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陳冬華 李強 周浩 湯偉琴 季瑩 張一英 陳斌
(1.上海市嘉定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1800;2.上海市嘉定區(qū)華亭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1816)
2012年4~6月嘉定區(qū)華亭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進行健康體檢且資料完整的9 271名中老年人,其中男3 912名,女5 359名;年齡40.0~100.0歲,平均年齡(63.9±7.9)歲,其中40~49歲790人,50~59歲2 300人;60~69歲3 515人,70~79歲1 845人,80~89歲786人,90歲以上35人。以血尿酸檢測值男≥408 μmol/L,女≥357μmol/L為界,分為高尿酸血癥組1 759名,其中男879名,女880名;血尿酸正常組7 508名,其中男3 030名,女4 478名。
所有體檢者晚餐后禁食,次日分別測量身高、體重、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計算體質(zhì)指數(shù)(BMI);同時空腹抽血,空腹血糖(FBG)、谷丙轉(zhuǎn)氨酶(GPT、ALT)、血尿酸(UA)、血肌酐(Cr)、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均采用酶法在全自動生化儀上測定。
高血壓診斷標準:SBP≥140和/或DBP≥90 mmHg;血糖異常診斷依據(jù):FBG≥6.1 mmol/L;血脂異常診斷參照《血脂異常防治建議》:將TC≥5.72 mmol/L、TG≥1.70 mmol/L定義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代謝綜合征參照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會的診斷標準:具備超重或肥胖(BMI≥25 kg/m2)、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中任何3個或全部;腎功能不全診斷依據(jù):除外腎前因素,Cr≥133 μmol/L,BUN>21.4 mmol/L。
采用Excel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并用直觀圖展示最終結(jié)果,患病率采用x2檢驗進行比較。
血尿酸增高和正常的人數(shù)分別為1 759例(男879例,女880例)和7 508例(男3 030例,女4 478例),血尿酸增高患病率為18.97%。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男879人,占22.47%;女880人,占16.42%。40~49歲,50~59歲組,60~69歲組,70~79歲組,80~89歲組及90歲以上組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分別為8.73%、13.48%、19.15%、23.74%、32.57%和37.14%。隨年齡的增高,高尿酸血癥患病率也逐漸增高(表1)。
與尿酸正常組相比,高尿酸血癥組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肌酐、尿素、血壓水平明顯增高(P <0.01,表2)。
高尿酸血癥主要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本研究顯示,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癥的人數(shù)占總?cè)藬?shù)的18.97%,且隨著年齡組年齡段的增高,高尿酸血癥的人數(shù)占各年齡組人數(shù)的比例也逐漸增高,提示年齡可能是影響中老年人血尿酸水平的因素之一。作為體內(nèi)嘌呤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尿酸主要由腎臟對外排泄。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癥往往具有較高的患病率[3],而且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漸升高,可能與老年人的腎功能逐漸退化相關。隨著年齡增大,腎動脈逐漸硬化,心臟供血能力也在逐漸降低,腎臟的血流減少,導致腎小球的濾過率開始下降及腎小管排泌功能不斷降低,使血尿酸的排泄減少進而引起血尿酸升高。同時,本研究顯示,上海地區(qū)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血尿酸增高患者的比例分別為22.47%和16.42%,平均為18.97%,本地區(qū)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略高于全國的平均值,這可能與長三角地區(qū)的生活水平與飲食結(jié)構有關。
表1 不同年齡、性別組血尿酸水平比較 n(%)
表2 高尿酸血癥組與尿酸正常組代謝指標比較
通過高尿酸血癥組中以上各相關性統(tǒng)計與對比分析,提示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高血脂關系比較密切,而這些在中老年人群內(nèi)分布較多。過多的脂肪攝入還可抑制尿酸的排泄,血尿酸進而增加。高尿酸血癥時尿酸鹽結(jié)晶沉積于動脈壁,導致動脈逐漸硬化,并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和抑制神經(jīng)型一氧化氮合酶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也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本研究中老年高尿酸血癥組高甘油三酯血癥、代謝綜合征與尿酸正常組間有較為顯著的差異。通常認為,胰島素抵抗可能是滋生多種代謝性疾病如高脂血癥及高尿酸血癥的共同土壤,而代謝綜合征是多種代謝成分異常聚集的病理狀態(tài)[4]。近幾年大量病學資料及代謝綜合征各組分與血尿酸相關性多元回歸分析顯示,TG與血尿酸呈強烈正相關,TG是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的獨立危險因素[5-6]。
Viazzi等[2]研究認為,腎功能受損與高尿酸血癥呈明顯的線性關系。本研究結(jié)果也提示,血尿素、肌酐偏高是影響血尿酸水平的主要相關因素;而且隨著年齡不斷的升高,表現(xiàn)越為明顯,并且也顯示與年齡區(qū)間的關系密切。主要與老年人腎功能減退導致血尿酸排泄減少有關,同時老年人長期的高尿酸血癥導致腎小管內(nèi)尿酸鹽結(jié)晶大量形成,引起慢性腎小管-間質(zhì)炎癥,從而造成腎功能損害[7]。
鑒于以上研究分析,對于中老年高尿酸血癥患者應采取綜合防治措施,避免高嘌呤、高能量食物的攝入,積極控制血脂、血壓和血糖以改善胰島素抵抗,并在保護腎功能的同時治療高尿酸血癥及伴發(fā)的相關疾病。
[1] Culleton BF, Larson MG, Kannel WB, et al. 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J]. Ann Intern Med, 1999, 131(1): 7-13.
[2] Viazzi F, Parodi D, Leoncini G, et al. Serum uric acid and target organ damage in primary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 2005, 45(5): 991-996.
[3] 劉湘源, 肖玉蘭, 任素琴, 等. 老年人高尿酸血癥調(diào)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 2005, 9(5): 280-283.
[4] Vuorinen-Markkola H, Yki-Yarvinen H. Hyper uricemia and insulin resistance[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94, 78(1):25-29.
[5] 邵繼紅, 沈洪兵, 莫寶慶, 等. 社區(qū)人群高尿酸血癥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04, 25(8):688-690.
[6] 朱文華, 方力爭, 李楠, 等. 代謝綜合征各組分對高尿酸血癥的影響[J]. 中華內(nèi)科雜志, 2006, 45(3): 228-229.
[7] 邱朝暉, 曹弈. 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的關系[J]. 國外醫(yī)學·心血管分冊, 2001, 28(1):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