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媛
【摘 要】目前,這項灌漿技術還被廣泛應用于制止輸水渠道的滲漏。事實證明,劈裂灌漿是一項制止沿土體滲漏的經(jīng)濟、簡便、快速而又有效的處理措施。劈裂灌漿技術已成為加固軟弱地基、深基坑防滲、地下工程防水及路基加固等常用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一項具有較為廣泛應用前景的巖土工程治理技術。
【關鍵詞】固結灌漿;施工技術;應用
0.引言
灌漿施工是通過地層或建筑物的鉆孔(或預埋的灌漿管),將具有流動性的漿液,按一定的配比要求,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壓入地層或建筑物的縫隙中,使其充填密實,膠結硬化成整體,達到防滲或加固的目的。
1.灌漿分類
1.1 按其目的不同可分為: 固結灌漿、帷幕灌漿、接觸灌漿、接縫及補強灌漿、劈裂灌漿、高壓噴射灌漿等
(1)固結灌漿:是將壩基裂隙巖石膠結起來,提高其整體性、均勻性和承載能力。其涉及的平面范圍大,孔深一般5m~10m;(2)帷幕灌漿:是在壩基偏上游部位進行1~3排深孔灌漿,充填和膠結裂隙,構成一道不透水的帷幕, 達到減少壩基滲漏和降低壩底揚壓力的目的;(3)接觸灌漿:是在壩體與巖基的結合面上進行灌漿, 加強結合,提高壩體的抗滑穩(wěn)定性,防止巖面集中滲漏并增加巖基表面的固結強度;(4)劈裂灌漿:沿壩軸線布孔,利用壩體小主應力成基本沿壩軸線分布這一規(guī)律,用灌漿壓力沿壩軸線劈裂壩體,灌入泥漿構造漿體防滲帷幕,同時與漿脈連通的裂縫、洞穴等壩體隱患,均被泥漿充填擠壓密實,達到防滲加固的目的;(5)高壓噴射灌漿:采用高壓漿液形成高速噴射流束,沖擊、切割、破碎地層土體,并以水泥基質(zhì)漿液充填、摻混其中,形成樁柱或板墻狀的凝結體,用以提高地基防滲或承載能力的目的。
1.2 按其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為: 水泥灌漿、粘土灌漿、化學灌漿和瀝青灌漿
(1)水泥灌漿:由水泥為基本材料、適量的細骨料、混凝土外加劑及其它材料組成的干混材料,它在施工現(xiàn)場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攪拌均勻即可使用,具有高流態(tài)、微膨脹、不離析、早強高強的性能,膠凝性好,結石強度高,施工方便,成本較低,故得到廣泛應用;(2)化學灌漿:多是用高分子材料配制成的溶液作為漿液的一種新型灌漿。漿液灌入地基或建筑物裂隙中,經(jīng)凝固后,可以達到較好的防滲、堵漏和補強加固的效果。常用的化學灌漿材料有環(huán)氧樹脂、水玻璃、鉻木素、甲凝、丙凝、聚氨酯漿液;(3)瀝青灌漿:先將瀝青加熱為易于流動的液體,再用泵將熱瀝青泵送灌入隔熱保溫的灌漿管,熱瀝青通過隔熱保溫的灌漿管進入滲水部位,熱瀝青遇水后,分散成一些顆粒,分散的瀝青不斷凝聚并鋪展開,逐漸粘附在縫壁上,隨著瀝青吸附層的不斷加厚,滲水通道不斷縮小直至完全堵塞,防滲堵漏結束后,通過泵體循環(huán),用清洗劑清洗泵。
2.灌漿施工工序
灌漿施工分為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灌漿四個工序。
2.1鉆孔
在巖基中鉆孔要分段測量孔斜, 據(jù)以分析灌漿質(zhì)量。巖心鉆機的鉆進方法,根據(jù)巖石硬度及完整性,可選用硬質(zhì)合金、鋼?;蚪痄撌@進。鋼粒鉆進時研磨的巖粉或鐵屑常易堵塞孔壁裂隙,影響灌漿質(zhì)量。在砂礫石層中鉆孔,多采用優(yōu)質(zhì)泥漿固壁。
2.2沖洗
為保證巖石灌漿質(zhì)量, 灌前要用有壓水流沖洗鉆孔, 將裂隙或孔洞中的泥質(zhì)充填物沖出孔外, 或推移到灌漿處理范圍以外。按一次沖洗的孔數(shù)分為單孔沖洗和群孔沖洗。按沖洗方法分為壓力水連續(xù)沖洗、脈動沖洗和壓氣抽水沖洗。
2.3壓水試驗
每個灌漿段大都要做簡易壓水試驗,即一個壓力階段的壓水試驗。其目的是:(1)了解巖層滲透情況,并與地質(zhì)資料對照;(2)根據(jù)滲透情況儲備一個灌漿段用的材料并確定開灌時的漿液濃度;(3)查看巖層滲透性與每米灌漿段實際灌入干料重量的大致關系,檢查有無異?,F(xiàn)象;(4)查看各次序灌漿孔的滲透性隨次序增加而逐漸減少的規(guī)律。
2.4灌漿施工
各類灌漿施工都要按規(guī)定順序進行,分為一序孔、二序孔、三序孔等,隨著序數(shù)增加,灌漿孔逐漸加密。
單孔灌漿方法有兩種:(1)全孔一次灌漿法,以灌漿塞封閉孔口,有壓漿液灌入到全孔的巖層裂隙中,適于淺孔灌漿;(2)全孔分段灌漿法,將全孔自下而上分成若干段,用灌漿塞將其中一段與相鄰段隔離,有壓漿液只灌入到該段巖石裂隙中,適于深孔灌漿。
按漿液注入方式,又分為:(1)純壓式灌漿法,灌入的漿液都壓入巖石裂隙中,不讓其返回地面,如化學灌漿多為定量灌漿,常采用這種方式;(2)循環(huán)式灌漿法,注入的漿量大于裂隙吸漿量,多余漿液經(jīng)回漿管返回攪拌機。其主要優(yōu)點是漿液不易沉淀,有利于保證灌漿質(zhì)量,帷幕灌漿或固結灌漿多采用這種方式。
3.灌漿注意事項
灌漿過程中應注意灌漿壓力、漿液濃度的控制及突發(fā)事故的處理。
灌漿壓力:灌漿過程中應控制壓力,防止混凝土面或巖石面抬動。
漿液濃度:灌漿過程中,必須根據(jù)吸漿量的變化情況及時地調(diào)整漿液的濃度。稀漿流動性好,但會擴散到灌漿范圍外,造成浪費,而且凝固時收縮大,水泥結石與巖石縫面脫開,防滲和固結質(zhì)量降低;稠漿流動性差,擴散范圍小,細小裂縫灌不進去,但凝固時收縮小,與縫面粘結好,防滲、固結質(zhì)量相對提高。灌漿過程從稀漿開始,使細裂縫首先灌滿,而后逐級變濃,充填更大的裂隙。這種由稀到濃的變換方式,灌漿的整體質(zhì)量最好。
突發(fā)事故: 灌漿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事故有:(1)灌漿中斷;(2)地面抬動;(3)串漿、冒漿或繞塞返漿。
(1)灌漿工作必須連續(xù)進行,若因故中斷,可按照下述原則進行處理:應及早恢復灌漿,否則應立即沖洗鉆孔,而后恢復灌漿。若無法沖洗或沖洗無效, 則應進行掃孔,而后恢復灌漿?;謴凸酀{時,應使用開灌比級的水泥漿進行灌注。如注入率與中斷前的相近, 即可改用中斷前比級的水泥漿繼續(xù)灌注; 如注入率較中斷前的減少較多,則漿液應逐級加濃繼續(xù)灌注。恢復灌漿后,如注入率較中斷前的減少很多,且在短時間內(nèi)停止吸漿,應采取補救措施。
(2)灌漿段注入量大,灌漿難以結束時,可選用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漿液中摻加速凝劑;灌注穩(wěn)定漿液或混合漿液。
(3)灌漿過程中,發(fā)現(xiàn)冒漿漏漿,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嵌縫、表面封堵、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等方法進行處理。
(4)帷幕灌漿過程中發(fā)生串漿時,如串漿孔具備灌漿條件,可以同時進行灌漿。應一泵灌一孔。否則應將串漿孔用塞塞住,持灌漿孔灌漿結束后。串漿孔并行掃孔、沖洗,而后繼續(xù)鉆進和灌漿。
發(fā)生事故后應立即查明原因, 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必要時停工處理。每個灌漿孔灌漿結束后都要用機械壓漿法封孔。封孔質(zhì)量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安全。
4.質(zhì)量檢驗
灌漿質(zhì)量檢查以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為主,結合對施工記錄、成果資料、測試成果的分析和檢查孔巖心等綜合評定。即灌漿結束28d 后,應在灌漿區(qū)鉆孔做壓水試驗,觀察巖芯膠結情況,鑒定質(zhì)量。檢驗數(shù)據(jù)應互相印證,不能單憑壓水試驗取得吸水率作為唯一的標準。評價灌漿質(zhì)量,只有蓄水后,灌漿效果才能受到考驗,在蓄水前,可按下列方法檢查灌漿質(zhì)量。
5.結語
灌漿施工過程控制是一個復雜的控制系統(tǒng) ,涉及到方方面面。要作好灌漿過程控制 ,首先要作好以上幾方面工作 ,然后在施工過程中選取具體的參數(shù)、控制手段和方法 ,才能使灌漿這一隱蔽工程作到可控 ,從而達到預期的灌漿施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