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聲
摘 要:面向21世紀,中學的教育,應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枯燥、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那種填鴨式的課堂氛圍的打破,勢在必行。課堂必須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而學生發(fā)展,需要調動學生。一堂課只有短短45分鐘,如何充分調動起學生,關鍵在于創(chuàng)設情趣氛圍,提高教學藝術,但情趣教學需在一定的前提之下進行,處理方法應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
關鍵詞:情趣;教學藝術;課堂調動;創(chuàng)設
在許多學生的眼里,數學是一門抽象、枯燥乏味而又深奧難學的學科。在學生的這種特定的心理條件下,教師的教學水平,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課堂45分鐘時間讓學生消除厭煩的心理,我覺得就得注重課堂的調動。有人說,“領導藝術最集中的表現是調動藝術——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應該重視對課堂調動技巧研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創(chuàng)設情趣氛圍也是一種注重課堂調動的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趣氛圍作用
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和目的。在眾多教學改革的原則中,情趣教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優(yōu)化的情境為空間,以創(chuàng)設情趣為主線,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方法和學生具體學情,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情趣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情趣教學講究強調學生的積極性,強調興趣的培養(yǎng),以形成主動發(fā)展的動因;提倡讓學生通過觀察,不斷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實踐感受中逐步認知、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情趣教學,可以達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的目的。
1.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成長的搖籃”。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促進學生自發(fā)地形成一種渴求知識的愿望,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前提。有了興趣,才能使學生由“怕學”到“愛學、樂學”的境界。有了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就會把學習之苦轉化為追求成功之樂;有了興趣,就會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上做到全神貫注,學生的思維活動與老師的思維活動“同步共振”或“超前振動”,以高質高效地獲取新知識。情趣教學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之在課堂教學中成為主體,把教學活動由傳統(tǒng)知識講授變?yōu)閷W生的主體活動。
2.師生平等與尊重。只有師生之間的平等與師生之間的互相尊重,才能產生課堂的民主;也只有課堂的民主氣氛,才能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最大調動。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自于師生課堂上的平等與民主的課堂氣氛。因為在教學活動中,師生是平等的,教師不是知識的唯一占有者,教師的話不是“金科玉律”,應允許鼓勵學生懷疑、質疑。所以只有平等,學生才敢于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只有課堂上人人平等,學生才敢于向老師說“不”。也才能實現課堂上學生思維的最大調動。
3.師生雙方處于最佳狀態(tài)。教師千方百計使學生的情緒處于熱情、愉快、向上的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求知進取、奮發(fā)向上的動力和勇氣,盡力使學生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特別是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入最佳狀態(tài)。學生主動積極的配合,一心一意地投入、深刻靈活地思維、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對求知渴望的強烈流露,都將對老師的講解分析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發(fā)揮最佳水平起直接影響。
4.減緩學生的負擔與教師的壓力。要上好每一堂是每一位教師除需要教師自身的努力外,還需要每一位學生心照不宣的協(xié)作,教與學的默契也是教學相長的體現和要求。創(chuàng)設情趣氛圍,注重課堂調動,于老師是一種自在與灑脫,于學生是一種欣賞與領略,這樣教師就不會教得太累,學生也不會學得太苦。
5.擺正了“角色”關系?,F代教學活動中,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主線,創(chuàng)設課堂情趣氛圍,使得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了主導,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知識的引導者。數學課堂上教師面對的是活的學習主體,教師不可以越俎代庖,不可以傳統(tǒng)知識講授代替主體活動,應因勢利導,創(chuàng)設以自由活動的空間,以優(yōu)化課堂情趣的氛圍,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渴望,充分感受數學,主動探究數學,主動運用數學,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二、創(chuàng)設情趣氛圍的前提
1.要有師愛。有人說,衡量一位老師是不是好老師,只要看他會不會微笑。我認為教師不僅僅帶著微笑而應帶深深的師愛走進課堂,使學生感受到老師走進教室是為他們,愛他們而來。那些富有愛人之心的教師一出現在講臺上,本身就是創(chuàng)設一種情趣的。而那些缺乏愛心的,甚至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學生的老師是談不上課堂創(chuàng)設情趣氛圍,進行課堂調動的。
2.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課堂上,教師即是位導演,又是位演員,特別是在這知識更新、信息技術時代,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業(yè)務水平,甚至是藝術和表演等各方面的能力。只有教師具有淵博的知識,高尚職業(yè)道德情操,才能創(chuàng)設出使學生感覺到平等、和諧、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并感受教師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在教師充滿感情的語言、帶著激發(fā)的神態(tài)、生動的手勢、優(yōu)美的情景之中, 學生才會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學習和得到提高。
3.充分的課前準備。數學具有抽象性且與生產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決定數學教師的課前準備是復雜和辛苦的。要想使一節(jié)課富有生機盎然的情趣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前準備是關鍵,也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基礎和保證。為此,教師需要在課前認真鉆研教材,領會教材意圖,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明確該堂課的目標,找準方向,并據此結合學習實況,教材實際,預設高質量的、富有啟發(fā)性的情趣氛圍。課前的準備,直正做到“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境界,使教師在教學中能做到胸中有數,并在實施的過程中把握好調動后“動”的尺度。
三、創(chuàng)設情趣氛圍的渠道
傳統(tǒng)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其呆板、僵滯而被淘汰。必須不斷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克服以教師為中心的傾向,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興致,變封閉型教學為開放型教學,從而使雙方真正享受情趣的氛圍。以下是幾種常采用的方法。
1.語言的趣味性與形象性。興趣是思維的主力之一,對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首先要靠教學語言的趣味性、形象性。從學生學習心理角度看,趣味性、形象性必將成為一種快樂,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興趣。如生動形象的比喻,貼近生活的描述;幽默故事的調侃等,都能很好吸引學生,使學生在歡樂愉快的氣氛中接受嚴謹抽象的學習內容。當然,趣味性、形象性不是單純的說笑話、找幽默來調節(jié)課堂氣氛,而是要富有教學秩序,因此趣味性語言和形象性描述,只有靠我們平時不斷積累,才能運用恰當、自如。
2.編制問題,設置懸念。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懸念,拔動探討新知識的心弦,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強烈、急切的求知欲望,產生迫切學習的心理,從而造成融洽、愉快、積極思維的課堂氣氛。固然,在思維過程中,會碰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教師要善于使用啟發(fā)語言諄諄誘導,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既勇于解決問題又善于思考問題,感受成功的喜悅,產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例如,學習三角形全等時,舉一例:柜子上的一塊三角形玻璃被足球擊碎了(見圖1),如果只許拿其中的一塊碎玻璃去裝配,要選哪一塊碎玻璃呢?等等。
3.直觀、形象策略及數學的利用價值。當問題是比較易錯或比較抽象復雜時,應隨時根據題意構造平時生活中直觀的事例,使學生明白平時生活中離不開數學,也使問題形象化,以便發(fā)現解題途徑。例如:要想在岸邊L建造一個給水站到甲村和乙村(兩村在河的同側)如圖2,應怎樣鋪設管道才能使所鋪設的管道路程最短?讓學生增強思考,達到了學習目的。
4.運用實物或模型。運用實物、模型以及直觀的語言把學生帶入與教材相應的氣氛中,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為學生的思維“搭橋、鋪路”。例如:在講解四邊形具有不穩(wěn)定,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時,就做一個四邊形和三角形的模型進行演示,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先提出問題:什么情況下會產生180度角?學生回答:平角。接著拿出一個三角形硬紙片,當場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并拼在一起,然后,根據教具的演示過程引導學生寫出已知和求證。
5.創(chuàng)設生活化氛圍——組織游戲和實踐活動
學生的生活世界是真實的、豐富的,富于幻想和創(chuàng)造的。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加上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組織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可采用動態(tài)教學,組織各種游戲的形式,實踐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的學習情感,培養(yǎng)學生自主和合作的學習方式,領略學習進程和策略知識的形態(tài),把數學知識融入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得深刻。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同學之間的互助感,集體榮譽感。例如,在學習了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后教師在活動課中組織學生進行拼圖游戲。讓學生用紙或布剪一些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等,再以這些圖形作材料,拼成自己想象的圖案。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非常認真地又是剪又是拼,拼成了各種不同的圖案:房子、機器人、產品商標、高樓大廈。在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價值和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的學習充滿了情趣和活力。
我們還有很多途徑,比如還有優(yōu)美的板書設計,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開放命題和數學家故事等都可以為課堂營造一個情趣的氛圍,提高課堂調動作用。
四、教學反思
要重視教學反思促進教學。要探討課堂上有時學生求答舉手如林,討論熱烈,這是“真活”嗎?如為真活,則必有利集思廣益,輕松解題;否則,勞而無功,事倍功半。所以,教師要善于觀察、反思,真正創(chuàng)設情趣氛圍,把握課堂,起到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1.在解題的方法規(guī)律處反思。善于解題后的反思、方法的歸類、規(guī)律的小結和技巧的揣摩,再進一步作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解,挖掘例題的深度和廣度,擴大例題的輻射面,無疑對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fā)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原命題)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是4,底長為6,求周長。我們可以將此例題進行一題多變。
變式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邊長為4,另一邊長為6,周長為14,求底邊長。(這是考查逆向思維能力)
變式2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邊長為4,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與前兩題相比,需要改變思維策略,進行分類討論)
變式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3,另一邊長為6,求周長。(顯然“3只能為底”否則與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相矛盾,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嚴密性)
變式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求底邊長y的取值范圍。
變式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x,底邊長為y,周長是14。請先寫出二者的函數關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畫出二者的圖象。(與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別是對條件0 2.在學生易錯處反思。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達方式可能又不準確,難免有“錯”,必須通過反思,找到“病根”,進而對癥下藥,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完有關冪的性質,而進入下階段——單項式、多項式的乘除法時,先復習以下兩題: (1)分別指出(-2)2,-22,-2-2,22的意義; (2)請辨別下列各式的正誤 ①a2+a2=a4 ②a4÷a2=a2 ③-a3·(-a)2=(-a)2+3=-a5 ④(-a)0÷a3=0 ⑤(a-2)3·a=a-2+3+1=a2 由學生發(fā)生的錯誤進行反思:(1)計算常出現哪些方面的錯誤?(2)出現這些錯誤的原因有哪些?(3)怎樣克服這些錯誤呢?并針對各種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 3.在情感體驗處反思。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伴隨著交往、創(chuàng)造、追求和喜、怒、哀、樂的綜合過程,是學生整個內心世界的參與。其間他既品嘗了失敗的苦澀,又收獲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他可能是獨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過合作協(xié)同解決,既體現了個人努力的價值,又無不折射出集體智慧的光芒。此時,與學生一起反思,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學習動機;有利于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習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自主探究學習,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總之,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今天,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創(chuàng)設情趣氛圍,注重課堂調動也算是螢火之光吧。 參考文獻: [1]林華民.淺談課堂調動藝術[J].福建中學教學,2000(8). [2]白溫寬.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樂學”[J].福建中學教學,2000(6). [3]王定成,黎剛.例題教學后的反思[J].中小學數學(初中教師版),200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