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麗
摘 要:自信心是成才的重要條件。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價值和能力的充分認識和評價。它是激勵人們自強不息地實現(xiàn)理想的內部動力;是一個人成才所必備的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的個性品質。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培養(yǎng)好學生的自信心呢?
關鍵詞:自信心;英語教學;心理障礙
在教學過程中面對農村的中學生,應該采用低起點,勤練習,小跨度。從學生剛入學就對學生進行心理調整,使其克服學英語不敢開口,不習慣開口這兩大心理障礙。
“低起點”就是把教學要求的起點定在學生只要努力就能達到的水平上。訓練“英語一日一句”,少食多餐,積少成多。每日只不過一個句子,沒什么可怕,這樣把巨大的語言學習障礙分解,使學生建立征服的自信心。剛開始入學,我先讓學生學習一些日常用語,有意識地讓他們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
“勤練習”就是苦練口語基本功,鍛煉口腔肌肉,要求每個句子必須做到脫口而出。反復鼓勵基礎差的學生:口語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以前怎么差,只要從現(xiàn)在開始大聲讀,一句一句地操練,學一句算一句,掌握一句可頂十句,逐漸積累,你的英語水平一定能得到飛速提升。如果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那就多花點時間,別人讀十遍,你就大喊五十遍,抱定這樣的決心,一定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我經常這樣告誡學生。我還要求學生將要反復操練的英語句子,一一抄寫在小紙條或卡片上,隨身攜帶,充分利用課后零碎的時間巧學巧練,事半功倍。學生去教室、在宿舍、去餐廳,一天好幾個來回,僅僅利用這點時間就足以把當天的任務完成。
“小跨度”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小學畢業(yè)生的英語水平與中學英語教學目標之間搭好一個臺階,使學生經歷一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中學生一般口語和聽力較差,進入中學后要有一個適應階段。第一學期課堂英語應適當慢速,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消除畏縮感,讓學生體驗到自己有能力學習,增強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環(huán)。一個語法項目不要面面俱到、羅列一大堆條款。應重語法例句,不重語法講解,自然順口的語法命名要求讀得滾瓜爛熟。
總之,要讓每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都抬起頭來走路?!疤痤^來”意味著對自己、對未來、對所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實踐證明,這種三步曲的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面向全體又照顧到個別學生。讓每個受教育者都充分享受到英語的照耀。
(作者單位 河南省清豐縣城關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