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前5分鐘”語文教學綜合實踐活動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又能幫助學生與學習課文緊密結合,借以鞏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關鍵詞:“課堂前5分鐘”;綜合實踐活動;口頭作文
現(xiàn)在,作文教學越來越被教育者所重視,但學生“作文難”的心理障礙很難消除。有人預言:“如果在作文教學中把說和寫結合起來,先說后寫,那么學生的表達能力就會出現(xiàn)一個新的局面。”筆者曾經(jīng)較長時間地進行了一些研究、探討和嘗試。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口語訓練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nèi)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倍翱陬^作文”是進行語文基本技能訓練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其實,現(xiàn)行語文教材編排設計非??茖W,在每個單元園地里先有“口語交際”,接著就是“書面習作”。但是,有的語文教師卻機械地把“口語交際”獨立出來,將課堂演變成為某一節(jié),甚至沒有一節(jié)口語“技巧”訓練課。所謂“技巧”,只不過是讓幾個優(yōu)等生“唱唱戲”而已,其他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鼓鼓掌”罷了。這個過渡性的“技巧”,好像給人的感覺就是為了馬上要進行的“書面習作”而準備的——難點依然未突破,學生“作文難”的心理障礙依然沒有被消除。
所以,筆者認為,如果教師巧妙地把難點分散落實到單元四篇課文中的每一課時里,“說”中有“讀”,“讀”中有“說”,“說”后又“讀”,那么教學效果肯定好得多!
實際上,“單元園地”里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跟本單元的課文內(nèi)容有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教者大可不必只是在學到《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時才去進行“口頭作文”的訓練,而完全可以結合單元里每一篇課文的每一課時的教學,進行適時的“口頭作文”訓練。
因為新教材加強了各單元、各版塊知識間的整合,讓每個版塊課文的教學、口語和習作的訓練都圍繞著一個共同話題整合成一個《語文園地》,這是教材編排的改革和進步。所以,完成每個《語文園地》里的習作,無論是教師的習作指導,還是學生的習作準備,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空間。雖然“書面”的習作每個單元只有一次,但是“口頭”的習作卻可以不是一次,可以每課時都進行!
筆者就是在有以上這些認識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性地開辟了“5分鐘”的特色課堂——每一單元,讓學生圍繞一個話題,邊學課文邊輪流進行“口頭作文”訓練。
比如,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口語交流“父母的愛”,習作“用一兩件事來寫父母對自己的愛”,在完成第四單元的教學任務后,筆者就幫著學生確定了第五單元“口頭作文”的話題:父母的愛。
當然,口頭作文除了要對講話時的儀表、聲音、節(jié)奏、語氣、感情等方面進行訓練外,更要從確定中心到取舍材料、安排結構到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訓練。
一般來說,最初訓練期間,教師一定要在每個單元開始時,進行“口頭作文”示范。
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時,筆者就曾經(jīng)這樣給學生示范:
同學們,大家好?。ň炊Y)我是豐老師。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一張珍貴的照片》。(出示照片)
大家看,(右手擺動著照片,很神秘的樣子)這張照片是我很小的時候拍下的,不足半歲???,(再擺動著照片)我偎依在我媽媽的懷抱,正甜甜地笑著呢。
聽人說,那時我愛哭得很,因為常常肚子痛,每天夜里,我都哭得媽媽沒法睡覺。每到這個時候,媽媽就把我的肚子緊緊地貼在她肚子上,還不能坐著,好長時間地抱著,抱著在屋里走來走去,走來走去……媽媽這時走動的步子特別的小、特別的輕。就這樣抱著、走著,每次一兩個小時。有時,我哭得太厲害了,媽媽著急心疼得直掉眼淚。我出生的幾個月,一直都這樣。媽媽因為總是這一個姿勢抱著我,累出了肩周炎。(學生靜靜地聽著)
這張照片,(又擺動著照片,很嚴肅的樣子)我一直留著,不,是保存著,保存到現(xiàn)在。它凝聚著濃濃的母愛,是我一生很多照片中最珍貴的照片。(右手將照片放進上衣口袋,很愛惜的樣子)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W生鼓掌)
學生有了教師的口語示范,又有同學的口語表演,還有單元四篇課文的閱讀理解,更有自己的口語演講,“聽”“說”“讀”反復訓練,循序漸進,于是,有了“口頭作文”階段的整理加工,“寫”的感覺來了——“書面作文”水到渠成。
“課堂前5分鐘”語文教學綜合實踐活動將聽、說、讀、寫有機結合起來,既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又可活躍課堂氛圍,有效地緩和了學生寫作的畏難情緒,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輔助性作用。
(作者單位 湖北省浠水縣走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