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茵 張紅英
前列腺癌根治術是治療前列腺癌的首選方法,但手術本身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給患者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壓力。據報道,惡性腫瘤患者圍手術期間常伴隨明顯的焦慮和抑郁情緒[1]。隨著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在疾病診斷、治療的同時,應注重患者的心理狀況,這對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對我院近兩年接受前列腺癌根治術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進行了調查,并分析了其影響因素,為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消除或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依據。
1.1 材料 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接受前列腺癌根治術的患者共92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7.20±5.45歲,均為已婚。所有患者均意識清楚,無嚴重心肺功能障礙,無腦器質性疾病及精神疾病史,無認知功能障礙。所有患者均對此次調查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評定工具: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SAS、SDS主要評定被調查者的主觀感受,均包含20個項目,采用四級評分,1分表示沒有或很少時間有;2分是小部分時間有;3分相當多時間有;4分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有。按測量常用標準劃分,低于50分者為無抑郁,50~59分者為輕度抑郁,60~69分者為中度抑郁,70分以上者為高度抑郁。SAS、SDS 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2]。
1.2.2 評定方法:由責任護士組織實施,統(tǒng)一指導用語和填表方式,患者自行填寫或責任護士提問方式現場完成問卷。
2.1 不同年齡患者SAS、SDS評分比較 年齡越輕的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重,特別是年齡<50歲的患者焦慮抑郁得分明顯高于年齡>70歲的患者。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
表1 不同年齡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
注:P<0.05。
年齡 例數 SAS SDS<50歲 18 62.45±7.85 58.75±9.25 50~59 35 59.34±6.27 56.48±5.65 60~69 29 57.75±5.43 56.25±4.75>70 10 48.23±6.25 46.74±6.37
2.2 影響焦慮抑郁的相關因素分析 前列腺癌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與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手術根治的效果、術后并發(fā)癥、經濟負擔狀況、術后工作前途以及術后生活質量和夫妻感情等的擔憂等因素顯著相關。年齡<50歲的患者焦慮抑郁的主要危險因素是擔心手術根治的效果、手術并發(fā)癥、擔心疾病影響工作前途,擔心影響夫妻感情,而隨著年齡的增大,焦慮抑郁的主要原因則以對手術的恐懼、和經濟負擔為主。見表2。
前列腺癌本身不僅給患者帶來生理上的痛苦,同時也可誘發(fā)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而抑郁和焦慮是最常見的反應。本次調查顯示年齡和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密切相關,年齡越輕,焦慮抑郁的程度越重,特別是年齡<50歲的患者焦慮抑郁得分明顯高于年齡>70歲的患者,這可能跟年輕的患者社會閱歷較少、對生活質量要求較高有關,且該年齡段的患者正處年富力強的階段,對術后的工作前途等現實問題的擔憂無疑會成為他們心理上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前列腺癌根治術后性功能障礙是常見的并發(fā)癥,研究表明,前列腺癌根治術后有44%~75%的患者有性功能障礙,>60%的患者對此問題感到苦惱,約有10%需服用西地那非,10%需要接受注射治療,這也是患者擔心影響夫妻感情的主要原因。
表2 影響焦慮抑郁的相關因素分析
前列腺癌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與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手術根治的效果、術后并發(fā)癥、經濟負擔狀況、術后工作前途以及術后生活質量、夫妻感情等的擔憂等因素顯著相關。該結果提示,引起不同年齡段前列腺癌患者的負性情緒存在一定差異,年齡<50歲的患者焦慮抑郁的主要危險因素是擔心手術根治的效果、手術并發(fā)癥、擔心疾病影響工作前途,擔心影響夫妻感情,而隨著年齡的增大,焦慮抑郁的主要原因則以對手術的恐懼和經濟負擔為主。因此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同時爭取患者家屬的密切配合,指導患者妻子多關心、愛護患者,在感情上給予體貼和理解,在精神和經濟上給予支持和鼓勵,在生活上給予幫助和照顧,讓患者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溫暖及自己生存的價值,激發(fā)對生活的信心。
總之,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年齡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并探討了相關危險因素,以期引起醫(yī)護人員的重視,在臨床實踐中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對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積極作用。
1 王志強,孫莉,龐漢民.癌癥患者圍手術期情緒障礙的評估及干預[J].中國醫(yī)刊,2006,41(3):34.
2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