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師生對話在小學生作文中有著重要作用。分析探討了對話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對話;小學作文;原則
小學階段的作文,強調學生要能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如實記錄下來,以鍛煉他們的初步作文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對話,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引導他們利用所學字詞初步嘗試作文寫作,鼓勵他們的想象力、幫助他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將稚嫩的對話者最終變成一個成熟的寫作者。
一、以提高興趣為原則開展對話
小學生作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做人態(tài)度和原則,鑒于小學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作文對他們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很重要。筆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小學生作文有成人化傾向,且內容、寫法等趨于同化,這將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以后的做人處事態(tài)度。因此,筆者認為,要以提高興趣為原則,鼓勵小學生說出真心話,而不是寫出套話甚至假話。在實踐中,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他們真心交談,通過傾聽他們的心聲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真實想法得到尊重和鼓勵,從而讓他們能夠漸漸敞開心扉、表露出童心和童趣。比如,筆者在讓學生寫關于霧的小短文時,一個學生說到“這霧好濃啊,好像是老天爺打了一個大噴嚏”,這句話引發(fā)了其他學生的想象力和童趣,有的說是玉皇大帝的洗澡蒸汽、有的說是王母娘娘的胭脂粉散了一地,等等。這樣透著靈氣的語句多了,學生的作文水平和想象力自然就提高了,語言也就更加生動活潑了,少了很多匠氣。
二、循序漸進地引導小學生開展對話
小學生的作文是最簡單的寫作,這過程中有非常多的內容需要學習,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點,要通過不斷的指導和對話,讓他們對寫作產生興趣,不讓他們覺得受到挫折。一是在寫什么這個問題上,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因為學生的頭腦中想象內容是非常多的,教師要通過各種措施將他們外化,使得這些生活內容能夠被表述出來。二是在怎么寫這個問題上,教師要注意多鼓勵,讓他們不斷肯定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不能讓學生感到寫作的要求過高而不知道該怎么寫。總之,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鋪設“對話”的平臺,建設“對話”的課堂,循序漸進地掌握作文的方法、技巧。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標: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4.
[2]劉慶昌.對話教學初探[J].教育研究,2001(11).
(作者單位 吉林省公主嶺市和氣中心小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