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明明
英語一直是后進生最感頭疼的學科,是后進生在各類考試中成績最差的學科。因此,不少后進生干脆放棄這門學科,出現(xiàn)上課打瞌睡、作業(yè)抄同桌、考試猜答案等現(xiàn)象。這樣不僅使學生英語成績降低,而且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不良影響,所以,我們應(yīng)該因勢利導,探討如何轉(zhuǎn)化后進生。
一、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有其自身的特點。從某種意義上說英語學習比漢語枯燥,這就要求英語教師仔細研究教學方法,深鉆教材,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質(zhì)量。如何巧用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呢?可以巧用一些格言、諺語、歌謠、謎語或游戲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新教材的施教更應(yīng)做到這一點。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7B(下)第三單元“Why do you like koalas?”時,我就采用了這樣一個歌謠幫助學生記憶單詞:“tiger,tiger(大老虎),panda,panda(大熊貓),giraffe,giraffe(長頸鹿),lion,lion(雄獅子),penguin,penguin(丑企鵝),elephant(大象長鼻子)……”這樣既幫助他們記憶了單詞,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在教學這個單元時可讓一些學生來表演各種不同的動物,其余的同學猜他們表演的是什么動物,這樣他們就會感覺英語不那么枯燥無味。通過這樣的活動,再差的學生學起來也有興趣。在教初一上冊“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時,我就用不同顏色的氣球詢問學生,讓他們搶答,答對的可以得到一個氣球,并讓不同的學生當模特兒,其余學生猜他們的價格,這樣他們的興趣倍增,不知不覺地投入學習中。
二、多給予學生賞識,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多給學生一次表揚,就多一次鼓勵,學生就多一次進步?!薄队⒄Z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嘗試,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學習的積極性。很多后進生隨著學習困難的增多,漸漸失去學習興趣,因而逐漸失去表現(xiàn)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重視給這些后進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活動機會,多給他們提供展示他們特長的平臺。在教學中,針對后進生的心理轉(zhuǎn)化,我們應(yīng)該堅持“你行,我也行”的原則,以積極的態(tài)度肯定他們,以肯定的眼光欣賞他們。后進生的“閃光點”是多方面的,但是十分微弱,因此,教師要細心地捕捉,一旦發(fā)現(xiàn),就及時肯定:“Well done!”例如:在學習Book 4 lesson 13前,本班有一個后進生是個“寓言故事迷”,大家稱他為“寓言故事詞典”。聽說他閱讀過很多的寓言故事,且給同學講了很多的寓言故事,于是我在上課前暗示他,要他準備在上課時給我們講一些寓言故事。上課時他還在猶豫,于是我鼓勵他:“英漢可以一起說,必要時可以請一位同學給你當翻譯?!庇谑撬吲d地用英語說了,等他講完,我在課堂上及時地贊賞他:“Very good!”“I think you can,you can!”通過這次大膽的表述,我注意到他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比以前提高了。
三、融洽師生關(guān)系,鼓勵學生表達
泰戈爾說:“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載歌載舞,使鵝卵石日臻完美?!币c后進生和諧相處,對他們多加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勇于開口說英語,體會成功的快樂。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比成績好的學生更需要耐心,更需要老師給予他們溫暖與關(guān)愛。老師對待后進生,首先要突出一個“愛”字,對他們不提舊事,不抓辮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即使他們在學習上取得點滴進步,也應(yīng)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英語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出于羞怯心理,往往在課堂上不敢開口。所以老師在提問時,應(yīng)該從簡單的問題開始并給予啟發(fā)與提示,讓他們回答出來。例如:“How old are you?”“What day is it today?”等。課堂上分組操練新句型時,教師先反復示范,再讓他們慢慢地模仿。只要積極參與,即使有些小錯誤,也用:“Good!”“Yes,thats right”“OK”之類的詞語予以肯定和表揚,讓他們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因為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強化滿足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成功能激起學生進一步追求上進、為之不懈努力的恒心。所以,教師給后進生提供展示自身的機會就顯得特別重要。另外,在糾正錯誤時,應(yīng)該面帶微笑,不挖苦、諷刺或指責學生。這樣后進生就會在上課時積極思維,踴躍發(fā)言,敢于開口講英語。
四、采用靈活教法,構(gòu)建和諧課堂
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可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后進生在“做中學,學中用”,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了,就會提高學習效率。很多后進生的英語成績并不是一開始就不好的,一般進入初二以后,隨著課程的增多,學習壓力加大,成績一旦不理想,就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上課不能集中精力聽講,課程落下的越多,就越不想學。為了讓他們不落伍,教師應(yīng)該采取由易到難的方法,讓他們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后進生往往怕開口,因此,要盡量用難易適度的問題去問他們,寫一些有把握的句子。當他們正確完成時,多給予肯定:“Very good!”這句話雖簡單,但他們往往會因此而激動不已,我們也應(yīng)為他們的點滴進步而高興。激勵的作用是無窮的,一段時間下來,后進生的參與意識會大大增強,畏懼心理逐步消除。同時,為了延長后進生上課專注的時間,我們還應(yīng)該改進教法,結(jié)合課文所學內(nèi)容開展一些游戲、歌曲、聽聽錄音、講有趣的英語故事等形式,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教學中把成績好的學生與后進生一起搭配學習,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diào)節(jié)他們的情緒。要讓后進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從而構(gòu)建和諧課堂。
總之,轉(zhuǎn)化后進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轉(zhuǎn)化英語后進生更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只有抱著滿腔的熱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反復、耐心的教育,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轉(zhuǎn)化后進生的經(jīng)驗千條萬條,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讓愛的陽光溫暖后進生,讓愛的雨露滋潤后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