間還具有互勉互助和互愛等相互作用,使每個學生都得到鍛煉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知新主編.化學教學論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龐國斌,王冬凌.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開明出版社,2003
[3]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學苑出版社,2001
[4]蔡其勇,佘仁葉,蔡萬玲.合作教學模式的構建[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3(2)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縣李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