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慶國
摘要:物理概念能夠反映物理現(xiàn)象和過程的本質屬性,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教師傾向于向學生講授概念,學生也就只能被動地接受講授的概念,理解過程被忽視,應用能力被壓迫.新課改條件下,將建構主義與物理概念教學進行結合,能夠克服傳統(tǒng)教學的一些弊端,促進物理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建構主義;物理概念;教學
建構主義學者認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學習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物理概念是對物理現(xiàn)象和事實的抽象概括,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將物理概念教學放在建構主義的框架下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和掌握物理規(guī)律、公式和概念內涵.
一、建構主義理論的基本內涵
建構主義理論主要包括知識觀、學習觀、學生觀和教學觀.
建構主義的知識觀認為知識主要是個人對事物意義的建構,不再將知識看作是對絕對現(xiàn)實的認識.個體的人在學習過程中創(chuàng)造著有關世界的意義.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的建構過程是積極主動的,是有意義、有意圖、自覺的實踐活動.建構主義的學生觀認為,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學習著知識,他們彼此之間相互獨立,當面對問題時,每個人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并能夠依靠自身的經驗和能力去解決問題.
建構主義的教學觀認為,教學過程不單單是教師的單方面簡單地傳遞知識,也是學生學習知識、轉換知識和處理知識的過程,是學生成長的過程.
二、運用建構主義理論進行物理概念教學的策略
1. 以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為物理概念教學做鋪墊
在學習物理概念過程中,原有知識經驗非常重要,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這部分經驗,為物理概念的教學做鋪墊,比如,在學習聲音是如何產生的這一概念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不同的聲音,如,嬰兒啼哭聲、水流聲、琴聲等.創(chuàng)設愉悅和良好的物理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提取大腦中對聲音已有的觀點,從而了解學生的基礎和特點,為聲音產生的教學做好準備工作.教師要適當?shù)匾龑Ш忘c撥學生總結聲音的共同特征,這樣學生就會很容易總結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這一概念.
2. 合理運用“矛盾事件”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和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師促使學生從舊觀念向新觀念轉變的過程,教師的主要任務則是選取有效地促進學生轉變的教學方法.合理運用“矛盾事件”,引起學生產生認知沖突,促進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起新的概念.比如,在學習“力與運動”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發(fā)表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此時學生憑借自己已有的經驗會給出與亞里士多德一樣的結論:“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再做另外一個實驗,讓小車在光滑的斜面上滑行,此時學生可能就會對自己之前的結論感到困惑,教師應趁機引出新的物理概念,“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幫助學生實現(xiàn)觀念的轉變,建構新的知識.
3. 進行“會話”課堂教學
在物理概念的教學中,不能缺少“會話”,這是協(xié)作的基本方式.小組成員間通過會話的方式共同建構起對物理概念的理解,而進行會話的一個重要場所便是課堂了,在課堂上,物理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會話的情境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通過交流和討論,使直覺知識和正式知識相融合,促進學生的知識遷移.在合作交流和團隊討論中,學生還能形成集體意識,這些都非常有利于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學.比如,在學習串聯(lián)電路時,可以讓學生課下準備好電池、小燈泡和電線,在課堂上讓學生分成小組做實驗,然后教師再給出代表電池、燈泡和電線的物理符號,讓學生根據(jù)已經學過的知識畫出串聯(lián)電路的線路圖,并讓學生講解自己小組所畫線路圖的意義,建構起學生對串聯(lián)電路的概念.
4. 采用多種物理概念教學方法
初中生剛剛接觸物理,難免有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已使教科書不再是唯一的教學媒體,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方法.在進行物理概念教學時,如果教師僅憑自己口述講解或描述物理現(xiàn)象可能會使學生反感,因為他們可能很難想象那種物理事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嘗試進行實驗的仿真演示,讓學生真實地感受物理信息,并能親眼看到物理現(xiàn)象,比如,用計算機演示兩個物體碰撞的時間、超重現(xiàn)象、失重現(xiàn)象、光的反射和折射等.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能夠使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更加豐富,并打破他們已有的一些片面的概念,對物理概念的學習將會產生更大的動力.
總之,將建構主義知識應用到物理概念的教學中,能夠使知識不再是簡單的單向傳遞,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建構.根據(jù)自身的經驗和背景,選擇性地加工外部信息,重新編碼,獲得自己的意義,使知識結構發(fā)生變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認真學習建構主義理論知識,將其真正運用的教學中,積極進行物理概念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葉成林. 建構主義與初中物理的概念教學[J]. 中學物理, 2013(8).
[2]姜桂金. 嘗試利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學[J]. 中學物理, 2012(2).
[3]施傳柱.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下的物理教學[J]. 中學物理, 2012(21).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安家中學 (2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