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素萍
常春藤葉是貫穿《最后的常春藤葉》這篇文章的一條線索,也是本文的文化意象。作者為什么選取常春藤葉,而不選取其他葉子,到底有什么用意呢?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常春藤葉是不死之葉,是活力與生命的象征,而尼采把它作為藝術的化身。老貝爾曼是老一代藝術家的化身。瓊珊和蘇艾是新一代藝術家的化身,老貝爾曼為救瓊珊而犧牲的事跡,向人們傳達出生命是有限的,但是藝術是永恒的,生命可以在藝術中得到永恒的意味。而作者也借助這片葉子傳達出永恒的母題:藝術可以使生命得以救贖。
一、瓊珊的葉子——藝術信念之葉
短篇小說巨匠歐·亨利的文章很講究經(jīng)營,小說最震撼人心的結局部分作者故意掩藏了,而對小說的開頭不惜用大量的筆墨加以渲染,交代了人物身處的社會環(huán)境,饑餓、貧窮、疾病、潮濕,是當時藝術家生活的真實寫照。青年藝術家瓊珊也逃脫不了疾病的魔掌,在貧民區(qū)患上了肺炎,失去對生命的希望,她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一片常春藤葉上。我們在這里不禁發(fā)問:一片葉子真的能救一個人的生命嗎?其實救助瓊珊的不是這葉子本身。瓊珊得病,生命之花的凋零在于她內心的悲觀絕望。為什么瓊珊患上不是致命的肺炎她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了呢?她是一個把藝術看得高于一切的人,她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灣寫生,用自己手中的筆畫下心中的那片海,在她的心目中藝術高于面包,也高于愛情。然而她面對現(xiàn)實中藝術命運的凋零,藝術之花的凋謝,使她的心中失去對生活的全部信念。而老貝爾曼畫的常春藤葉在凄風苦雨中依舊依附在莖上,隨著狂風的怒號依舊頑強的不凋零,“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葉子不掉下來,啟示了我過去是多么邪惡。不想活下去是罪惡。”使瓊珊認識到對藝術的悲觀是一種罪惡,也是對藝術的褻瀆,她在這片葉子上找到了精神支撐,從而獲得頑強活下去的勇氣。
二、老貝爾曼的葉子——藝術生命之葉
老貝爾曼一直被人們賦予了這樣的形象“人性的善良”“金子般的心靈”“崇高的愛心”“犧牲精神”,我覺得理解到這些還是不夠的。文中為什么提到“摩西的胡子”還有“薩蒂爾似的腦袋”,這兩個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在這里有什么意義呢?摩西的形象表明一個老藝術家對藝術邊緣化的病態(tài)社會的激憤,薩蒂爾的形象是老藝術家為保護像瓊珊那樣的青年藝術家驅逐恐懼的保護神,我時時在想,一個人能夠舍棄生命去救護另一個生命,除了勇氣,還有沒有其他的因素呢?其實,在這里我們很明顯的知曉老貝爾曼保護青年藝術家的舉動,他說自己是青年藝術家的看家惡狗,因為他看到瓊珊身上有著他青年時代的理想與印跡,守護她們也是守護那份他日漸遠逝的夢想,當他得知瓊珊患病,即將告別人世,他的內心如何平息?最偉大的作品顯然不是最華麗的作品,而是傾注了生命與熱血的作品,貝爾曼幫助瓊珊戰(zhàn)勝內心的絕望,而他自己卻走向死亡,他用自己的生命呵護另一個生命,實現(xiàn)了老貝爾曼真正意義上的生命的救贖。
三、蘇艾的葉子——藝術友情之葉
蘇艾與瓊珊她們有著共同的境遇,并且有著深厚的友誼。文章一開始愈寫肺炎的可怕愈能體現(xiàn)了蘇艾對瓊珊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當她從醫(yī)生那里得知瓊珊生的希望不大的時候,她“把一張日本紙餐巾擦得一團糟”,這是一個好不做作,對朋友掏心掏肺的朋友情誼。她希望能夠給瓊珊好心情,而她自己獨自去承受內心巨大的痛苦和悲傷,她總裝出和平常一樣的樣子,當瓊珊數(shù)著窗外的常春藤葉,認為“自己等最后一片掉落下來,自己也得去了”,蘇艾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用善意的謊言告訴瓊珊醫(yī)生認為你康復的機會很大,并細心到不讓瓊珊看窗外的葉子。最重要的事是她把瓊珊這種想法告訴了老貝爾曼,致使下文情節(jié)發(fā)生陡轉。這是一個怎樣的朋友?在生離死別中不離不棄,在困境中相濡以沫,在走投無路中從不放棄。蘇艾承受著巨大的悲傷,掩飾著痛苦,假裝著微笑,這是多么偉大的友誼與善良。蘇艾與瓊珊的友情給人情冷漠的美國社會披上了溫情的面紗,也使這友情的溫馨傳遞在人世間,讓人感到溫情與暖意。
四、歐·亨利的葉子——藝術心靈之葉
任何文本的解讀都是基于文本作者意圖的解讀,作家歐·亨利曾直言不諱地說:“我是為面包而寫作的”。確實如此,歐·亨利曾經(jīng)是個囚徒,他一生坎坷,曾因在圣誕節(jié)為無錢給女兒買圣誕禮物而發(fā)愁,于是以文換錢,用命寫作。在十年之間,他拼命寫作,拼命寫了三百多篇短篇還有幾部中篇,并成為“曼哈頓桂冠詩人”。他的一生是一部短篇,活了四十幾歲,走的時候也像他小說的結尾那樣迅疾而倉促,給人留下長長的嘆息和傷悲。人在苦難當中如何擺渡自己?史鐵生曾說“為了不至于自殺,寫作便是要為活著找到可靠的理由”。我想,對歐·亨利而言寫作就是一種心靈的救贖。歐·亨利的作品給陷入病態(tài)的美國社會添上了一劑清醒劑:振作民族精神,改良病態(tài)社會,贊美健康人性。他的作品之所以撼動人心,是在沉重與壓抑,眼淚與悲傷,憂郁與殘酷的背后總閃爍著人性向上的光芒,這種光芒超越了命運的不公和生命的嘆息,讓閱讀他的人感到了溫暖與感動。歐·亨利最后的生命之藤上的那片葉子叫什么?那就叫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