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敏
66年來,大峪中學秉承“以人為本、以德立?!钡霓k學傳統(tǒng),堅持“一切為了學生健康和諧發(fā)展”的辦學宗旨,確立了“塑造自主性健全人格,熔煉研究型人師團隊,構建學府式精神家園”的三維目標,其中,“塑造自主性健全人格”就是大峪中學對人人成才的個性解讀,也是大峪中學的“人才觀”,即大峪中學的培養(yǎng)目標。
尊重學生主體 倡導自主學習
“塑造自主性健全人格”前提是自主。
我們把自主解讀為“自覺”和“主體”。學生首先要有自我意識的覺醒,有成才的主觀愿望,主動地學習、進步,自愿自發(fā)地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爸黧w”就是在課堂活動、校園生活、社會實踐中牢固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讓主體意識在高效課堂上萌發(fā)。我校對高效課堂的實踐是“學生主體建設”的重要體現(xiàn)。我校《高效課堂五項原則》的首要原則是樹立學生主體地位,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教師對學生自覺自發(fā)的行為給予積極的鼓勵,在學生提出進一步學習需求時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比如,王秀麗老師在教學進行到戲劇單元的時候,讓學生通過自薦推舉產生導演、劇務和演員并自行排練戲劇《茶館》,在學生遇到臺詞、形體和人物感情處理難題時,才進行適時的點撥。同學們一致表示這樣生動鮮活的課堂“自己一生都不會忘記”。
讓主體意識在社團活動中熔煉。在大峪中學,以學生自我興趣、自主管理、自主發(fā)展為特征的社團逐漸成為“學生主體建設”的第二課堂。學生自己制定計劃,自己招聘社員,自己聘請輔導教師,定期開展活動。上半年,全區(qū)“綻放青春、放飛理想”學生社團文化節(jié)在大峪中學隆重舉辦,我校的京劇、舞蹈、動漫、機器人制作等15個社團參與了展示,而且分別出版了畫冊和成果集。學生社團建設和定期社團文化節(jié)活動為學生未來的多樣化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讓主體意識在社會實踐中升華。大峪中學利用現(xiàn)有的公德、勞動、生態(tài)、民俗等六大德育基地和法院、科技館、環(huán)保局、北京科技俱樂部、美國姊妹學校等國內外社會資源,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多種選擇。學生還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安排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到街道做社會調查、到企業(yè)了解科研項目等。
培養(yǎng)健全人格 造就優(yōu)質人才
“塑造自主性健全人格”關鍵在“健全”。
我們提的“健全”即是全面發(fā)展,集全校之力,涵養(yǎng)土壤,營造環(huán)境,搭建平臺,培養(yǎng)身心健康、德才兼?zhèn)洹⒅薪y(tǒng)一的新世紀人才。
身心健康是學生成才的基礎。我們在全體學生當中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每天堅持課外活動一小時,每天要求住宿生集體晨跑800米,每月開展一次年級小型體育比賽,每年舉辦一次全校運動會。近十年來,大峪中學學生體育健康測試均在市區(qū)前列,并培養(yǎng)了30多名國家二級運動員。學校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列為重點工作,有心理教育專職教師以及心理咨詢室,建有個別生心理檔案,在初中開展心理健康課程,在高中定期進行心理健康講座。
德才兼?zhèn)涫菍W生成才的要素。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使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道理、明事理、通情理、知倫理,實現(xiàn)“育德”與“育智”的有效結合。我們把軍訓視為新生入學習慣養(yǎng)成和磨練意志的第一課,力求讓學生受訓十天,受益終生;把畢業(yè)典禮作為感恩師長、承擔社會責任的在校最后一課,鼓勵學生成人成才,為校爭光;把開學典禮設計成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校本課程,班主任高聲朗誦《無悔的誓言》,學生齊聲背誦《弟子規(guī)》,全校師生共唱《走向復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一次活動的教育作用。
知行統(tǒng)一是學生成才的途徑。在促進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過程中,學校積極創(chuàng)造學生實踐探索的機會。以科技教育為例,我校定期舉辦大型科普講座,讓學生與科學家當場互動,并選送學有余力、富有潛質的學生到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培養(yǎng)。2010屆畢業(yè)生曹原是北京市“翱翔計劃”首屆學員,被送到北京師范大學環(huán)境遙感與數(shù)字城市重點實驗室,在教授指導下進行課題研究,用他的話說,自己親歷了一個完整的科學實踐和科學素養(yǎng)形成的過程,即從“認識科學研究和科學家”到“對科學研究和成為科學家產生興趣”,再到“理解科學研究過程和科學家素養(yǎng)”,最后“立志投身科學研究和成為科學家,為人類發(fā)展做出貢獻”。可見,正是在對科學知識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學生收獲了“人品、知識、能力”的全面成長。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塑造自主性健全人格”保障在教師。
教育是一個生命滋養(yǎng)另一個生命的事業(yè),教師的職業(yè)是以靈魂塑造靈魂的勞動,一個好教師,應該源源不斷地給予學生成長需要的營養(yǎng),以自己高尚的靈魂塑造靈魂的高尚,成為一本會說話的教科書。
以人格培育人格。社會心理學調查表明,一個班的學生在某些方面的風格與某一任課教師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被學生觀察、思考與效仿。作為教師,就應該努力成為學生欣賞和模仿的偶像。教師的模范作用是不能替代的一種教育力量。在學生人格的塑造中,一切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
以發(fā)展促進發(fā)展。學生人人成才的多元化評價方式和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個性化需求,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校每學期伊始都要以不同形式分年級和學科對班主任、學科主任、集備組長、骨干教師進行培訓,每月有教師發(fā)展論壇,每周有高效課堂展示。今年我校參加首都優(yōu)質示范高中教育家成長工程基地聯(lián)盟的首批學員已多次在全市全國范圍內做專家講座和課例展示。各級各類培訓和展示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進而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學習能力的提升。
以探索激發(fā)探索。教師課程開發(fā)能力的提高,必將激發(fā)學生對未知領域的研究和探索。我校教師陸續(xù)開發(fā)了“學術拓展”“人文素養(yǎng)”“自主實踐”“科技創(chuàng)新”“體藝特長”“世界文化”六類校本課程。因對奧運的共同關注,政治教師劉明和二十多名學生參加了北京電視臺體育頻道的奧運知識比賽,他們把共同的興趣愛好當做一門課程來鉆研,在十七個參賽隊中,奪得亞軍。
總而言之,促進人人成才,就是要集全校之力,腳踏實地去工作,切實有效地去改革,塑造學生自主性健全人格,為學生走向大學,走向社會,走向未來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 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