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是思維邏輯強、規(guī)律性強,同時也是難度較大的一門課程。本文主要針對蘇教版高中物理課程如何貼近學生實際,激發(fā)學生潛能,提高學生思考能力進行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有效性
物理教學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性強、動手能力強。受到當前我國教育制度的束縛,教師往往將精力集中在如何通過課堂知識的講解提高學生分數(shù)上,而忽略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受到限制,不敢動手或不想動手,實踐水平每況愈下。新形勢下的物理教育教學,如何在充實學生知識的情況下,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目標。
“有效”主要是指教師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等的投入換取良好的教學成果,甚至更好?!坝行Ы虒W”便是教師按合理教學規(guī)律開展的高效率、高成果的教學方法。那么,高中物理如何實現(xiàn)有效教學呢?
一、認真?zhèn)湔n上課,注重因材施教
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備課不僅包括知識、教學方法,還應包括對學生突發(fā)的提問做好預測和心理準備,對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有大致的了解,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能力、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如果籠統(tǒng)教學,那么會造成學生良莠不齊的局面,課堂效率也就不容樂觀了。上課時教師應考慮學生個體情況,對于理解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要抓好他們的基礎知識,再考慮更高層面的知識,這樣由低到高,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對于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教師應注重發(fā)散他們的思維。教師應秉承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和職業(yè)理念,細心嚴肅對待每一堂課,對待每一個學生的問題,調動各層面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爭取讓每名學生都加入到課堂討論中。例如,在教授機械能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應首先將教材梳理清晰,思考怎樣通過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切入知識點,然后進行簡單的概念理解,再進行相關的實驗操作。如在學習和操作了機械守恒之后,教師在這樣的基礎上可以提出練習題讓學生進行相關練習,“汽車發(fā)動機額定功率為60kW,汽車質量為5.0×103kg,汽車在水平路面行駛時,受到的阻力大小是車重的0.1倍,試求,若汽車從靜止開始,以0.5m/s的加速度勻加速行駛,則這一加速度能維持多長時間?”通過這種練習題的提出,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鞏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動腦能力,從而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二、以學生為主體,融洽課堂氛圍
隨著時代進步,學生的心理也正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學生渴望教師跟他們打成一片,成為朋友關系,而不是傳統(tǒng)的你說我聽,學生圍著老師轉的教授方式。這樣,學生認為老師是高高在上,不是平等的關系,跟老師可能產生一定的隔閡,心理上架構起一道鴻溝,不愿跟老師交流,這樣的授課也已越來越不適合當今的課堂。我們看到,許多新穎有趣的課堂教學方式已慢慢出現(xiàn)。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教師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引導他們怎樣高效率地學習。知識的掌握最終還是取決于學生自己,教師要放下身段,走入學生中間,傾聽學生的心聲,創(chuàng)新授課方式,多多鼓勵學生,以學生的視角來看待課堂,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三、結合物理特點,強化動手實踐
實踐是對課本知識的強化,通過做實驗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同時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盡量滿足學生對實驗器材的需要,教師也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帶領學生去實驗室做實驗,一邊講解一邊實驗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在教授電場力物體運動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拋出問題“將一個有孔的帶正電荷的塑料制小球安裝在彈簧一端,另一端固定,并將一根絕緣桿穿過小球,如圖所示。整套裝置是放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之中的,彈簧質量不計,與小球絕緣。那么,小球離開平衡位置后將會做什么樣的運動”,以此讓學生展開實驗探究,在整個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就會對知識點有明確和深入的了解,創(chuàng)新能力在此也會被激發(fā)出來。
四、轉換教學方式,不斷總結提升
教學方式的轉換包括教學手段、教學目標、教學態(tài)度、教學內容等方面。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方式,不同的教學方式有不同的作用和結果。教學方式要適合學生,教師應根據(jù)課堂情況、學生情況靈活變通。課堂上可以嘗試分組討論,并將小組討論過程結果講給全班同學聽,這樣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另一方面,對于將討論過程結果進行演講的同學來說,也鍛煉了他的口頭表達能力、公眾面前思維轉換能力,提高了自信意識,加強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又比如在講運動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考慮用“公式法”、“圖像分解法”、“實驗操作發(fā)”等多種方法進行授課,不同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狀況,便會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方法進行理解記憶。此外,課堂教學不應只看重“結果”而忽略“過程”,結果固然重要,但從長遠的學生自身發(fā)展來說,過程更加重要,因為“過程”培育的是學生的思考能力,這對于學生思維方式的形成和人生道路的方向是有很大影響的,教師應提高自身職業(yè)道德素質,充分意識到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
總之,教師應將課本知識、實驗操作綜合到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在物理概念、實驗中自由轉換。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把學生當成朋友,與學生形成融洽課堂氛圍;注重物理學科特色,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轉換教學方式,不斷總結提升。貼近學生、貼近實際,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和潛能,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翠.淺談高中物理課的有效性提問策略.[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40)
[2]李友昌.淺談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3)
[3]張事成.淺談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策略.[J].祖國(教育建設),2013(3)
[4]何克旺.淺談新課標下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學.[J].數(shù)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1(1)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