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發(fā)揮群體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為目的,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與合作,從而完成共同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形式。它是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成員通過合作從對方獲取有用的信息來填補自身在信息、知識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信息上的拓寬、知識上的增長和能力上的提高。那么,我們如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參與度,如何有效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一、優(yōu)化組合,迎接“合作”
小學生數學合作學習要求人人參與,因而合理配置人員,達到最優(yōu)化是首要條件。學生自己組合的合作學習組間活動效果差別大,有的組在短時間內就能高效完成任務,而有的組卻無從下手,這樣小組的合作就難于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于是,我在尊重學生自愿的原則下,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并適當運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小組,組間力求做到均衡,便于公平競爭。小組經過合理、優(yōu)化地重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這樣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活動,共同完成了學習任務,效果明顯好了。
二、民主互動,體驗“合作”
小組合作前要先確立活動目標,即對具體的問題解決,要有明確的方案,在整個小組中達成共識。然后就要有的放矢,明確分工,讓每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任務,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如小組討論的組織人、記錄員等。如,在二年級《可能性》的教學中,我發(fā)給每個小組一袋裝有紅、藍顏色的球,要求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紀錄摸到各種球的可能性。發(fā)完學具,我并不是直接讓小組開始活動,而是先指導學生確定本次的活動方案,確定每個學生的角色,其中包括一個總指揮、兩個操作員、兩個記錄員、一個匯報員。學生在確認了各自的角色后,再進行有序的分工操作。整個活動過程,他們在融洽、民主、開放的學習氛圍里,進行著積極主動的交流合作,使其競爭意識、集體觀念和合作精神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參與到學生當中,共同體驗,淡化教師的身份,去幫助學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如,在新課引入教學中、鞏固練習過程中,我們經常采用游戲形式,特別是在低年級計算教學中,經常開展師生對口令、猜一猜、計算接龍、奪花、奪紅旗、小貓釣魚、摘蘋果、找朋友、小小郵遞員等游戲,我們不能單純地把這些游戲當作只是游戲,其實在游戲里面是有許多數學方法存在的,這其中不乏趣味性、情感化、價值觀。
三、適時引放,充盈“合作”
“引”是指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不能袖手旁觀,而要深入到小組中去,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適時地考慮學生需要什么,創(chuàng)設有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問題,使得“一石”能激起“千層浪”;挑戰(zhàn)性問題,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有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欲罷不能。
“放”是指教師不要怕學生暴露問題,要解放學生的身心,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蘊含著創(chuàng)新的火花,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答案,要允許學生對問題有獨特的見解。當然,對于學生出現的原則性的錯誤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我們應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礎上幫助其分析錯因,使其在心服口服的前提下走向成功。
例如,我在《分一分》教學中,學生剛剛學完“平均分”知識,我緊接著出示了一串漂亮的氣球,學生面露喜色,我說:“這兒有14個漂亮的氣球,要分給小朋友,每人2個,你們說說看,可以分給幾人?”頓時大家進入了熱烈的討論中。一會兒,一只只小手爭先恐后地舉了起來。一位男孩子大聲說:“我是用圈一圈的方法,每2個圈一圈,圈了7次,就可以分給7人?!绷硪晃荒泻⑵炔患按卣f:“我是用圓片來分的,14個圓片,先拿2個分一份,再拿2個分一份……這樣分下去一共分了7份,所以分給7人?!薄拔沂怯眠B線的方法?!币晃慌⒄f。正當我為學生想到的方法高興時,平時沉默的××舉手了,我用鼓勵的目光迎著他:“你來說說你的想法,好嗎?”他吞吞吐吐地說:“我……我是用減法算的?!薄芭?,怎么減的?”“14-2=12,12-2=10,……2-2=0,減了7次,正好減完,這樣就可以分給7人。”一石激起千層浪,“我還可以用加法做,2+2+…+2=14,有7個2相加,可以分給7個人?!贝蠹衣犃硕枷蛩兑再澰S的目光。
這時,我認為學生該想到的方法基本都想到了,正要讓他們做題目時,平時見多識廣的丁亦急切地說:“老師我還能用乘法口訣來算,二七十四(還沒有學習),這樣也可以分給7人。”我和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在合作交流中,讓學生真實地坦陳自己的想法,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讓個體智慧充盈我們的課堂。這樣就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系統性、嚴謹性和深刻性,才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中主動地、健康地發(fā)展,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順利達到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大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