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新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開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效課堂建設已經(jīng)成為教育的關鍵問題,本論文對現(xiàn)有的中學課堂教學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課堂教學的思維模式、授課方式、課堂評價等三方面進行了論述,提出“變”的教學思想,達到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對中學高效課堂的建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課堂 轉變 能力 高效
【正文】
現(xiàn)代教育教學觀念的發(fā)展,對課堂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課堂教學的衡量標準從最初的“有效”到“高效”,乃至于現(xiàn)在的“優(yōu)效”,經(jīng)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也多方面的體現(xiàn)了教育行政部門、社會群體、受教育學生等對課堂教學的呼吁和要求,當然也是素質教育的迫切需求。
那么,什么是高效率課堂?如何提高課堂效率?高效率課堂的評價標準是什么?
對于現(xiàn)在這些聚焦教育熱點的中心問題,很多同行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廣泛的交流,雖然見仁見智,但迄今尚未有定論,然而,討論本來就是提高效率,走向“高效”乃至“優(yōu)效”的有益探索和必然途徑,筆者將在此發(fā)表自己的一點淺見,和各位同行商榷!
高效課堂的關鍵在一個“變”字,即改變以往陳舊的思想觀念、教材處理方式、授課方式、行為習慣、評價標準等方面,在素質教育的大前提下,根據(jù)具體的課程安排,應試范圍,學生狀況來設計教學,從而使課堂教學既能從整體上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緊扣教材和高考考綱,又能多方面提高學生能力,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最終達到輕松教學、事半功倍,真正實現(xiàn)高效率教學的目的。
那么,高效課堂的“變”將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變”:改變思想模式,適應新課程標準下的現(xiàn)代教學方式,與時俱進,時刻促進大腦思維的更新。思想是一切行為的先導,只有思想變了,行為才會變,也才會從以往的陳舊模式中解脫出來,從而積極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是變教學主體觀。新課程一直倡導的一個理念就是——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是主體,課堂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學生的學展開的,這就要我們明白,“教”不是主要的,“學”才是主要的,將獨裁式的課堂轉變?yōu)槊裰魇秸n堂,從思想上徹底去除陳舊的教學主體觀,即課堂教學完全服務于學生這個主體,這是高效課堂建設的關鍵所在。
二是變教材處理觀。新課程的又一理念是鼓勵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二次甚至多次分析、增刪、挖掘教材,絕不是以往的那種只是照著教材一講到底的陳舊做法。教師必須從思想上改變這一觀念,處理好必修和選修的關系、教材和學生相適應的關系、提高應試能力和進行素質教育的關系等,通過對教材的多次處理,刪繁就簡,課堂教學就會舉重若輕,教學效率自覺地的得到提高。
第二“變”:改變授課方式。從“講課”向“教課”轉變,圍繞學生的“學”設計課堂教學。先備好教材,再備好學生,針對具體學情,選取恰當?shù)氖谡n方式。
一要隨時改變授課策略,是精講還是略講或不講要根據(jù)教材和學生情況隨時改變??淇淦湔劊活檶W生反應的“講”、反復的講學生還是不會的“講”、不用講學生一看就明白的“講”等都是低效或者無效的,高效率的做法應該是:適時轉變授課策略,力求通過講使學生能力提高,通過教使學生掌握技能,通過練習使學生形成方法。
二要隨時改變授課方法,是老師講授學生聽記、老師設問學生自學歸納、學生質疑老師解答、直觀展示還是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等具體的授課方法的采用,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材的處理情況、教學目的的要求等方面精心設計,隨時轉變授課方式,采用恰當教學方法,效率的提高才有了手段上的保證。
三要隨時改變課堂練習題的設計,是選擇運用已經(jīng)提前設計好的練習題還是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隨時改變,這之間的區(qū)別很大。因為課堂并不是完全按照老師的設想一步步走下去的,必然存在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情況的可能性,例如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和預先設想有差距,或者因為學生不理解延誤了課程進度等,當具體情況發(fā)生變化時,仍舊使用前面設計好的練習題,適配性極差,肯定是達不到理想效果的,更遑論高效了。這時,改變當初練習題的設計就勢在必行。
第三“變”:改變評價標準。一節(jié)課上的好不好的標準不應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課堂反應上,而是要轉變?yōu)榭催@節(jié)課是否有效果,甚至是否達到最佳效果,是否高效率的度過幾十分鐘,才是正確的課堂評價標準。
首先是將“評講”改變?yōu)椤霸u教”,不側重評價老師的講解、傳授,主要看老師能否引導、調(diào)動、啟發(fā)學生,能否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步步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找到答案、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只是講好了的課堂是低效的,只有數(shù)好了的課堂才有可能是高效的。
其次是將“評價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掌握知識”轉變?yōu)椤霸u價學生是否提高能力”。即使用整節(jié)課來傳授知識,時間也是有限的,而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老師把課本作為例題,教給學生一種解決問題、掌握知識的學習能力,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力爭讓學生“學一課而通一法”,那么就充分體現(xiàn)出課堂教學的張力,一節(jié)課的效率遠遠超過一節(jié),乃至幾節(jié)。這應該是課堂評價的著力點。
再次是將“評價課堂教學手段多樣化”轉變?yōu)椤霸u價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課堂教學的實質是提高學生能力,現(xiàn)代科學技術也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多技術手段,如果用了很多技巧,也達到了新穎的表面效果,學生卻不能提高能力,甚或起到了沖淡課堂主題、分散學生注意力的反面效果,還不如只用一種或不用,踏踏實實的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一步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培養(yǎng)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改變的很多,一個“變”字可以讓課堂教學不再是死水一潭,七十二變,變變充滿生機,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因時、因地、因理而變之,才是新課程教育、素質教育的宗旨,也才是高效課堂建設最應把握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