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宏
【摘要】高中歷史學習是高中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的出臺,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課標理念下加強歷史課堂教學的現(xiàn)實價值,接著闡述了高中歷史老師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希望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產(chǎn)生積極作用,帶來一些有益思考。
【關鍵詞】高中 歷史課堂 教學 價值 影響
1 新課標理念下加強歷史課堂教學的現(xiàn)實價值
新《普通高級中學歷史課程標準》提出下列的基本理念:“尊重歷史,追求真實,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明成果,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這些理念對于高中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都具有非常現(xiàn)實的積極意義,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也是社會發(fā)展的潮流,可見,新課標的制定也符合了社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大背景。
1.1 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人文修養(yǎng),發(fā)揮人文學科應有的向導作用
歷史學科本身就具備非常濃厚的人文氣息。新課標提出的嶄新教學理念非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習生活變得更為豐富。從本質上看,加強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也是高中學校教學過程中落實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特別是部分學生將來有可能進入歷史文化部門工作,良好濃厚的人文修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而歷史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這種需求。
1.2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意識,促使學生獨立思考有關歷史事件
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屬于自己的鑒別能力和欣賞能力。因此,當面對各類歷史事件時,不再是簡單的聽聽看看,而往往是通過自己的獨立思索,從歷史背景的角度對歷史事件去品評,并形成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因此,在新課標理念下,歷史課堂教學也考慮到了學生自身方面的因素,并有利于高中生形成獨立思考的思維意識,從而客觀真實的解讀歷史評價歷史。
2 高中歷史教師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影響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中歷史教學仍然存在著教與學的對立。歷史老師一味的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而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學生能否接受,能夠接受多少歷史知識,單純的以為完成教學任務即可。新課標出臺后,高中歷史教學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個重任無疑落在了歷史老師的肩上。為此,歷史教師必須更新觀念,以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為本,從教學方式的改革入手,實現(xiàn)教育價值觀、人才觀和培養(yǎng)模式的轉變,以真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2.1 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作為歷史課教師應當具備長遠眼光,跟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限制,勇于創(chuàng)新,使學生在平等、充滿人文關懷的環(huán)境中學習歷史,體會歷史,評價歷史,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比如在講授“洋務運動”一課前,可以設計一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融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中,即“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與“洋務運動是維護清朝反動統(tǒng)治的一場自救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的說法哪個對哪個錯?這樣,就會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意識,促使他們去圖書館翻閱資料,去網(wǎng)絡上查詢資料,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
2.2 給學生各抒己見的機會,營造探究型學習氛圍
很多時候,學生對歷史事件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因此,在歷史教學中不應當抹殺他們的想法看法,而是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充分完整的表達出來,也有利于大家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和理解。比如,在講述岳飛抗金的內容時,歷史老師可以先行朗讀岳飛的著名作品《滿江紅》,讓學生談談對岳飛的認識,一旦談到對岳飛的認識問題,岳母刺字、岳飛抗金的歷史事件就會很自然的被談出來。然后緊接著通過岳母刺字來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使歷史課堂教學的德育作業(yè)凸顯出來;接著要求學生對岳飛抗金事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人會認為岳飛使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其愛國主義思想應當?shù)玫绞廊说淖鸪绾桶l(fā)揚;有人會認為,金與宋是中華民族的內部戰(zhàn)爭,統(tǒng)一是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岳飛的行為恰恰是阻礙統(tǒng)一的行為;還有人認為,南宋王朝已經(jīng)非常腐朽,窮途末路,岳飛卻大力維護,并沒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探究性學習有助于學生獨立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歷史老師應當敦促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2.3 適當適時分組,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在面對比較復雜的問題時,對學生進行分組,則是很可行的教學方法。通過分組,學生會集思廣益,得出較為完整的答案。比如在教授“絲綢之路”時,將學生進行分組后,學生會積極搜集材料,然后會從歷史、地理、語文等角度去加以解讀,使學生們理解到一些陽關、樓蘭古國等名勝古跡,了解一些如“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等關于“絲綢之路”的詩詞等,進而全面的理解關于“絲綢之路”的歷史。最終,使學生還原了歷史原貌,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增強了他們的歷史意識。
3 結語
新課標下,高中歷史教師課堂教學對學生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著學生歷史意識及人文修養(yǎng)的提升,學生評價能力及獨立思考的培養(yǎng),因此,歷史教師應當高度重視歷史課堂教學,為提升學生的歷史知識及綜合能力做出應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