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虹
摘 要:特長班聲樂課是高中為報考音樂院校的學生設置的課程,專業(yè)性較強。本文主要通過論述聲樂教學中的三個訓練要素,引導學生能夠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歌唱,掌握歌唱技巧。
關鍵詞:高中;聲樂教學;訓練要素
由于社會各界對藝考的熱忱,報考音樂院校的考生每年都在增加,而這些考生大部分都把聲樂作為主考項。相對于鋼琴或者其他樂器的主考,聲樂主考起碼占了80%,也因此出現(xiàn)了有些學生學了幾年聲樂考出來的成績還不如學了幾個月吉他的考生成績高的現(xiàn)象。面對這么激烈的競爭,如何在這上萬個考生中脫穎而出,是考生當前必須去面對的事情。因此,聲樂教學的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學生必須練好基本功,掌握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對作品充分理解,才能用美妙的歌聲表現(xiàn)出聲樂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從而獲得藝考聲樂考試的高分。在實踐中,高中聲樂教學的訓練要重視以下三個要素:歌唱呼吸的訓練,歌唱中喉嚨的打開與喉頭的穩(wěn)定訓練,完整地唱好一首歌曲的訓練。
一、呼吸的訓練
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說過,“誰懂得呼吸誰就懂得歌唱的奧秘”。沒有正確的、強有力的呼吸支持就沒辦法唱出明亮的、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上課時筆者經(jīng)常這樣比喻:“歌唱的呼吸就像是行駛中汽車的汽油,是動力和能源的供應,一輛再好的汽車沒有汽油就不能開,不能開的車就算是再好的車也枉然,失去了他的作用和功能?!币虼?,掌握好歌唱的呼吸尤為重要。
在歌唱中如何吸氣是聲樂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歌唱的呼吸是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這種呼吸必須經(jīng)過有意識的強化訓練才能做到。正常呼吸的氣息量無法支撐我們的歌唱,因此歌唱的呼吸跟我們與生俱來的呼吸有所區(qū)別。筆者通常讓學生體會吃驚時候的吸氣狀態(tài),人熟睡時的深呼吸狀態(tài),讓氣息充滿整個胸腔和肺部,感覺腹部肌肉的變化。在上課時,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初學者以為張開嘴巴氣息就吸進去了,胸腹也能按照教師的要求擴張,但經(jīng)檢查,胸腹是擴張了,但里面沒有氣息,硬著撐開了,從而導致身體更加僵硬,歌唱的時候氣息嚴重不足,無法發(fā)出正確的聲音,費了好大的勁也唱不好歌,還越唱越辛苦。因此,學生要首先學會如何真正地把氣息吸進肺部,并且保持住,這種保持是相對而言的,是深而不僵的呼吸。歌唱的呼吸應該是建立在放松的、自然的基礎上的深呼吸,任何外來的力量都會阻礙歌唱者的吸氣,導致氣息吸不進去。吸氣時必須身體放松,口鼻同時吸氣,氣息通過喉嚨吸進肺部,讓肺部和胸腔充滿氣息并處于擴張的狀態(tài),同時又必需保持上半身的放松與舒展。為了強化這種吸氣,筆者常用這兩個方法去訓練:(1)口鼻張開,在一秒鐘內(nèi)吸氣,嗓子要聽到明顯的吸氣聲。吸氣出聲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假吸氣。(2)牙關輕合,氣息從牙縫里吸進去,聽到吸氣的“嘶嘶”的聲音。同樣,必須保持身體的相對放松。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使學生真正地把氣息吸到肺部和胸腔,從而解決了初學者假吸氣的問題。呼氣時,則要求保持吸氣狀態(tài),即腹肌和胸腔的擴張狀態(tài),感覺到呼氣時,腹部的肌肉是向外擴張,力量向外。身體保持一種舒展膨脹的感覺,讓氣息均勻、流暢、有控制地呼出去。呼氣時要求橫膈膜下降并且穩(wěn)定,形成呼吸的支點。
在上課時,筆者還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歌唱時出現(xiàn)提氣現(xiàn)象,怎么解決呢?解決提氣的方法就是嘆氣,筆者常常用拍皮球定理來形容:當你想放下氣息的時候,就必須嘆下來,嘆得越低聲音就彈得越高。想象我們在拍皮球時,手掌拍球往下使勁甩,接觸地面的支點彈起來,甩得越大力彈得越高。也可以想象是在蹦床,身體垂直放松地在蹦床上甩跳,想跳得高就必須用力在支點上彈起來。歌唱氣息的運用也是同樣的道理,有彈性的聲音必須要有支點,而這個支點就像拍皮球一樣,用力往下甩,球就彈起來。聲音的支點就是腹肌和橫膈膜,因此腹肌的運動是非常關鍵的,必須有腹肌強有力的支持,聲音才能彈起來,從而發(fā)出明亮、有彈性、富有穿透力的聲音。在上課時,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身體僵硬,放不開,筆者就讓他們放松地跳,大幅甩手臂,找到身體放松的感覺和聲音放下來的感覺。還可以用彈鋼琴觸鍵的方法去啟發(fā)學生,讓他們?nèi)ンw會那種手臂放松,手指觸到鋼琴鍵,奏出顆粒的、集中的、有彈性的音色的感覺。歌唱的發(fā)聲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獲得明亮的、有彈性、富有穿透力的聲音就必須協(xié)調(diào)好身體的各個機能,做到松緊有度。
二、歌唱中喉嚨的打開與喉頭穩(wěn)定的訓練
歌唱時要求歌唱者放下喉結(jié),牙關松開,舌根放平,軟腭高高抬舉,打開喉嚨,讓聲門保持在充分打開的狀態(tài)。歌唱中軟腭的抬舉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聲音能否保持在高位置上。因此,筆者訓練的方法是要求學生照著鏡子練習,可以用棉簽或者湯匙壓著舌根,軟腭抬三秒放下三秒,訓練一段時間后,學生就能靈活地抬舉軟腭了。
笑肌的保持也關系到聲音的位置,在歌唱時要始終保持抬笑肌的狀態(tài),使聲音保持在高位置,整首歌曲唱完才能放下來。中間咬字換氣必須保持抬笑肌的狀態(tài),就像一種職業(yè)化的笑容,要練到笑肌處于能夠靈活的運動狀態(tài)。
此外,歌唱時歌唱者的喉頭和橫膈膜也都必須放下并保持穩(wěn)定,它們的關系就像是兩個扣子緊緊地扣在一起,互相制約,相輔相成,松了一個另一個就毫無力量了。喉嚨的打開配合咬字發(fā)聲,最明顯的感覺就像是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說話,那時的狀態(tài)就剛好是歌唱時喉嚨打開的狀態(tài)。喉頭的穩(wěn)定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氣息的支持,建立了正確的呼吸,喉頭的穩(wěn)定也就解決了。歌唱的通道必須時刻保持暢通穩(wěn)定的狀態(tài),身體同時保持平衡與放松,把力量交給腹肌和后腰,上半身是舒展打開的狀態(tài)。很多學生出現(xiàn)聳肩、提喉頭的情況是因為他們不能保持呼吸穩(wěn)定。另外,高喉位的學生不能用i母音訓練,可以采用低舌位的母音u和o,效果明顯。強調(diào)u通道的建立,使聲音保持通暢舒展。歌唱是一種身體的協(xié)調(diào)運動,任何一個步驟協(xié)調(diào)平衡不好,都會導致我們無法發(fā)出松弛、明亮、有質(zhì)量的聲音。
三、完整地唱好一首歌曲的訓練
學習一首新歌,首先要了解作者意圖,練習時音準節(jié)奏要對,然后才能掌握它的風格、速度,以及該用什么的感情和聲音去演唱和表達作品。這些案頭工作必須先做好,否則的話唱出來的歌曲可能面目全非。原來要求慢速抒情的給唱成了跳躍歡快的,原來快速的歌曲給唱得慢吞吞。這些完全不符合歌曲原來的風格意境,內(nèi)行人一聽就知道出現(xiàn)問題了。
高中生對聲樂作品的理解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要盡量地把歌曲的風格、速度、意圖講給學生聽,讓他們明白歌曲演唱的技巧以及歌曲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和感情。在教學中,筆者不允許學生出現(xiàn)音準節(jié)奏上的問題,歌唱技巧好不好是一回事,音準節(jié)奏出現(xiàn)問題就是考試中的硬傷了。同時,在考試中出現(xiàn)忘詞情況時不要慌亂,一定不要讓音樂停下,哪怕是哼也要把歌曲接下去,必須完整地唱完一首歌。歌唱的連貫性也是歌曲演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歌唱聲音的表現(xiàn)力主要體現(xiàn)在聲音的優(yōu)美連貫,只有連貫的聲音才能唱出動人的旋律來。在演唱歌時,要特別注意音樂連貫的問題,小連貫和大連貫。小連貫是指音與音之間的連貫,大連貫是指樂句也樂句之間的連貫,甚至是整首歌曲的感情的連貫。再根據(jù)歌曲的詞意,富有想象力地,有意境、有畫面、有感情地去歌唱,力求做到字正腔圓、以情帶聲、聲情并茂,完整地唱好一首歌曲。
另外,學生的心理活動也會影響上課的質(zhì)量,一些學過聲樂的學生在上課時總帶著之前教師的方法或自己的想法來上課,當教師指出這里應該怎么怎么唱時,他們腦袋里反應的不是要怎樣達到教師的要求,而是總是拿之前學到的方法來對比,不能配合教師的思路,三心二意,當然也就唱不好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任是學習聲樂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初學階段學生對聲音的辨別能力還不強,每個專業(yè)教師的教學方法可能都不一樣,這時候?qū)P母粋€教師學比較好,總是在猶豫、徘徊、對比是學不好的。就像醫(yī)術高超的醫(yī)生,遇到不想活的病人也是沒有辦法把病治愈的。學生必須明白這個道理:學生與教師互相信任,才能把歌唱的技巧掌握好,才能真正做到唱好每一個音符、有感情地唱出悅耳動聽的歌聲,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