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寶榮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得知,學生的學習,不只是一個單純的認知過程,學習的本身就包括認知和情感這兩個方面.而這兩個方面的因素在整個學生的認知過程中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這就要求教師應十分重視情感教學.在教學中,必須努力營造認知與情感和諧統(tǒng)一的氛圍,使學生的情感因素得以培養(yǎng),并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充滿激情,充滿活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與學的境界.因此,數學教學中要加強學生數學情感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下面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談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情感.
一、整合教材,凸顯情感目標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人們更多地重視以傳授基礎知識及智能培養(yǎng)為目標的認知領域,而以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及個性和諧發(fā)展為目標的情感領域卻往往被忽視.然而,認知領域和情感領域二者卻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構成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鑒于這種重知輕情的現狀,我們運用情感教學,在注重認識目標的基礎上科學地確立教學中的情感目標,就顯得十分必要.
“數的產生”、“計量單位的產生”、運算規(guī)律的探知等體現了道德感中的民族自豪感;對教材中的數學游戲、競賽奪紅旗等活動的好奇和喜悅,對解決問題后的自信,對問題初步解決后渴望尋求新的問題,對難題的刻苦鉆研,對已經得到答案的正確性的懷疑等都屬于理智感;另外,數學本身處處充滿了美的韻律,有解題方法多樣性的美,有關知識定義形式的抽象、準確美,有操作、書寫、畫圖的規(guī)范美(如,七巧板拼圖形、積木拼擺物體,教具、學具的直觀演示)等都展示出數學美,都給學生大量的美感體驗,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誘發(fā)學習動機.以上三類情感是完善學生人格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促進學生個性品質和諧發(fā)展的情感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所以教師在深入研究數學教學內容每個知識點的基礎上,應充分挖掘情感的內涵,制訂出與認知目標相對應的情感教學目標,把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感、強烈的理智感和高雅的審美感來強化育人意識.
二、營造探究氛圍,激發(fā)學習情感
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產生了興趣,引發(fā)了求知的欲望.探究活動就是在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明確的學目標下的實際操作活動.探究活動能否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在于活動過程中是否營造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氛圍,在活動的過程中是否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如在十幾減8的計算教學時,我設了一個乒乓球超市,請學生從“15個乒乓球買8個乒乓球還剩多少個?”的日常生活情景后,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探索怎樣從貨架上拿8個乒乓球,探索15-8的算法.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思考、交流或擺一擺手中的學具找一種喜歡的、容易的拿法.邊拿邊思考:拿掉了8個,這個貨架上還剩幾個乒乓球?根據自己的拿法,聯系算式15-8說一說算法.在交流中,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對各種方法都予以了肯定.如有的學生說:“先拿外面的5個,再拿里面的3個,看一下,還剩7個”;有的學生說:“先拿里面的8個,里面還剩1個,和外面的6個合起來是7個”;有的學生是一個一個拿,拿好后數了一下還剩7個.學生邊說,教師邊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拿法看著算式說一說:“在算15-8時是怎樣想的?”通過探討,學生自己獲得了算法,是自己通過動手、思考、交流得到的,用起來就適合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探索的過程中能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設置情境,導引積極情感
具體生動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可以強化小學生的情感體驗,是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而教師則是情境創(chuàng)設的主導者.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情境的創(chuàng)設.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依據教材內容來確定,既可以在課的開頭,也可以在課中,還可以在課尾,有的甚至可以延伸到課后.一般來說,課的開頭的情境創(chuàng)設大都以猜謎語、講故事設疑為主;課中以講故事、分析疑問、做游戲為主;課尾則以做游戲為主;延伸到課后一般以設疑質疑為主.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時,用故事引入: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個小朋友他們在沙地上畫圖畫,他們各自在地上畫了一條線段就開始爭吵起來,一個說我畫的長,另一個說我畫的比你長,吵的不可開交,你們想該怎么辦呢?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進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師生間的情感得到了交流,這時就可利用這個大好時機來引導學生積極求知.
四、師生合作,激發(fā)情感交流
積極的情感交流是人們認識活動的內驅力,課堂氣氛的沉悶與活躍,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師生的情感交流起著主導作用.教師對學生的愛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金鑰匙,在教學中,只有對每一個學生傾注滿腔的愛,真正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樂學的環(huán)境,學生才能充滿信心,積極學習,才能愉快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去.因此,整個教學過程要體現教師之情,建立師生之情,培養(yǎng)學生之情.教師除了用知識本身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外,還應在教學中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
五、集體交流,升華數學情感
課堂小結,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梳理和升華,是課堂重要的一部分.現在普遍的課堂小結都是圍繞知識進行的.普遍的總結性提問是:“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那些知識?”“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教師總是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對能力、對數學學習情感的總結卻被忽視.數學課堂學的除知識外,還獲得了情感體驗,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總結.課堂小結中,可以引導學生想想:我們是怎樣學的?你有什么體會或收獲.情感的交流可以使學生獲得情感的共鳴.
不言而喻,數學學習情感是在點點滴滴之中,在一堂堂數學課上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它對數學學習又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加強數學情感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