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
為了出人頭地、回報父母,20歲的崇州女孩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選擇了復讀。今年,復讀了一年的她,差理科三本線仍有6分。在得知這個成績后,她選擇了輕生。(據6月25日《華西都市報》報道)
復讀生經歷過一次高考打擊,心理越發(fā)脆弱、敏感,同時高昂的復讀費用給家庭造成的經濟擔負也讓他們內疚、自責、壓抑。再加上進入一個全新的集體,同學間競爭大,很難找到集體溫暖感、歸屬感、安全感。幾座大山的疊加,老師、家長溝通、疏通缺位等,復讀生心理難免變得封閉、孤僻。一旦他們的復讀效果不能如愿以償,心理“堰塞湖”就容易崩潰。因此,學校要做好重點學生考后心理疏導工作,家長更要看淡高考,相對分數來說,生命健康更重要。
高考是“一錘子買賣”,只要努力過、拼搏過,享受高考的過程,無論是什么結果,都應坦然面對。個人高考成績是否理想的決定因素很多,不必將所有問題都自己扛。只要實力尚在,信心依舊,定能實現(xiàn)夢想。
要明白生活是一門平衡藝術,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忌现攸c本科畢業(yè)后找工作四處碰壁者比比皆是,而學一門技術,工作無憂,薪水不低,如今也已不算新聞。只要勤努力、肯吃苦,許多學校專業(yè)都大有可為。
要學會迂回戰(zhàn)術,上不了重點本科,上個普通本科后再苦拼四年備考重點大學研究生。上不了本科,上個??疲邔I局芬粯庸獠?。就算上高職,掌握一技之長,做個藍領也一點兒不遜色。
要權衡利弊得失,高考失利并不意味著人生暗淡無光,高考的挫敗僅是階段性的挫折,是漫漫人生的小小分叉,把高考視為人生的唯一夢想,是人為放大痛苦、作繭自縛。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不是評價人生成敗的唯一標尺,決定人生成敗的因素很多,高考成績占比份額極其有限。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始人馬云和新東方的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都曾兩次落榜,但他們的人生一點兒也不遜色,因為他們把人生坎坷視為財富,靠不變的信念及不懈的努力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高考就是高考,它不決定人的所有能力,更不定奪人的命運,真正決定自己命運的是高考失利后的心態(tài)與信念。只要心態(tài)陽光健康,只要信念永恒,相信辛勤耕耘之后,你必定會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