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從教學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明確的定位:三維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和諧的師生情感以及良好的課堂氣氛,而良好的課堂氣氛往往是教育工作者忽視的。就營造小學語文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氣氛方法和手段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目標;模式;情感;氣氛;方法
新課標鼓勵教師創(chuàng)設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氣氛作為教師與學生教學活動的生動體現,課堂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其中的重要組織者和引導者,需要不斷實踐和創(chuàng)新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就小學語文教學來說,由于該年齡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通過命令和強制的行為來規(guī)范學生,而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愿意學,樂于學。
一、教師通過自身教學行為促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
教學的教學行為主要包括教學心情、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等,是教師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在學生面前的行為,這也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中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教師的語言可以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感,教師的心情能夠感染學生的情緒,教師的神態(tài)會促進師生間的真誠交流,教師的教學行為在課堂氣氛營造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教師慈愛的微笑、真誠的鼓勵、肯定的目光,這些對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十分必要。
二、教學與游戲相結合來活躍課堂氣氛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他們具有好玩、好奇、好動的特點,而游戲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教學與游戲相結合,通過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把學習變成一種輕松的活動。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提高教學有效性。例如,在教授唐詩《詠鵝》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通過“你說我猜”的游戲,讓學生熟悉動物,尤其是它們所獨有的特征。在猜到鵝的時候,教師可以自然地引入唐詩,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進入課程的學習。
三、課堂提問和討論是調動課堂氛圍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學活動是由教師和學生二者相互作用的行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必須時刻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課堂提問會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課堂討論能夠讓學生間相互交流從而形成自己的思想,這樣的課堂形式是互動且科學的,打破了傳統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快樂的場所。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教學工作者不斷地進行實踐和創(chuàng)新,以學生為本,讓小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的狀態(tài)下盡情地表達和想象,從而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
參考文獻:
[1]姚福來.談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氣氛的營造[J].學周刊,2011(19).
[2]鐘倩.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我見[J]. 中國教師,2011(S1).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河西九年一貫制學校)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