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水東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堂上,長期以來貫徹的是以教員為主導、以講述書本為核心、以讓學生記住為指標這樣一種主客體二元分裂的教學體系。這樣一種教學方法走入了應試教育的誤區(qū),無法將思想政治課提高到一種素質教育的高度。問題教學法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產生的。問題教學法以一個個問題為銜接點,使得教員和學生能以這些問題作為對話、交流和討論的平臺,從而打破傳統(tǒng)的二元分裂體系,構建起以問題為結點的互動體系,增強了思想政治教學的目的性、主動性和趣味性。本文在闡述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應用中意義的基礎上,試圖在這一方法的運用策略上實現(xiàn)一些創(chuàng)新和設想,為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上的推廣作出自己的努力。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思想政治;應用研究
一、應用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意義
問題教學法的應用在實踐中的意義是多重的,它在課堂內外都能產生較好的收益。它既能促進教員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又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力和興趣。本文以下著重分析問題教學法的應用對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意義,望能引起同行和學生對該教學方法的重視。
(一)增強學習的目的性
學生是學習和課堂的主體。思想政治教科書及其編寫者僅僅提供了一些客觀、成熟的理論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得教員更多地成為了教材的傳話筒,照本宣科地為學生講解知識。問題教學法以“解決問題”的目的,在兩個維度上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首先,在學生層面上,由學生提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放到課堂上來討論,如此能使教員“被動”地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第二,在教員層面上,由教員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使整個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能夠不失其方向、不遺漏知識點。這兩個維度的結合,使得教員和學生的學習目的能夠很好地碰撞與融合,最終增強整個學習的目的性。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性是學習有效性的重要影響因素。把問題教學法應用到思想政治課上,其好處之一在于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樣一個教學法的應用,使得學生一方面能主動留意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點,比如上層建筑與經(jīng)濟基礎如何互動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能發(fā)掘學生主動尋找資料來解決其困惑的能力。這種主動地求知比被動地“聽道”能容易使學生把握思想政治課的相關理論,其進一步的意義在于這種主動性的培養(yǎng)還能使學生把所學之政治理論聯(lián)系實踐,從而以一個更健全的視角積極地去思考現(xiàn)實問題。這也是素質教育所特別推崇的目的之一。
(三)提高思想政治課的趣味性
我們的很多問題可以來自于現(xiàn)實,這些問題需要用政治理論來予以論證和解說。比如為何我們目前經(jīng)濟發(fā)展很快卻還有很多社會民生問題得不到解決和完善,那這個問題就能用矛盾分析法等理論進行解釋。運用問題教學法引導學生去社會中發(fā)現(xiàn)、總結問題,讓學生透過思想政治的理論框架去看多樣的社會現(xiàn)實,他們便會發(fā)覺這門課的實用和運用政治理論進行思維的樂趣。
二、問題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問題教學法雖然具有上述意義,但是在具體運用這個方法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些科學的運用策略。因為我們知道,方法的具體運用策略能夠主導整個方法運用的成效。如果我們不對其運用策略做相關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那么問題教學法在實踐中的收效就會顯得力不從心。本文試圖從以下三點來談具體的運用策略問題。
(一)立足學生角度創(chuàng)設問題
在我們的思想政治課上,學生作為主體,是教員知識傳授的對象。當教員運用問題教學法講授的時候,就需要充分把握學生看問題的視角,能夠立足于學生的角度來創(chuàng)設問題。在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向問題教學法轉變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一定的適應和學習過程,即是說學生可能并不具備提出相關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學生相對來說看問題的視角比較單一,這就需要設計一些復雜程度適宜的問題來提升學生對政治理論的認識。這時候教員就需要能在把握教學重難點的情況下?lián)Q位思考,從而提出一些能夠有益于學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所謂立足學生角度創(chuàng)設問題,不是教員在憑空想象的基礎上去揣測學生的思維方式,而是說教員需要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溝通,去了解他們的問題視角。只有這樣,教員才有足夠的素材去建構一種屬于學生的問題視角,從而去創(chuàng)設能夠讓學生接受和理解的問題。
(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
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是問題教學法所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比他人更清楚地理解讓其產生困惑的問題所在?;谶@樣的事實,讓學生提出問題在課堂上交換意見、相互分析討論,必然會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時,要以學生為核心、教員為輔導。學生提問時可能因其掌握的知識不健全或者思維邏輯性不夠,致使其無法將問題表述清楚到位,或者所提出的問題高度不夠。這時教員需要幫助其總結歸納,甚至在修辭上給出相關建議,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出問題。
分析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員要讓學生試著給出分析,提出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同時,教員在學生分析出現(xiàn)偏離的情況下,要及時給予修正建議。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夠獲得邏輯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這樣一個策略同時也意味著在課堂上要縮減老師講授的時間,留足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就其自己提出的問題在彼此之間或者與教員之間有充分的交流機會。
(三)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無論是教員創(chuàng)設問題還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其最終的目的都旨在解決問題。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同,問題教學法并非要求教員直接給出問題的標準答案,而在于如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當然針對問題性質的不同,解決之道也會不同。如果是純粹理論上的問題,則可以讓學生采用舉例子、擺數(shù)據(jù)等方式來論證或反駁某種學說;如果是現(xiàn)實問題,則一般可以引導學生采用三段論的形式來解決,即引導學生尋找政治理論點和現(xiàn)實問題的爭論點,從而用理論知識解釋現(xiàn)實現(xiàn)象。這里尤其需要教導學生如何針對現(xiàn)實問題尋找和歸納合并可能具有解釋力的政治理論點,這是運用三段論策略的前提條件。
三、總結
問題教學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得在政治理論課上,教員和學生之間能夠通過一個個問題進行主體之間的互動;同時也能夠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解決來加深對政治理論的把握,從而實現(xiàn)主客體之間的統(tǒng)一。使用問題教學法,能夠增強政治理論學習的有效性和有趣性。尤其在我們高中政治理論課上,采用問題教學法能夠使這門課從作為一種應試教育的需要轉變?yōu)橐环N素質教育的手段。
在采用問題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員尤其要注意一些策略的使用。上文已作了有關的分析,建構起一個基本的框架,但具體實踐中的方法論則需要有更多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并結合實踐去磨合。相信通過大量使用和摸索問題教學法的實踐,這一方法必將在未來高中政治理論課上產生豐厚的效益。
參考文獻:
[1]王輝東,陳聰,俞紅.政治理論課問題教學法的內涵研究.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2(05)
[2]李俊梅.“問題教學法”在政治教學中的運用.中國科學創(chuàng)新導刊,2010(10)
[3]崔友興,蔡林,陳瑞君.問題教學法與探究教學法比較分析.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08)
[4]楊強,郭宇峰,王濤.“問題教學法”的探討.理論探討,2010(02)
[5]胡萬鐘.略談“問題教學法”在高?!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中的應用.社科縱橫,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