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運用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結(jié)合我國小學教育的現(xiàn)狀,學習、借鑒陶行知教學理論,聯(lián)系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對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從而可以更好地貫徹課程改革精神,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學生建構(gòu)自己的知識體系。
關(guān)鍵詞: 行知思想;多元智能理論;教學手段;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 G4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3)22-040-1
加德納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之上,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把人的智能分為七種,這七種智能分別是:語言智能、邏輯數(shù)學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識智能。后來加德納又加了一種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這樣總共有八種智能,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不同的智能分別存在。因此,每個學生都具有某一方面的智能或某幾方面的只能,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
一、多元智能理論給予教學的啟示
1.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自然個性以及公平地看待全體學生 。
多元化智能理論認為有八種智能,每一個學生都是潛在的天才,因此,教師應該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深度掘出學生潛在的才能,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愛滿天下,愛生如子?!辈灰蚰承W生功課差些,就以“差生、劣生”對待。
2.教師應樹立整體性與個性化相結(jié)合的教育價值觀 。
加德納多元智能的提出使人們可以更加科學、全面地評價人的智能表現(xiàn)和特征,促使教育將影響范疇定位在更加全面的教育上。同時,就如多元智能理論指出的,隨著每個人的每種智能水平及其組合方式的不相同,個人對問題所產(chǎn)生的理解及處理方式不相同,這就是個性化的體現(xiàn),學科教學對不同智能的開發(fā)允許有不同程度,但要力求最大化的開發(fā)。
3.教學手段應該多樣化 。
加德納認為每個主體都具有某些智能,也就是每個學生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因此,針對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創(chuàng)設(shè)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寓教于樂,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愿學、樂學,激發(fā)他們源源不斷的學習興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藝術(shù)就在于設(shè)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體”。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可以使每個學生都了解授課的內(nèi)容,比如在講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時,配上王菲所演唱的歌曲,那么具有音樂智能的學生可能一下子就記住了這首詞。
二、多元智能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措施
1.小學語文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
其實,對傳統(tǒng)教學中的先生講、學生聽,視學生為“容器”的現(xiàn)象,陶行知先生早就深惡痛絕,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十分尊重兒童,他說:“我們應該承認兒童的人權(quán)?!薄靶『⒆邮敲駠男≈魅?。”他還特地寫了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上面提到的“六大解放”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他尊重兒童、理解兒童、相信兒童的教育思想。我國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一直以來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jù)主導地位,而且教師的角色是不容置疑的,這樣就扼殺了學生的獨立性。創(chuàng)新的語文教學模式應以學生為主體。小學語文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存在學習語文的興趣下,學習效果就可以事半功倍;其次,要在課堂上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老師在課堂上課時,不能一味地以自己的備課為主,而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要求,重點關(guān)注學生感興趣的一部分知識點。在課堂提問時,誘導學生提問,通過對學生提問的半開放式解答,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最后,應該建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課堂氛圍可以看成是一個小的制度環(huán)境,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給學生一個輕松的學習、思考的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老師之間的良好溝通。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還給學,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光彩。
2.小學語文應開展分層教學。
在多元智能理論下,每個主體所具有的只能是不相同的,這樣就需要按照教學的基本流程,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小學語文采用分層教學。所謂的分層教學就是針對學生的特點不同,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各個層次的特點采取不同的上課重點和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yè)。適用分層教學,首先要對每個學生都有所了解,這是分層的基礎(chǔ)。其次應該建立分層目標,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長期學習機制。把教學目標便成學生自己的學習目標,通過的學生的指導,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特點,比如有些學生用看書背書可以很好的記憶,而有些學生需要有寫的或者需要圖文相結(jié)合等,這樣學生可以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最后應及時調(diào)整目標,通過一段時間的分層教學后,學生的學習有了一定得進步,教師需要重新制定新的分層目標。
3.小學語文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固定的教學方法肯定會使學生厭倦,只有不斷變化的教學手段才可以使學生時刻保持學習的動力。①多媒體教學:如今已是信息時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可以創(chuàng)設(shè)情景模式,是學生深入到課本中去,而且具有圖像、聲音等輔助工具,可以強化學生的記憶效果。②晨讀:有了先進的教學手段,我國傳統(tǒng)的優(yōu)良手段也不能丟。晨讀在我國已存在了上千年的歷史,實踐證明晨讀對于學習語文具有很好的效果,是語文學習必不可少的學習方法。③小組討論:在教授小學語文課程時,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踴躍發(fā)言。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應把陶行知教師思想與教育的課程改革結(jié)合起來,結(jié)合多元智能理論,分析研究掌握教育規(guī)律開展真人教育,反對封閉式的教育,主張真實的教育;反對硬性灌輸?shù)慕逃?,主張尊重學生的教育;反對壓抑學生個性的教育,主張以學生需要為基礎(chǔ)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龔寶成等.多元智能理論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的滲透.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05).
[2]周亞萍.淺談小學語文有效開展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讀與寫雜志,2008(05).
[3] 王梅菊.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要求.文教資料,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