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的文字經(jīng)歷了五千年的漫長演變,最終成了今天的簡形文字,漫長時間的積淀成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語言也是當今重要的教學工具,所以,語言的培養(yǎng)就顯得更為重要。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標;語言能力
一、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談到語言培養(yǎng),有人必然會想到語言和語文之間的聯(lián)系,很多人會認為,語言培養(yǎng)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語文,但是它的作用并不僅僅在于此,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下文將對此進行一一解釋。
1.語言之于文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
語言是語文教學中的必講內(nèi)容,同時語言也是一種技能,是學生的一種特長,它考查的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常常會看到學生用詞不恰當、詞不達意,造成這些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的閱歷不夠或者語言的表達和思維的速度不同步等,仔細觀察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表達時,往往情緒都比較激動,心情焦躁,不能完美地正常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所以,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
2.語言培訓與其他的培訓方式是不同的
語言是以學生已有的語言基礎為前提,通過大腦的合成與創(chuàng)新而的,從宏觀上講,就是學生直覺迅速反應得出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會發(fā)現(xiàn)很多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問題,例如,有時候,學生為了表達一個意思,需要在不同的語句之間做出選擇,選出最適合的答案,但是不可避免的,給其他教師和學生的感覺則是過于混亂,沒有頭緒的。但是如果我們透過這些去看本質(zhì),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這個學生還是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的,他擁有良好的思維能力。
3.語言的培訓也可以培養(yǎng)其默會能力
語言能力是一種隱形能力,通俗的解釋就是有些學生在需要表達的時候,會不知道如何在語句之間做出選擇,不可能在說每句話之前都先組織順序,而這種默會能力則可以幫助他們在無意識中實現(xiàn)這種能力的生成。從實際工作中的經(jīng)驗得出,默會能力要比顯性能力更重要,它對學生的學習品質(zhì)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方法探究
以上是對語言培訓重要性的闡述,下面我們將對此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根據(jù)實際的考察情況,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與見解,以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使用,同時歡迎大家參與批評指正。
1.第一階段是模仿
語言培訓是分階段進行的,模仿是語言培訓的第一步,因為小學生的閱歷還不夠充足,語言基礎還不深厚,語言能力的形成更多的是來自于周邊的環(huán)境,在課堂上,語言能力則都是在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這一能力的形成就是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模仿所得到的。不僅如此,我們從小時候開始,很多東西都是通過模仿才學會的,包括漢語的學習也是,都是通過模仿所得的。如今,在課堂上的語言訓練也是一樣,模仿要比其他訓練更快速、有效,這一方法有以下優(yōu)點:(1)給學生一個適應的過程,學生原來的學習方法是難以改掉的;(2)給學生打下一個堅實的語言基礎。在實際的課堂操作中,即使是最簡單的模仿練習,也是分很多環(huán)節(jié)來完成的,首先,作為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語言基礎能力,還要清楚他們的鍛煉方法、表達習慣與技巧等,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平常的細心留意。其次,教師要及時給他們補充新的“營養(yǎng)”,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范例來讓學生學習,當然這些范例不能高于學生的理解范圍。再次,要注意,學生之間的溝通學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往往有自己的思維方式與表達技巧,他們之間的交流往往更容易提高自己。
2.語言培訓的第二階段是訓練
學生在通過第一階段的語言培訓之后,語言能力表達都會有所提高,所以,接下來就需要通過訓練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為下面的第三階段鞏固基礎,訓練主要是一些活動的開展,比如,文章句式的仿寫訓練、朗讀比賽、辯論賽的舉行等,通過這些活動來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開闊他們的思維,鍛煉他們的思維敏感度。在課堂上,閱讀文章后,教師也可通過提出問題,采用搶答的模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定向思維能力。教師要注意的是,這些活動的開展應符合學生的接受程度,不可超出學生所能理解和所能承受的范圍,待學生的表達能力有明顯的提高的時候,再來開設這些活動。
3.第三階段是自由表達
當前兩個階段完成后就可以進行第三個階段的培訓,在這之前,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某些學生富有感情且很流利地朗讀課文時,很多人都會夸他表達能力很強,但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正常的是,當學生在一個復雜的語文情境里,可以準確地說出當時所要表達的意義時,才說明該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很強。
三、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前瞻性思考
語言作為語文課堂的工具,也是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也跟課堂上其他的教學內(nèi)容一樣,需要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包括從科學角度分析、分解內(nèi)容要點,明確教學的三個階段。不同的是,它并不是建立在感覺之上的,而是建立在教學技術(shù)的角度之上的,它需要汲取教學中的經(jīng)驗,尊重學生原有的學習方式,尊重語言培訓的三個階段,在模仿中積累知識,在訓練中培養(yǎng)技能,在自由表達中升華智慧。
小學語言能力的訓練大多是在課堂進行的,但是要知道課堂上的訓練是有限的,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課堂上的任務,也是課后需要完成的工作,更需要從生活中得到鍛煉,這些是不可分開的,所以,我們要將語文與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讓生活成為語言課堂的源泉。
就如標題一樣,語言能力的訓練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但是從前瞻性的思考方面來講,筆者所提出的語言訓練往往都是技術(shù)性的、科學性的,經(jīng)過研究所得出來的,也是從生活中所得出的,與教學實際還存在一些差距,這需要我們的長久堅持與研究。
參考文獻:
[1]蒲軍.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08).
[2]方海玲.芻議如何搞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1(26).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廈門海滄附屬學校)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