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海霞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一個班上有些學生愛聽教師講解,有些學生喜歡自己獨立思考問題,有些學生喜歡與別人熱烈討論,有些學生則偏愛自己獨立學習.這實際上就是學生的不同認知風格在學習方式上的表現.所謂認知風格也稱為認知方式,是指個人在認知活動中所偏愛的信息加工方式.個體認知風格的差異在學習中就表現為學習方式、學習習慣中的差異.差異并不是差,而是一種財富.學生的差異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教學資源.就目前研究較多的認知風格主要有場依存型和場獨立型、沖動型和沉思型、具體型和抽象型等.這些認知風格的個體差異,成為因材施教必須考慮的心理變量.因材施教一方面意味著發(fā)揮不同認知類型者的特長,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采取適當的教學措施彌補認知風格上的缺陷.
一、場依存型與場獨立型
從個體在認知加工中對客觀環(huán)境提供線索的依賴程度看,個體的認知風格可以區(qū)分為場依存型和場獨立型兩種.這兩個概念最早由威特金于1954年提出.后來的研究發(fā)現,場依存型和場獨立型是兩種普遍存在的認知風格.具有場獨立型風格的人,對客觀事物做判斷時,常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和干擾,他們傾向于對事物獨立作出判斷.具有場依存型風格的人,對事物的認知加工傾向于以外部信息為參照依據.他們的態(tài)度和自我認知更易受周圍的人們的影響和干擾,善于察言觀色,從他人處獲得標準.
在教學中,我們必須鑒別出不同學生的不同認知風格,針對不同的認知風格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首先,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偏愛不同的學科.威特金等人的調查發(fā)現,場獨立型學生對自然科學、數學等強調認知能力的學科感興趣,而場依存型學生對社會科學、語言學科、藝術等以人為對象的專業(yè)感興趣.所以我們在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類型,有針對地來激發(fā)興趣.其次,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兩類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明顯影響,不同的課堂組織形式也影響著不同認知類型的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最后,師生之間認知風格的匹配關系明顯影響著學生的學業(yè)成績.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兩種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也表現出來不同的解題能力.場依存型學生由于對事物有較大的依賴性,易受表面信息結構的影響,克服隱蔽能力差,在解題過程中容易受一些附加因素的干擾,往往只抓住了幾個與某類典型解法相似的條件進行機械地解答,不能分析題目條件與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排除無關因素的干擾,擇其關鍵成分進行解題.這類學生在常規(guī)方法的使用上可能比較扎實,在一般常規(guī)題的練習中不會有問題,但解一些結構較復雜,隱蔽性較強的題目時,則會處于劣勢了.相對而言,場獨立型學生則能較好地克服隱蔽干擾條件,在解題過程中善于對條件與問題進行剖析,從習慣的固定的解題方法中擺脫出來,靈活地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變換新思路以符合當前解題任務的要求,發(fā)散性思維較場依存性者要強一點.針對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不同的解題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就應充分了解,并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盡可能消除場依存性同學在這方面的劣勢.在布置與講評習題時,要精心挑選,并盡可能地多給場依存性的同學一些巧妙的提示,幫助他們發(fā)現題目的關鍵所在,從不同角度多運用各種解題方法,使之能適應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解題時能多一些變化,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解題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
二、沖動型和沉思型
根據學生對問題作出反應的速度,可以把學生區(qū)分為沖動型和沉思型.沖動和沉思涉及到個體在不很明確的情境下對自己解答的正確性進行思考的程度.錯誤率和反應時間反映出了這方面的個體差異.具有沖動型風格的學生解決問題速度快,但容易出現錯誤.而沉思型學生則相反,雖然速度比較慢,但錯誤少.兩種認知風格各有優(yōu)缺點,并無好壞高下之分.沖動型學生在運用低層次事實性信息的問題解決中占據優(yōu)勢,而沉思型學生在解決高層次問題中成績更好.另外,閱讀領域的研究還表明沉思型學生更善于鑒別文章的前后矛盾之處,而沖動型學生更擅長快速瀏覽文章.如何針對沖動型和沉思型學生進行有效教學呢?自我指導式訓練將有助于教師盡量降低這兩種認知風格的負面影響.自我指導式訓練教給學生利用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自我對話來監(jiān)視自己的思維.
三、具體型和抽象型
根據個體在進行信息加工時所采用的概念水平的高低,可以把認知風格區(qū)分為具體型和抽象型.一個抽象型學生,能夠看到某個問題或論點的眾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定型),能夠容忍場景的模糊度并進行抽象程度較高的思考.而具體型學生則能比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體觀點或情境,但要向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有關信息,否則很容易偏見,這一領域的有關研究表明,抽象型學生在非結構化教學方法(如歸納法或發(fā)現法)下會表現得更好,而具體型學生在結構化教學方法(如演繹法和講解法)之下成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