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艷
摘 要:把信息技術和數(shù)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為教師節(jié)約板書時間,還可以直觀地表示我們生活當中學生難以理解的事物。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于課堂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計算機使用技能。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shù)學;作用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電腦已走進了千家萬戶,走進了鄉(xiāng)村,走進了學校,多媒體教學也走進了課堂。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筆者認為,在數(shù)學課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學的表現(xiàn)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把信息技術和數(shù)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谖覀冞@些鄉(xiāng)村小學,學生對信息技術并不是很陌生,但也不熟悉。他們只是認識電腦,但不會運用。所以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點一下便彈出一個畫面來,學生都會很好奇。好奇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新穎的事物都感興趣。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就必須滿足他們這些需求,多媒體教學便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設計不同的課件,多彩的畫面便會使學生產(chǎn)生相當濃厚的興趣,這樣可以調(diào)動他們的求知欲望,課堂教學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分數(shù)“把3平均分4份”時,如果教師只是口述或者在黑板上板書:“有3塊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多少?”那么學生也許會被動地去思考。而如果利用多媒體出示“唐僧師徒4人為分3塊餅而頭疼”這樣的情景畫面,學生一定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便會主動地思考,并且一定會很快地得出答案。這樣一來,我們會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解決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可以為教師節(jié)約板書時間
我們都知道,數(shù)學是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數(shù)學課就是不斷地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在課堂上我們要出示很多練習題,如果每一題都在黑板上板書的話,會浪費很多時間。而用小黑板出示,學生有可能看不清楚。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學生看得清楚,教師也可以節(jié)省時間去巡視學生并給予指導,這樣我們可以及時地收集學生學習的信息,了解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另外,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龐大的書庫也只有有限的資源,況且教師還要一本一本地找、一頁一頁地翻,這個過程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網(wǎng)絡信息為教師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開辟了一條捷徑,只要在地址欄中輸入網(wǎng)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通過下載,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大大節(jié)省了教師備課的時間。
三、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可以直觀地表示我們生活當中學生難以理解的事物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板書題目,學生光憑想象去理解要學的內(nèi)容就有些難度,有些學生甚至懶得去思考,而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學生可以直觀地去感知,很輕易地便能理解。如:“空間與圖形”這部分的知識對于學生而言是難點,就是因為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限,教師口頭描述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再如:筆者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只讓學生找來實物(紙盒)進行觀察,但是我們生活當中很多紙盒都有商標紙的,學生只單單地觀察,很難清楚地理解長方體的面、角、棱、頂點的關系。后來,筆者又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并結合實物觀察重上了一節(jié)課,學生在觀察屏幕里的盒子經(jīng)歷旋轉(zhuǎn)和展開后的平面圖時,很輕易地便理解了長方體的相對面相等,以及怎樣的幾個平面圖形才能拼成長方體。再點出空心的長方體,并通過指示,學生便很輕易地理解了棱長和頂點的知識。
四、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于教學課堂,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計算機使用技能
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于教學課堂,就要求教師經(jīng)常制作課件。教師在制作課件、進行網(wǎng)絡培訓的過程中,可以學到一些計算機技能。這樣,教師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增長了知識。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信息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是相當大的,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廣泛地運用,一定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