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海
[摘要]本文從新課程標準,新教材、新教學理念幾個方面指出了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三項問題分析如何解決,在解決各項問題中重點分析了實踐在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標 新教材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075-01
教育部自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做為一名基層化學教師,真正感受到了國家推行課程改革的力度和決心。新課標,新教材,新理念給我們的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但在教學實踐中仍存在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課改的普及和深化,如何找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成為我們目前工作的首要任務。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項:
1.新課程標準要求高度與當前教學成效不符
新課程標準提出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目標,在重視“雙基”的基礎上,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以實現(xiàn)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課時、教學條件的限制,無法達到新課標所要求的高度,多數(shù)教師仍把有限的課堂教學給了高考必考知識塊,其他的科學探究,科學視野,資料卡片成了教材里的裝飾品;同時,學生對這部分內(nèi)容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化學方程式關注程度,這與教師的冷漠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2.新教材編寫特點與當前教學的矛盾
新教材把促使全體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教科書設計的出發(fā)點,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及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科書改革的重點。教材對教學內(nèi)容八大模塊的劃分為教學提供了選擇性,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教材編寫注重基礎性和時代性的結(jié)合,密切聯(lián)系社會發(fā)展和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的實際。教師面對新教材第一感覺是不成體系,為了自己教學方便,打亂了教材的編寫順序,根據(jù)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教學。這種以高考為教學依據(jù)的教學,勢必影響教材在教學中的作用。
3.新教學理念的認知和實踐的不符
新課標要求基層教師工作者改變教學理念,課堂教學由教師講解為主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主。由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對課堂的掌控能力不同,部分教師很難將理想中的教學方法實施到教學工作中來。個別教師在初期也嘗試了教學改革,但是效果很不盡人意,不僅沒有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反而形成了課堂無組織無紀律的場面,教學進度大打折扣,不僅引起了學校領導的不滿,也引來了學生家長的質(zhì)疑。面對困難,教師很難堅持自己的想法,從而隨波逐流,走教學圍著高考轉(zhuǎn),學生圍著教師轉(zhuǎn)的老路。
我相信以上所列舉的幾點不是問題的全部,也不僅僅是我個人所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時時困擾著廣大教育工作者,阻礙了教育改革的進程,更加影響了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從哪方面入手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工作的首要任務。經(jīng)過幾年的教學探索,我發(fā)現(xiàn)將“實踐的觀念”運用于教學中,可取得不錯的效果。下面就具體介紹我的實踐教學法:
首先,是實驗內(nèi)容的實踐。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自初三開始接觸化學,就從課堂上學到了這句話,這也是每名教師經(jīng)常提到的一句話。既然實驗是基礎,基礎若得不到有力的實施,就不用說建構(gòu)知識體系了。教材里的實驗遍布各個章節(jié),如果各個都拿來讓學生一一驗證,恐怕三年時間只能學化學一科了。按照實驗內(nèi)容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實驗分為學生實驗,教師實驗。藥品及實驗過程中無污染的實驗可以做為課堂演示實驗,這部分實驗可由教師完成,學生觀察,易操作的也可以由學生完成。大部分實驗都有不同程度的危險性,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的讓學生親自操作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總結(jié)結(jié)論。在進行金屬鈉性質(zhì)探究內(nèi)容教學時我將全班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先聽實驗講解,后做實驗,另一組在預習后先做實驗,然后聽實驗講解。事實證明第二組在聽實驗講解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求知欲明顯高于第一組。多數(shù)教師因為安全或者教學條件限制不能讓學生親自實驗,而是讓學生認可接受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長久下去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打折扣。若客觀條件有限,利用多媒體進行實驗展示也可。
其次,是實踐活動的真正實踐。教材里有很多實踐活動的設計,有些教師會在課堂上跟學生說“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試一試”,有些教師會視而不見,使得這些設計成了擺設。教材編寫者不是萬能的,他們可能只是從某些角度考慮認為這部分可以做為一個實踐活動,并不清楚這部分的設計是否符合各地的實際情況。
最后,教學新理念的實踐需要堅持。新課改將基礎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上升到了對學生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我們在教學中也不應該僅僅局限于高考,受制于高考。當然,多年來高考對教育教學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擺脫的,社會傳統(tǒng)觀念都把高考做為教師教學的評定準則,教師也把高考做為自己工作的中心,至于學生有無學習興趣,對科學是否熱愛,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對他們以后的影響都不是目前教學關注的重點。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也是樹立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期,這一階段的教育對于他們今后的成長有著決定性影響。我在課堂上一直說,高考是通往大學的道路,不一定是通往人生成功的道路。與之前根據(jù)教學重難點安排課時不同,對于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利的,能促進學生熱愛科學,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內(nèi)容我都劃分到了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