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這是語文教學成效提升的重要因素。教師在這場改革的盛宴中,要充分汲取先進經驗與精華,對教學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改進,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全面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筆者多年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注重汲取教改精華,與自身教學工作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運用并進行優(yōu)化改進,提高了語文教學成效,本文主要針對這些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一、把握學生身心特點,提高學生快樂學習情感
初中生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進入了青春期,這一發(fā)展時期的學生更渴望獨立與尊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當將這一方面的因素融入進去,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學習積極性,將學生的學習動力有效激發(fā)出來,在學習中多獲得成功的感知體驗,提高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首先,筆者在教學中多激勵學生,著眼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進步以及優(yōu)點,加以適度拔高的表揚,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多體會成功,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整個班級的語文學習活動更加熱烈,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之中,提高語文教學成效。其次,筆者在教學之余經常和學生開展交流活動,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需求以及好的建議,在教學設計中將學生的合理化建議吸納進去,提高教學的科學性程度,既能夠改進教學工作,又尊重了學生的參與性,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快樂學習情感。實踐證明,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夠把握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有效激發(fā)積極學習情感,對于提高教學成效方面的促進作用非常明顯。
二、體現(xiàn)自主學習地位,增強合作探究成功體驗
初中生在語文學習中具有更強的參與欲望,教師應當在教學設計中兼顧學生的這一需求,改變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中“直接灌輸”的現(xiàn)象,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必須要進行全方位的改革,首先要為學生搭建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載體,安排學生組成合作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保持一定的規(guī)模,既要保證學生數(shù)量足夠進行合作探究之需,同時也要保證課堂秩序的穩(wěn)定。其次,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和搭建科學的學習線索,能夠在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發(fā)揮引導作用。筆者主要是通過設置探究思考題的方式達到這一方面的目標要求,探究思考題的設計遵循“全面涵蓋、重點突出、循序漸進”的原則,是整個教學目標的高度濃縮,同時將重點與難點體現(xiàn)出來,難度逐步加深,注重之間的內在思維連貫性,引領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另外,教師在學生利用合作探究小組進行學習研究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自主學習的難點問題進行思維方式點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功率,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學習的成就感,尤其是要體現(xiàn)出合作探究活動的成效,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改進教學輔助手段,提高課堂生動吸引效果
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先進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對于初中語文課堂而言,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有效運用能夠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尤其是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xiàn)代教學手段,具有演示生動形象、包含信息量大等顯著優(yōu)勢,教師要充分將其作用發(fā)揮出來。筆者在教學中綜合著力讓多媒體教學手段成為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滲透力和感染力的有效工具。首先,語文教學中需要大量的教學信息,多媒體手段能夠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為語文課堂補充所需的圖片、數(shù)據(jù)、視頻等資料信息,將單調的文字與生動的畫面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感知體驗,這樣的信息補充對于加深學生理解效果、激發(fā)學習興趣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作用。其次,筆者在升華教學主題、強化思想教育的環(huán)節(jié)也發(fā)揮多媒體手段的作用,如運用音樂烘托的形式,在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并與課堂點撥、合作探究等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對于課堂生動效果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為快樂的語文課堂。
四、針對學生學習基礎,落實語文因材施教目標
學生學習差異性是每一門學科都面臨的問題,突破這一困境的要點在于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針對初中生語文學習中的差異性,教師要進行潛心研究和深入分析,在科學、全面評價學生學習基礎與能力的前提下,對學生實施分層要求,讓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夠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提高學生學習任務完成率,增強積極情感,更好地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得到長足進步。筆者首先在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上體現(xiàn)學生差異性,分別設置了ABC三個不同等級難度的目標體系,對應相應基礎的學生,在課堂探究、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也適當穿插不同層次學生的思考題與提問內容,保證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有積極參與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另外,在學習成效檢測環(huán)節(jié)也采取分層考核的方式,設置AB卷,以不同的難度與容量對學生進行考核,保證每一位學生盡到自己努力之后都能夠獲得較為滿意的分數(shù)。
五、著眼立體教學目標,構建學生全面發(fā)展體系
快樂的初中語文課堂,應當包括課前、課堂與課外三個密不可分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建立立體教學體系,提高學生學習技巧性與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首先,筆者在課前對學生提出明確的預習要求,并進行預習技巧指導,提高學生預習活動的針對性與時效性。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以自主探究為主的改革模式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的能力還應當在課后進行延伸與鞏固,筆者為學生搭建了文學、朗讀、古詩文等多個學習興趣小組載體,滿足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愛好,同時也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了語文課堂教學成效。教師還可以借助于競賽、展覽等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以賽促學,讓學生在緊張、上進的競爭氛圍中得到發(fā)展。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掘出“快樂”的因素,對于教學成效提升以及學生綜合發(fā)展方面,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具有推廣價值。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大屯礦區(qū)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