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婷
【摘 要】案例驅動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內容的要求,采用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研究、鍛煉能力的方法。本文針對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xiàn)狀,提出“案例驅動教學法”的設想,并通過具體的案例闡述了案例教學法的實現(xiàn)步驟及關鍵問題。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案例驅動;實踐
信息社會工作方式的變遷,使得計算機已成為日常業(yè)務工作的基礎條件,各企業(yè)要求員工具有使用計算機進行業(yè)務工作的能力。為使中職學生達到企業(yè)用人要求,具備更強的就業(yè)競爭力,必須要切實提高計算機基礎的應用水平,將所學的計算機知識轉化為基本技能,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因此,計算機應用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應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我們嘗試淡化計算機理論知識,突出“實用”的案例驅動的教學模式。教師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引入案例,引導學生運用基本理論對案例進行思考、分析、展開討論,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解決實踐中的一些問題,有效地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具有的基礎性、實用性、操作性強等特征,具有運用“案例驅動”教學法的特點和條件。
一、教學案例的設計
從理論出發(fā),精選案例。選取典型的、有代表性、被學生熟悉并對學生有用的案例,能揭示所學知識點的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使其熟練掌握每個知識點,以及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即知識結構體系,這是精選案例的基礎。選擇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密切相關的典型案例,將所教理論融入案例之中。
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是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重要教學內容。我們可以制作出各類精美的電子表格,還可以對各種類型的數(shù)據(jù)進行組織、計算和分類,并且方便地制作出復雜的圖表和財務統(tǒng)計表。以學生熟悉的成績表作案例,通過對成績表案例的展開來掌握公式、函數(shù)、排序、篩選等重要知識點。并且將Excel表格功能與Word字處理軟件的表格功能進行對比,對知識進行有效關聯(lián),并讓學生對已學過知識進行回顧。以分析學生成績作為這些知識點講解的典型案例,學生都容易理解接受。
針對成績較好的學生,為了激發(fā)其學習欲望,案例設計必須充分體現(xiàn)職業(yè)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同樣是公式、函數(shù)、排序、篩選等知識點,設計某單位的工資表,其內容包括有:基本工資、獎金、崗位工資、行政工資、駐外補貼等數(shù)據(jù),其中需要通過函數(shù)和公式按一定比率計算應發(fā)工資、扣款具體項及實發(fā)工資。這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函數(shù)的應用,有一定的信息統(tǒng)計意識。在完成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提高,如按不同部門進行分類,統(tǒng)計各部門收入情況等。通過這個案例,不僅將所學的公式、函數(shù)、排序、篩選等知識點進行有效的綜合,還將提高內容中引入分類匯總的內容,為后面學習分類匯總埋下伏筆。在工資表案例中,也讓學生接觸一些實際工作任務中計算機的應用。
二、教學組織實施
1.課堂教學的組織實施。課堂教學主要以分析案例、精講理論和少量討論的形式開展。案例是中心,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引導者。教師結合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對問題的分析,一步步地驗證所學理論知識。以Excel數(shù)據(jù)分析內容為例,根據(jù)學生成績管理的要求,引導學生分析成績管理中包含求學生的總分、平均分以及排序等實際需要,并將公式、函數(shù)、排序等知識點穿插在案例中講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論知識。通過工資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統(tǒng)計,一方面加強學生對公式、函數(shù)、排序等知識靈活運用;另一方面會讓學生體會到計算機應用的普遍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列舉更多的應用實例,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拓展。
2.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實踐教學分為基本實訓和實踐拓展兩部分內容。學生基本實訓時間要充足,上機前將學生合理的分組,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合理安排的實訓案例,保證上機實驗有效完成,學生上機時教師要隨時給予指導。最后,教師與學生對實踐過程中的問題加以總結,歸納實訓案例中所運用的知識點。完成基本實訓內容以后,適當開展實踐拓展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靈活運用知識,發(fā)揮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例如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收集游戲軟件的應用數(shù)據(jù)分析,計算機使用領域的分析,甚至某一款新上市手機使用情況的分析等,讓學生調查情況、制作表格、分析數(shù)據(jù)以及得出實驗結果,撰寫實驗報告等等,較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如果學生的實驗結果不相同,可以相互討論,取長補短,加強了人際交流。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采用“案例驅動”進行教學,以典型案例為引導材料講解本課程中的許多知識點,學生通過案例掌握了各知識點的應用。在實踐環(huán)節(jié)設計與實際應用密切相關的案例,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采用這種方法,不僅幫助學生直觀、形象、深刻地理解所學內容,也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加強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成長提高,為學生就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尹樹玲.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
[2]陳萬仙.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國職業(yè)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