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fā)展口語是幼兒語言教育的主要任務,早期閱讀是幼兒語言教育方式上的創(chuàng)新,關于此目前仍存在著不少爭議,有極力支持者,也有反對者。早期閱讀在幼兒語言教育上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相當重要的。面對眾說紛紜的局勢,就早期閱讀對2~3歲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性方面作出一些嘗試。
關鍵詞:早期閱讀;幼兒語言教育;學前期
關于早期閱讀在幼兒語言教育工作上的必要與否,連當?shù)匾恍┮涣鞯挠變簣@工作者都感到困惑,她們當中存在著三種態(tài)度:贊成——認為早期閱讀意義不在于“書”或“文字”,而在于閱讀的過程,能培養(yǎng)幼兒對書面語言的初步認識,早期閱讀宜早不宜遲。反對——早期閱讀將導致機械的識記,加重幼兒的負擔與壓力;亦會使幼兒的思維過早地定型,甚至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扼殺。中立態(tài)度——這種人是比較保守的,早期閱讀開展與否都無多大作用或影響。
一、什么是早期閱讀
此文所指的早期閱讀并非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讀書、識字,也不僅僅是指讓嬰幼兒憑借變化著的圖像,色彩和成人的形象描述來理解幼兒讀物內(nèi)容的過程,它具有更廣更深的內(nèi)涵和外延。因此,閱讀的對象也不限制于書本或圖畫,上海市教科院的黃娟娟老師指出:“早期閱讀是指幼兒園、家庭通過對嬰幼兒提供視覺刺激有關的材料(圖書、圖片、錄像帶、碟片、電視、多媒體、幻燈、符號、標志等)讓嬰幼兒接受材料的信息,在觀察、思維、想象等基礎上對材料內(nèi)容進行初步理解和語言表達,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見解,傾聽成人講述的一種認知過程?!笨梢?,早期閱讀的范圍是很廣的,除文字(書本)外,嬰幼兒在家看電視、錄像等都是在進行早期閱讀。即使是馬路上的交通標志、路邊的廣告牌,甚至是隨便一個塑料袋,都可以是早期閱讀的材料,早期閱讀時時處處都可以進行。
二、學前期是人類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
兒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長期的教育實踐已經(jīng)證明,學前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語言最迅速的時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孩子的聽覺和言語器官的發(fā)育逐漸完善,正確發(fā)出全部語音的條件已經(jīng)具備。在正確的教育下,孩子在入學前就能自如地運用口語表達自己的見聞、愿望、情感等。如果孩子在發(fā)展語言的關鍵期,沒有條件學習人類語言,以后就不能真正學會說話,我們都聽過狼孩的故事。因此,語言教育永遠占據(jù)學前教育舉足輕重的位置,其成果對人的一生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而三歲前的孩子是人一生中學習語言最迅速,最關鍵的時期。試想一下,在短短的三年中,他們從能聽懂成人的言語,學說簡單句,發(fā)展到能用基本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思。2~3歲是語言復合句發(fā)展階段,嬰幼兒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詞匯量迅速增大,我們且參考國外的一些研究材料:
(德國施太倫的研究材料可列成下表):
在一年中由掌握300個詞,猛增到1000多個,并且詞的種類和每類詞所含的內(nèi)容都擴大了許多。對詞的理解也日益接近成人用詞的含義,詞的概括性程度進一步提高。
在口語表達能力方面,孩子開始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與人交
往,表達個人的要求和愿望。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復合句已占總句數(shù)的1/3以上。2~3歲是掌握基本語法和句法的關鍵期,在關鍵期內(nèi),腦需要一定的外界刺激,以建立和穩(wěn)定腦結(jié)構(gòu),促進語言的發(fā)展,而早期閱讀是嬰幼兒語言發(fā)展關鍵期的有效刺激物,有益于嬰幼兒語言的發(fā)展。
華東師范大學的周欣老師在《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一文中指出:“兒童的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并不會自然而然地發(fā)展起來。讀寫能力的發(fā)展是一種社會化過程,在這種能力發(fā)展的初期,兒童的閱讀活動在相當程度上是依賴于成人的支撐來完成的。”同樣道理,幼兒語言的發(fā)展也并非無條件地產(chǎn)生,它需要在特定的條件、環(huán)境中形成。比如,成人的語言是嬰幼兒模仿的對象,在長時間的學習和強化中他們才擁有了言語的能力。但如果不加以繼續(xù)強化就會得不到良好的發(fā)展。
三、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從教育觀念到教育目標、內(nèi)容、形式、方法、手段等,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幼兒看電視,看VCD通常被認為是不好的,但偏偏是他們喜歡的。我們能否化弊為利呢?在當今信息時代,閱讀早已不單是書本學習了,多通道刺激人感官的音像制品的閱讀,充實了閱讀教育的內(nèi)涵,我們同樣不妨讓托幼班孩子每天看10分鐘的電視、VCD,當然內(nèi)容不是順手捻來,而是選擇一些適合2~3歲年齡段幼兒的、有意義又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譬如《小白兔過橋》《小熊和爸爸》等短小又有趣并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在看的過程中老師(家長)與幼兒邊看邊聊,讓幼兒多發(fā)言、多思考,積極地引導他們發(fā)言。還有的將一些VCD的內(nèi)容制成圖書,幼兒可以自由地閱讀,各種手段相輔相成,孩子們的閱讀積極性也得到提高。
四、早期閱讀應注意的問題
我們鼓勵早期閱讀盡量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進行,但自由一旦失去了約束,就會變得雜亂無章。早期閱讀的展開也同樣應受一些規(guī)則、規(guī)律的限制。為了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首先,要遵循整體性原則。石井勛博士指出:“成人的了解方式是先部分再整體,而孩子的思考過程是先整體再部分。故幼兒的特征是先記住再理解?!痹趮胗變哼M行早期閱讀時,先讓嬰幼兒完整地接觸閱讀材料,然后再逐個進行理解或講述。其次,要注意不可急于求成。嬰幼兒的理解能力是偏低、偏慢的,所以要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見解并非一朝可得,甚至可以說,2~3歲的幼兒是達不到的,實驗表明,要在中班以后才有。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他們讀懂,知道“那是什么”,至于“為什么”則要較晚才能出現(xiàn)。另外,閱讀要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這是提高嬰幼兒閱讀興趣的最佳途徑,不要給他們壓力。托班幼兒閱讀圖書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喜歡看色彩鮮艷、無背景、主題形象鮮明的圖書畫面,喜歡重疊詞、重復的字句,喜歡看一些熟悉的、與生活經(jīng)驗接近的圖書和圖片等,這就要求我們在材料的選擇上有所取舍,盡力使幼兒在快樂的氣氛中獲得成功感,受到鼓勵而產(chǎn)生興趣。閱讀的內(nèi)容必須高于嬰幼兒已有的認知和理解水平,但經(jīng)過一定努力,又能夠為他們所吸收,只有這樣,幼兒的語言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總之,開展早期閱讀應該是一項值得重視的工作。越早開展,其發(fā)揮的功用也將越早表現(xiàn);孩子讀得越多,他們的語言能力也提高得越快,效率就越高。
參考資料:
[1]林崇德,傅安球.學齡前兒童心理發(fā)展與早期教育[M].北京出版社,1982.
[2]祝士媛,王繼芬.幼兒語言教育[M].科學出版社,1994.
[3]張明紅.學前兒童語言教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黃娟娟.早期閱讀:嬰幼兒期的重要課題[J].早期教育,2001.
[5]張明紅.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及其研究展望[J].幼兒教育,2002(01).
[6]周欣.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J].早期教育,2002(04).
[7]王品剛.有關早期閱讀的幾個爭議[J].早期教育,2002(04).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