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人們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如,文化交流、科技合作、商務洽談、外交談判等。為了使工作富有成效,就要求人們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中就有一條:口頭表達能力強。人的口頭表達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后天的家庭環(huán)境、學校教育影響下,逐步發(fā)展培養(yǎng)起來的。據(jù)有關資料介紹,小學階段是人的素質(zhì)發(fā)展的最好時機,也是潛能開發(fā)的黃金時節(jié)。因此,提高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需要,是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同時也是教師對學生的未來負責的具體表現(xiàn)。
關鍵詞:口頭表達;素質(zhì)教育;有效途徑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提高學生認識,增強“我要說”的意識
大多數(shù)小學生,尤其是農(nóng)村小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社會因素等條件的制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差。大多數(shù)小學生由于知識面窄、見識少,往往沒有認識到口頭表達能力對自己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影響,因而缺乏大膽、主動、自覺地訓練和鍛煉自己口頭表達能力的熱情。這就要求老師通過具體事例,生動形象地、由淺入深地說明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可運用正反兩方面的材料講明“口才好,有助學習、工作的成功,口才差,不利于學習、工作的開展?!睆亩箤W生提高認識,增強“我要說”的意識。
二、克服學生膽怯心理,樹立“我敢說”的信心
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組織者,參與者。小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當眾發(fā)言,不愿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但是當學生課余玩耍時,又唧唧喳喳說個沒完,像一只只快樂的小鳥。究其原因是學生怕上課說錯或說得不好而被老師批評,同學取笑。這就需要老師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種良好氛圍里,學生才能輕松、自在、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敢于大膽地說。老師可以改變舉手回答問題的方式,允許學生在不打斷其他同學講話的前提下自由發(fā)言,即當學生有疑問、有補充或有感受時,不用等老師點名就直接站起來說,說完就坐下。這樣一來課堂上學生往往能毫無拘束、暢所欲言。
常言道:“勇氣和信心是成功的關鍵?!贝_實,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缺乏信心,就不可能成功。小學生由于平時鍛煉少,發(fā)言機會不多,膽子小,許多學生一言不發(fā)就緊張得臉紅,膽怯得講話都沒有底氣,音量小。且吞吞吐吐,詞不達意。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耐心,熱情鼓勵那些能大膽講的同學,不論講得好與壞,一律予以贊許,保護他們講話的積極性,并充分創(chuàng)設條件、環(huán)境讓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講。通過許多有效措施充分讓學生鍛煉,從而克服怯場心理,樹立“我敢說”的信心。
三、激發(fā)學生說的興趣,增加“我愛說”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對口頭表達能力訓練的活動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有一股“我愛說”的動力,也就會利用各種時間和機會來自覺訓練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這樣學生通過交流,獲取了信息,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能力,感受到了口語表達水平強的魅力,說話的興趣自然越來越高。學生身邊有很多可說話的教學資源,老師可根據(jù)不同的說話內(nèi)容,創(chuàng)設合理的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在實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只要話題適合,又置身于有趣的說話情境,都很有說話的欲望。即使一些不是很會講的、平時不敢講的學生,也會有說的欲望。
四、指導學生說的技巧,享受“我會說”的喜悅
愛說并不等于會說,要說得好,就需要說得有條理,說得生動形象有趣味,說得有感染力和號召力讓聽的人心悅誠服,。要做到這些就必須注意說的技巧和藝術。老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和特點,分步驟有計劃的指導學生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低層次到高層次。通過分段指導提出不同要求,從而提高學生說的能力和水平,并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展現(xiàn)他們“會說”的才能,去體驗、享受“會說”的成功之喜悅。
總之,提高農(nóng)村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要注意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步步深入。只要我們努力前行,就能探索出提高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扎實開展學生的口語訓練,切實提高農(nóng)村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以適應現(xiàn)實生活和未來社會的需要。只要我們老師努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定會有大的提高,這樣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成功、幸福的基礎。
(作者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大武口區(qū)教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